中国哲学史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205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国哲学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国哲学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国哲学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国哲学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 概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一、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中华民族自己在对与自然、人系列相关问题的“共相性思考”中所形成的“智慧”果。 有关“中国哲学”合法性的争论,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描述和建构 。,二、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立,1914年北京大学开设中国哲学史,是学科建立的起点。 学科建立初期,有关哲学史研究范式的新旧争论。,三、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转变,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41949)西方化;第二阶段(19498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化;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中西结合。,四、概论中西哲学的不同,思维方式不一样(西方哲学提倡逻辑关系的概念思

2、维方式,中国哲学提倡意向的思维方式 ) 。 中西哲学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西方哲学关注完成人性的生存使命,中国哲学关注人的生命本性) 。 中西方哲学家的自身素质不同(西方哲学家大多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而中国哲学家多是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四、学习中国哲学的方法论,从普遍与特殊两个维度来审视 采取一种生命的态度来观照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第一节 原初文明的宗教、政治与道德 第二节 易经、阴阳、五行、和同,第一节 原初文明的宗教、政治与道德,一、古史传说的意义 1、三皇五帝的传说 2、禅让制的文化意义,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

3、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谷。(新语道基) 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史记五帝本纪对禅让制的记载,尧知子丹硃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硃病;授丹硃,则天下病而丹硃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

4、年之丧毕,舜让辟丹硃於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硃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硃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硃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二、殷商天命思想的形成,1、有秩序的多神体系: 天神:上帝、日、东母、西母、云、风、雨、雪 地祗:社、四方、四戈、四巫、山、川 人鬼:先王、先公、先妣、诸子、诸母、旧臣 2、殷商神灵信仰的哲学意义:1、上帝除了取得了支配自然的权力外还取得了支配社会的权力。殷人无论在征战、祭祀之前常常问卜,说明上帝担负起了社会和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2、上帝只是全能,不是全善,他既降福也降祸,喜怒无常,没有被充分的人格化。3、殷人依靠天命维持统治,表现出对上帝

5、的直接依赖,但在商人的观念里并没有想过在人间如何协调与其他部族的关系问题,没有触及社会道义的问题,依靠的还是暴力统治。,第二节易经、阴阳、五行、和同,一、尚书洪范:原始“五行说”和“天人和德”的政治哲学 二、周初“以德配天”的天命观 三、易经在哲学史上的意义 四、阴阳观念的产生,周书洪范,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

6、,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义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洪范在哲学史上的意义,把五行作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蕴涵了古代先民宝贵的哲学思维。但是当时并没有认识到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后来在西周末年,五行说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五行相杂以成百物”的哲学命题,五行说成为描述宇宙生化、混合知识与信仰合一的基本框架。 从精神特质上看,洪范作为天启文献,阐述的国

7、家统治的政治理论。宣扬的主要是君权天授的神权统治思想。天子不是一般的统治者而是天命之子,国家的职能能不仅是镇压,还要充当顺乎天应乎人的文化调节器,目的是达到天人合一。这为西周时期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奠定了基础。,二、周初“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周朝初年,统治者从殷商的灭亡中吸取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提出天命靡常、保民、敬德的思想,即认为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一味依赖天命,要以德配天,有德的君主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统治者要明德慎刑、勤政爱民、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以德配天。 西周时期,是上古时期天命神学理论发展成熟的阶段,德的提出意味着周人开始提出一个关于统治权的

8、正当性问题。由于周人把德行,把道义上的正当性看作是天的本意,天就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原来的那种人格神的色彩就淡化了。,三、易经在哲学史上的意义,通过易经的卜筮方法,古代先民试图认识宇宙,把握自身命运,并且以变化的视野来关注宇宙和人生。体现出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体现了中国哲学具象思维的特点。易传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就是“依身取象”的含义。即卦象既是对物的类比与象征,也是人身体动姿的展现。这就是中国哲学源头中具象思维的体现,它和西方将共相与具体事物的分离的抽象思维完全不同。,四、阴阳观念的产

9、生,1、根植于农业生产和自然现象的阴阳概念 2、“阴阳”与“气”的结合 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同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周语上),第二章 先秦儒家的思想演变,第一节 孔子的哲学思想 第二节 子思、孟子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荀子的哲学思想 第四节 易传:儒家的形上学、宇宙论,第一节 孔子的哲学思想,一、孔子的生平及研究孔子的相关史料来源 二、天命观 三、仁学 四、方法论,孔子生平,孔子出生 礼乐的爱好 办私学、周游列国、整理古籍,相关史料,

10、1、主要资料就是论语 2、左传、国语中关于孔子言行的记载; 孟子中引用孔子的话;礼记檀弓篇记载孔子和学生的对话。 3、传记资料 : 史记孔子世家 狄子奇:孔孟编年 崔述:洙泗考信录,天命观,一、原始宗教的天,来源于殷文化带有迷信色彩的天命观,但孔子从主体性角度进行了改造,强调畏天命,更强调知天命。 二、作为道德源泉和依据的天,与周初统治者解释政权来源的民意论的天命观有关,但孔子对之作了由政治而伦理的转换。,“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不知命,

11、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仁 学,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人,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仁学的内在逻辑,1、仁学的逻辑起点:宗法等级的血缘情爱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2、仁学逻辑的展开:爱人 “弟子入

12、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3、仁学逻辑的准则:克己复礼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 “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4、仁学逻辑的最终结果:理想人格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雍也 “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方法论,1、教育方法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3、论语述而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2、一般方法:中庸 两个命题 :“执两用中”和“执中有权” “子曰: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中庸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子曰:可与共学,为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第二节 孟子的哲学思想,孟子生平及

14、研究孟子的相关史料来源 性善论 “仁政”的治国理念 人格修养论,孟子生平,成长经历 讲学、周游列国、著述,相关史料,直接材料 :孟子 有关孟子的参考书 孟子注 汉赵岐,十三经注疏本。 孟子集注 宋朱熹,清刻本。 孟子正义 清焦循,焦循遗书本,诸子集成本。 孟子事实录(崔东壁遗书) 崔述,考证孟子和其弟子的事迹。 孟子四考 周广业,清续经解本。,人类思想史上的轴心时代,性善论,以人的道德属性为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 良心本心的根据在天,“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15、;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告子上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得;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得;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性善论奠定了中华民族道德的基础。,关于道德的悖论 “道德的行为不能以它的利益的追求作为目的”. “没有利益的承诺和诱导不能导致普遍的道德行为”。,“仁政”的治国理念,逻辑线索:性善养善修善为圣推恩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公孙丑上,内容: 政权转移的合法性轨道 得民得心的王道学说 “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人格修养论,仁义礼智的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 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意识 “养吾浩然之气”的崇高人格追求,“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孟子尽心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