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测试题二精编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744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测试题二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测试题二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测试题二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测试题二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测试题二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测试题二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测试题二精编(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第一节数据的集中趋势度量 前面向大家介绍过,当我们通过统计调查获得统计数据后,首先对数据描述统计分析,然后进行推断统计分析。 在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大概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获取统计数据(统计调查、查阅资料) 描述统计(主 要分析数据的特征) 推断统计 分析总体特征 ,我今天向大家介绍描述统计,主要就是分析数据的基本特征。 我们在考虑一批数据基本特征时,首先考虑是从总的角度来看这批数据的大小或者高低,在统计学上,这种思考方式称为数据的集中趋势。那么怎么度量数据的集中趋势呢?不同类型数据采用不同的量去度量, 下面分别向大家介绍。 分类数据 :众数 众数(mode)是

2、:指一批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 数 据。 在我们前面讲过的例题中,大家看下表,大家回忆前面的例2, 通过做透视图, 就知道在例2种,“碳酸饮料”是众数,因为它出现的频数最大,是16次。 前面跟大家讲过,凡是适合低价数据的统计方法,对高级都是适合的,反之不成立。因此对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我们也可以用 众数来表示他们的集中趋势。 在课本上,例 4.2 例4.3 讲解 注意: 在一批数据中,有时众数可能不只一个。 在一批数据中,有时也可能没有众数。,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 对于顺序数据来说,我们描述它们的集中趋势主要是 中位数(median)和四分位数(quartile)。这个内容, 上一节课

3、 我向大家介绍箱线图时,讲过了, 不想再重复 了。 例 13 求下列数据的众数、中位数、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 位数 。 46 67 89 21 34 56 56 78 21 23 34 22 25 63 56 45 32 34 67 98 67 56 56 45 26 29 30 33 请大家拿一张纸 出来, 做好并写上姓名、学号和专业 交给我。,下面我跟大家讲一下课本上例3.5 中顺序数据的中位数和四份为数怎么求的问题,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9页。 注意:分类数据没有中位数和分位数。 数值型数据:平均数(均值)(mean ) 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常用平均数来反映。它只适合 数值型数据,对顺序数据和

4、分类数据都不适合。由于数值 型数据通常分为分组数据和未分组数据,这两种情况计算 均值是不同的, 下面分别介绍。 1 未分组数据 对于未分组数据, 计算它们的均值采用简单平均数,例如 假设有一组数据 : 30 34 56 78 21 34 57 则它们的平均值是 分组数据 对于分组数据,我们计算它们的均值, 通常采用加权 平均数方法。 设有一分组数据,分为k组,各组组中值分别是 ,各组出现频数分别是 ,则这些数据的平均值是,这些数据的平均值是 在上式求加权平均值过程中, ,叫做“权”。 课本上例4.7 讲解。 思考题:我们现在学习的平平均数(均值)和概论统计 课程中学习的均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数只是数值型数据集中趋势的反映,也就是说,当我们计算发现这批数据的平均数大,表明这批数据总体上比较大或者高,如果这批数据的平均值比较小, 说明这批数据总体上看比较小或者低。请同学们注意:这些数值型数据都是直接反映事物的数量多少,都是有单位的,在统计学上,这类数据称为绝对量。 在统计学里, 除了绝对量以外,还有一类数值型数据, 它们是某两个绝对量的比值, 这类数据称为相对量。 例如,在经济学里,GDP增长,股票收益率,利润率等等。 对于相对量的平均值, 我们要用几何平均值来计算。下面向大家介绍几何平均数 (geometric mean),设有数据(相对量)

6、,则这些数据的几何平均数是 在经济学里,几何平均数经常用来计算平均收益率、平均增长率、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利润率等等。 例题,例题讲解 1998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如下表所示 年 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国内生产总值 78345.2 82067.5 89468.1 97314.8 104790.6,解:各年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是 我们算出各年发展速度后,再算出各年的平均发展速度,最后算出我国各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 请同学们现在完成 提示:平均增长率=平均发展速度-1,第二节 离散程度的度量 离散程度也称为发散程度,它是和集中趋势相反的趋势, 表示一组数据离

7、开它们的中心的程度。和集中趋势类似,不同类型数据计算其 离散趋势也是不同的。下面分别介绍。 一 分类数据 :异众比率 异众比率(variation ratio)是指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计算方法是,例4.9 讲解分析 异众比率也可以度量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发散程度,因为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比分类数据高级,同时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还有其他方法来度量它们的发散程度,但这些方法不适合分类数据。 二 顺序数据 顺序数据的发散程度常用四分位差(quartile deviation),四分位差计算方法就是上四分位数减去下四分位数,即 先看课本上的例4.10,例 14 我们现在来计算课本中例3.5

8、中顺序数据的四分位差 甲城市的下四分位数是:不满意 甲城市的上四分位数是:一般 所以甲城市家庭对住房情况满意度的四分位差是 乙城市的下四分位数是:不满意 乙城市的上四分位数是:满意 所以乙城市家庭对住房满意度的四分位差是 可以看出,甲乙两个城市对住房满意度的调查中,乙城市,的四分位差是2, 甲城市的四分位差是1 。所以甲城市市民对住房问题看法比乙城市要集中些。 数值型数据 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度量方法有:极差、平均差、方 差和标准差。 设有未分组数据 ,这组数据的 极差是 平均差是 是均值,方差是 例如 设有统计数据:1 3 4 5 3 2 8 9 19 则 极差是R=19-1=18 均值是 方

9、差是 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对于n个数据,为什么在计算方差时,分母是n-1 而不是n呢?这里就是对自由度的理解问题,为此,我们先看一个线性方程 (1) 在方程(1)中,有三个变量x,y,z, 独立变量有两个。再加一个方程 (2) 由(1)和(2)构成的一个方程组 (3),显然,方程组(3)中独立变量的个数只有一个。若再加一个方程 (4) 由(3)和(4)构成的方程组是 (5),(5)的独立变量的个数是零个,所以方程组(5)只有一组解。 从方程组(3)、(4)和(6),可以看出,每增加一个等式,方程组独立变量的个数减少一个。 在方差表达式 中,由于在计算均值 时,应用等式 ,相当于增加了

10、一个约束, 独立变量的个数就减少一个,所以只有n-1个。 而方差是 单位自由度的平方和, 也就是说,每个自由度的平方和, 所以除以n-1,而不是除以n .,如果统计数据是分组数据, 则 方差是,例题我国某省百强工业企业某年纳税分组资料如下表所示,现在我们来计算甲乙两单位平均工资水平及方差。 解:甲单位平均工资水平是 乙单位平均工资水平是 甲乙两单位工资水平的方差和标准差分别是,它们的标准差分别是,可以看出,乙单位的平均工资高于甲单位,其工资的方差和标准差也高于甲单位。 通过上述的计算,我们能不能说乙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差距比甲单位更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学习离散系数。 相对离散程度:离散系数 离散系数是反映样本相对离散程度的量,它是一个相 对量, 主要用于不同总体样本的比较 。 计算方法是 离散系数越大,说明这组数据越发散, 反之,有相反结 论。,我们现在来计算一下甲乙两个单位员工资的离散系数。 由于乙单位的离散系数大于甲单位,所以 乙单位的工资水平更发散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