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792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09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09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09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09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福建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 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2009年2月26日 仅供本系内部参考使用,本课件参考资料主要来源于:,省人事厅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心罗增桂副调研员宣讲的2009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林海峰副处长宣讲的实施继续升学计划 提升就业竞争力 团省委城工部苏畅部长宣讲的团省委帮助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许伟河宣讲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解读 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范小艾副处长的宣讲课件 福建中医学院的有关就业政策 福建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的有关就业政策,下面,我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认清

2、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二是就业政策与对策; 三是系部2009年学生就业工作计划。,一、认清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全国的就业形势 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 610 万,2008年达 559 万,净增加约50多万,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欧阳晖表示,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 另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过去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再加上今年的人数,所以就业的形势可想而知。,(二)我省毕业生的就业形势,2009年我省省内高校

3、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压力很大。表现为: 1.毕业生总量继续攀升。 2002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总量为4.6万,2003年的近5万人增加到2008年17万人的情况下,每年就业率均保持在80左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 2009年总量超过 20 万人,加上中等职业学校近15万毕业生,今年大中专毕业生总量超过35万人,数量再创历史新高,成为了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主要群体。再加上历年累积的待就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我省毕业生的就业形势,2.我省毕业生需求下降明显。 正常年份我省就业供需矛盾就十分突出。每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40多万个;其中城镇新增劳动力约68万(含大中专毕业

4、生约35万人),还有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我省经济外向度较高,大部分外向型企业的生产和出口出现减速,吸纳毕业生能力大幅减弱。从各地、各高校举办的人才集市、校园招聘会等反馈汇集的信息看,毕业生岗位需求总数较上一年下降约30%。,(二)我省毕业生的就业形势,3.结构性、知识性、观念性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专业学科的市场需求已接近饱和;一些毕业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等;要不到人、找不到工作,有工作不干的现象并存。 统计显示,全国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我省2008年三明、龙岩、宁德、南平四

5、个设区市接收总量仅占毕业生总数的25%左右,多数毕业生趋向沿海和城市就业,有的把目光聚焦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二)我省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我省事业单位今春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报名工作 招考报名冷热不均 1个岗位310人争 5个岗位无人报 35个岗位人数未达 到报名要求,其中 23个岗位不开考。,3月21日,上海殡葬行业首次面向大学生的招聘会火爆收场。 418个殡葬岗位吸引了5000名大学生到现场咨询,并收到简历3220份,,(二)我省毕业生的就业形势,4.就业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 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水平需提升,比如基层就业引导力度要加大;就业信息不对称,收集发布待加强等;一些地方和高校

6、对就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办法不多等。,二、就业政策与对策,就业工作有利条件 我省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总体框架 部分就业政策和项目解析,(一)就业工作存在诸多有利条件,有利条件一: 我省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投资力度,拉动内需,经济势必保持一定增长,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造机会。,(一)就业工作存在诸多有利条件,有利条件二: 1.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就业,摆在了突出位置。 2.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出了七项措施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下发通知,就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要求; 4.省政府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高校毕

7、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闽政【2009】3号),对做好09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八条意见。 5.这些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一)就业工作存在诸多有利条件,有利条件三:就业政策更加积极优惠。 1.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非公经济组织就业; 2.扶持自主创业; 3.强化技能培训; 4.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岗位信息和供需洽谈平台。 5.开展就业援助;,(二)我省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总体框架,1.对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要求 2.大学生在学期间的主要政策措施 3.离校前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4.离校后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援助政策及措施 5.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几项政策及措施

8、,1.对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要求,(1) 教学200216号教育、公安、人事、劳动 提出把就业率作为高校评估的重要指标; (2) 教学200218号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 要求实施“一把手”工程,提出 “两个不低于”、“三到位”; (3) 教学20036号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就业工作 提出毕业生就业工作“十八挂钩”:就业工作与招生、评优、 专业设置等适度硬挂钩; (4) 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 对就业机构和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及办公条件、就业指导及就业服务,以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设定指标体系,开展检查评估。,2.大学生在学期间的主要政策措施,提

