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最苦与最乐》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334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最苦与最乐》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15《最苦与最乐》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15《最苦与最乐》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15《最苦与最乐》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15《最苦与最乐》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最苦与最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最苦与最乐》(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苦与最乐,梁启超,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张潮却随笔写下:“人莫乐于闲”。“闲”能读书;游名胜;交益友。快乐是我们所需求的,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细翻自己人生的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快乐,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导语,畅 谈 我 的 苦 与 乐,梁启超(18731929年) 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 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广东新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全集。,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2

2、.了解本文严密论证的方法。,3.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解释词语: 失意: 如释重负: 莫若: 达观:,注音: 契约( ) 揽( ) 悲天悯人( ),不得志。,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不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字词检测,哀叹时事的艰危,同情人民的疾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悲天悯人:,契约:,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字词检测,议论文的知识点,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找中心论点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

3、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论证的方法以及作用 举例论证 作用:举出的事例,确凿、典型,具体 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道理论证 作用: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比喻论证 作用: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使观点通俗易懂,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 对比论证 作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印象 。,整体感知,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填

4、空。 2、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 3、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各部分 的主要内容。 4、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填空。,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未尽责任,尽责任,人生当_ , 而不能 _。,勇于承担责任,逃避责任,2、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3、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分论点一) 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分论点二) 第三部分(5-6):论述人生应该勇于尽责任,不能逃避责任。 (结论) 4

5、、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先分后总,研读课文,(一)谈苦,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4、 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 哪几种责任吗?,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知足,安分,达观,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2、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个人对他人的责任: 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 罪人等。,4、 作者认为

6、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 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二)论乐,1、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 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 作用。 2、作者认为这种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古语如释重负,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含义:本来担心或害怕的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

7、。,1、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古语、俗语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自由的境界。从而佐证了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观点。,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含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2、作者认为这种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有关句子: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快乐之权,操之在己。,(三)担责任,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 的含义以及要证明什么。 2、作者把苦乐和责任联系起来,提出自己的苦乐观。他是怎样论述苦乐

8、和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3、 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4、 最后一段证明了什么内容呢?“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含义:君子一生担心对社会国家所负的责任没有做好,因而终身都处于忧虑之中,但不会有一朝一夕对个人的遭遇的激愤。,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的含义以及要证明什么。,曾子任重而道远,曾子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含义: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含义:一直走到死 的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证明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从而得出了“人生当勇于承担负责”的结论。,引用

9、名言佳句的作用:,2、作者把苦乐和责任联系起来,提出自己的苦乐观。他是怎样论述苦乐和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责任,因为未尽责任会受良心的责备,并且无法逃避。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责任,因为只有从痛苦中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结论: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3、 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因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所以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4、 最后一段证明了什么内容呢?“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10、,“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 “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证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合作探究,1、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后一 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2、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和哪些论证方 法?有什么好处? 3、本文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1、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

11、和“最乐”?,2、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和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4自然段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作用:说明了责任所达到的快乐境界,从而佐证自己的观点。 举例论证: 3自然段“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作用:列举出未尽责任的具体情况。运用举例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对比论证:6自然段“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作用:说明人生应该勇于尽责任。 比喻论证:2自然段“独是

12、凡人在世间一天, 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是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作用:运用比喻论证道出真正的饿“苦”,化抽象为形象,如话家常。 不同的句式和多种论证方法运用的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3、本文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排比:3自然段“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作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出未尽责任的具体情况。 设问:5自然段“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

13、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作用: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反面进一步论证尽责任的快乐。,反问:6自然段“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作用:运用反问句式,加强语意,强调责任是推脱不了的。 好处:大量的排比,使文章流畅,气势磅礴;设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使语气更强烈,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分 说,最苦:未尽责任,最乐:尽了责任,有苦才有乐,苦中有真乐,责小得小乐,责大得大乐,总说 承担责任 获得快乐,板书设计,中 心 本文通过各种论证方法论述 了在面对责任时应该是逃避还是 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未尽责任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 生最大的快乐。,1、

14、 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 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 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 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提 示: 培养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 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对失败。 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反馈练习,读名言,说含义,举实例。,例:(1)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句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15、举例:如安贫乐道的颜回、笑口常开的弥勒佛,(2)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句义: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举例: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3)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句义:我每天用下面三件事情来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不尽力的地方?和朋友交往,是 不是都守了信用呢?老师 所教的课业,有没有认真 复习呢?,举例:桃园三结义、 一诺千金,(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句义:在天下人都尚未忧虑之前,就先忧虑;在天下人都觉得快乐之后,才觉快乐。,举例:屈原等爱国的仁人志士,铭记责任,鲁迅先生说过:“在人生的路上, 将血一滴一滴的滴过去,以饲 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英国文学家狄更斯也说过:“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我们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我们也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让我们铭记责任,因为“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