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招思想品德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716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54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中招思想品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09中招思想品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09中招思想品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09中招思想品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09中招思想品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中招思想品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中招思想品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中招思想品德 备考建议,一、把握命题特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一)简答题的命题趋向 例1(05年河南A卷)一天,中学生小涛放学回答,发现家中被盗(如图所示)。请你设身处地为小涛想一想,他应该怎么办?(两个方面即可,4分) 例2(06年河南B卷)今春,河南省教育厅出台新规除寄宿制学校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取消早晚自习和双休日补课;四川省中小学作息时间实行“朝九晚五”,禁止节假日安排补课其实,我省一些学校在此之前就取消了“早读”,并深得社会好评:“作业少了,书包轻了,放学早了,睡眠多了,早饭有了,胃病好了”。 请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两个方面即可。4分),例3(07年河南A

2、卷)观察右图,回答问题:要过一个有意义 的假期,你打算在假期里做些什么事?(不少于四项。4分) 例4(08年河南A卷)“小燕子,穿花衣”、“我在马路边, 捡到一分钱”等经典儿歌一直为少年儿童所喜爱,但近年来, 一些稀奇古怪的灰色童谣、消极颓废的低俗歌曲、花样繁多的网络恶搞、庸俗无聊的垃圾短信等,却也在渐渐侵蚀着未成年人的精 神世界。 阅读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看法。(两个方面即可,4分),命题趋向: 一是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价值观导向作用;二是试题的设问要求谈看法、谈认识的较多;三是重视考查学生提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二)辨析题的趋势 例1.(05年河南A卷)我国是个资源大

3、国,因此,可以随意开发、利用资源。 例2. (06年河南) 例3. (07河南),例4(08年河南A卷),命题趋势: 一是形式由原来的“一句话辨析”变为“对话式辨析”;二是取材由关注教材转变为更加关注时政;三是辨析题的答案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所考知识开始有了较大的跨度;四是答案来源由原来的完全来自教材,变为部分来自于时政或生活常识。,(三)观察与思考题 例1(04河南)(1)举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的一些明显变化。(4分)(友情提示:从衣食住行或家乡建设等方面举出两例即可,但不得出现本地区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三个方面即可,6分)

4、例2(05年河南)(1)请你对该餐馆的做法进行简要评析。(3分) (2)请你推测小明一家可能采取的应对方法及其结果(至少三种),并帮他们作出正确选择。(7分),例3(06年河南)(1)请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或其他你所了解的荣辱事件或现象。(4分)(友情提示:与现有各种参考材料内容重复者不得分,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请对你所讲述的事件或现象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正确,表述准确。6分) 例4(08年河南)(1)请列举你所知道的变化或成就。(两个方面即可(友情提示:可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家庭生活等角度思考)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祖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原因。(三个方面即可)

5、,命题趋向: (1)坚持高立意,低准入的命题原则。 (2)坚持由现象到本质的命题轨迹,第一问往往让学生列举与相关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是贴近生活的,在此基础上再思考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现象的危害,或活动的意义等。简单地说,观察与思考题考查的是“是什么”、“为什么”,而活动与探索题虽然也会考查“是什么”、“为什么”,但主要还是考查“怎么做”。 (3)对现象进行评析、评论也是一种考查方式,尽管近两年没有出现,但也应适当训练。,(四)活动与探索 例1(05年河南)(1)请你为自己的母亲或父亲写一句温馨的祝福语。(3分) (2)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至少三例。6分)(友情提示:答案与

6、材料中提到的内容重复者不得分。) 例2(06河南)(1)你认为魏青刚或洪战辉身上最令你感动的精神品质有哪些?(至少两个方面。4分) (2)风采已经见证,榜样力量无穷。你将如何把先进人物的高尚品格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至少三个方面。6分),例3(08年河南)(1)正在进行的抗震救灾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精神?(两个方面即可)。 (2)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三个方面即可),命题趋势: (1)第一问经常设置带有生活常识性、综合性的问题,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开阔,或者是通过材料让学生概括出有哪些精神?有哪些品质?(2)第二问基本都是怎么做?这又包括几种情况:一是让学生就解决某个问题提建议,二是就某事发出倡议(写出倡议要点),三是要求学生回答如何发扬某种精神,如何学习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3)设置情景,搭建平台,拉近活动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置身其中,让学生在这种条件下参与回答问题。(4)形式与内容之间,更关注从内容(知识)的角度进行考查。程序性、形式化的东西近几年还没有考过。(5)答案具有较强的发散性,尤其是注意在挖掘概念的内涵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