9、升知识、技能、综合素质,提升竞争力 (1)实施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省人事厅牵头);全省已经举办三届,第四届将在近期开幕。主要是通过开展职业倾向测评、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就业论坛、演讲比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引导毕业生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 2)要求高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等模式,确保毕业生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各高校); (3)自主创业培训教育,实施大学生“十百千万”创业助力计划(团省委、省经贸委等)。,3. 离校前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促进充分就业 (1)开展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高校、人事部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10、(2)能力提升计划 开展双学位、双专业教育;专升本、研究生扩招等; (3)组织实施基层服务项目 组织部门牵头实施的选调生计划、选聘生计划; 人事部门牵头的“三支一扶”计划、今年新增的“高校毕业生 服务社区计划”; 共青团牵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和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等; 卫生部门牵头实施的基层人才补充计划 。,3. 离校前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4)向毕业生提供比较全面的就业信息 高校、人事部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系列供需见面会,为毕业生提供洽谈平台;组织网络招聘会(高校、人事部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正在开展“就业岗位大征集”活动,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征集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11、,由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及各类行业协会、民间社团,广泛挖掘和收集就业岗位信息,汇总省人事厅,统一向社会发布。 今后,各级政府部门、人才中介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高校举办的各类招聘会的岗位需求信息和各项就业政策,也将通过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应用系统及时汇总,由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和中国海峡人才网对外统一发布。,(4)向毕业生提供比较全面的就业信息,我省主要人才服务机构。 省属:中国海峡人才市场, 福建建筑人才中心 福建青年人才中心 福建交通人才中心 福建信息产业人才服务中心等部门 和行业举办的人才中介机构; 各设区市、县(市、区)人事部门都设有人才服务机构。,(4)向毕业生提供比较全面的就业

12、信息,我省主要人才网站: 福建人事人才网( ) 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 ) 中国海峡人才网( ) 福建人才联合网( ) 福建建筑人才网() 福建青年人才网() 福建信息产业人才服务中心(http:/) 东南人才网( ) 福建医药人才网 (http:/ 泉州人才网(http:/) 厦门人才网() 福州人才网() 南平人才网() 三明人才网() 宁德人才网() 莆田人才网() 漳州人才网(),4.离校后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援助政策及措施,突出针对性、突出公益性 (1)继续组织系列供需见面会; (2)对待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就业见习活动; 实施人才储备政策; 为“双困”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 (3

13、)组织转向技能培训。 组织职业技能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到各类职业院校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提供培训补贴(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等)。,4.离校后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援助政策及措施,(4)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开展创业系列培训,建立福建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担保基金,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团省委、教育厅),5.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几项政策及措施,(1)实施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 按照已出台的闽人发【2008】153号: 优先安排“双困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优先招募“双困毕业生”到公益性岗位就业; 免费为“双困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

14、信息服务、就业推荐、求职补助等方面的援助; 高校要建立“双困毕业生”援助机制,给予“双困毕业生”适当的求职补助。,5.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几项政策及措施,(2)提供免费公共服务 对待就业毕业生两年内的档案实行免费管理; 2009年始,政府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各类面向毕业生的招聘,实行“双免”。 免费提供就业指导、信息咨询和推荐,由政府财政向提供免费服务的人才中介机构支付补贴。,部分政策和项目解析,1. 选调生计划、选聘生计划 2. “三支一扶”计划 3. 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 4. “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 5. 应征入伍计划 6. 基层人才补充计划(服务乡镇卫生院

15、) 7. 继续升学计划 8. 大学“十百千万”创业助力计划 9. 学校及学校附属单位的援助计划,部分政策和项目解析 1.选调生计划、选聘生计划,(1)含义 选调生:选调一批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锻炼。选调生试用期1年考核合格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在乡镇工作期间计算为工龄。 选聘生:选聘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生到村任职2年考核合格转为选调生,在村工作期间计算为工龄。,部分政策和项目解析 1.选调生计划、选聘生计划,(2)选拔范围 选调生:11所省内本科高校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省外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省内外高等院校硕士、博士毕业研究生。 选聘生:17所省内本科高校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省外大学福建生源本科毕业生;省内外高等院校硕士毕业研究生。参加 “三支一扶”、“志愿服务”等基层项目的本科以上毕业生,服务期满,具备选聘条件的,也列为选聘对象。特别优秀的预科起点或专升本应届大学毕业生也可参加选聘生选拔。,部分政策和项目解析 1.选调生计划、选聘生计划,(3)选拔条件(2/8) 学习勤奋刻苦,专业知识扎实,学业成绩优良,获得相应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兴趣广泛,思维敏捷,善于沟通,有较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