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教学查房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5244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1,02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张性心肌病教学查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扩张性心肌病教学查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扩张性心肌病教学查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扩张性心肌病教学查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扩张性心肌病教学查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扩张性心肌病教学查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张性心肌病教学查房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扩张型心肌病教学查房,2016-10-14,一般资料,姓名:董XX 床号:22床 性别:男 年龄:63岁 职业:务农 文化程度:其他 报账方式:新农合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婚姻状况:已婚,育有子女,家人体健 社会心理状况:焦虑 家人对疾病部分了解 主诉:劳力性心累气促5年,加重伴咳嗽咳痰5天。于2016-10-14 17:48步入病房。,2,诊断,3,1、扩张型心肌病 心房颤动 心功能IV级 2、肺部感染,查体,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晦暗 ,步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T36.7 P71次/分 HR: 84次/分 R22次/分 BP107/72mmHg 随机血糖:6.8mmol

2、/L 压疮评分:21分(无危险) 跌倒评分:45分(中度危险) 疼痛评估:无疼痛 无假牙 自理能力评分:85分 极少部分不能自理 大小便正常、睡眠质量一般。 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隙外1cm,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听诊心率84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不齐,脉搏短绌。,4,现病史,入院前5年,患者无明显诱因每遇上三楼或做体力劳动时均出现心累、气促,休息后可缓解,无胸闷、胸痛,无双下肢水肿,于我院就诊,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住院予以强心、利尿、营养心肌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院外长期口服螺内酯、坎地沙坦、氯化钾缓释片治疗,平素在家能从事一般体力活动。此后,患者多次因

3、受凉后出现心累、气促加重,每次均伴纳差、乏力,均与我院我科住院予以纠正心衰、改善循环等治疗后好转出院,5天前,患者因受凉伴双下肢水肿,自服上诉药物治疗,症状无好转,故就诊于我院,以“扩张型心肌病”收入我科治疗。,5仙5,既往史,既往史:既往体质差,平素规律口服相关药物治疗,20+年前有“慢性胃炎”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6,检查、检验结果,10-14:心电图:心房颤动 心率:84次/分 心衰:15000pg/ml IV级心功能 10-18:13:00急诊电解质结果为:钾3.21mmol/L 10-18:18:00急诊电解质结果为:钾4.28mmol

4、/L 钠:124.3mmol/L(135-145) 10-18:23:30急诊电解质结果为:钾3.93mmol/L 10-19:12:50急诊电解质结果为:钾5.34mmol/L 钠126.5mmol/L,7,检查、检验结果,10-18:心电图结果为室颤。,8,室颤心电图特点: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均匀的低小波,频率达200-500次/分。,入院后主要医嘱,10-14 心内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低流量吸氧 10-18 一级护理病危 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床旁心电监护,9,10-14:0.9%NS100ml+丹红30ml VD 1次/天 扩血管 0.9%NS100ml

5、+泮托拉唑40mg 抑酸 速尿40mgIV立即 利尿 0.5%NS20ml+西地兰0.2mg 静脉推注 1次/天 强心 低分子肝素钙0.4ml 皮下注射2次/天,抗凝 10-15:0.5%NS20ml+西地兰0.2mg 静脉推注 1次/天 强心 速尿40mgIV立即 利尿,主要治疗-静脉用药,10,主要治疗-静脉用药,10-16:呋塞米40mg立即静脉推注 呋塞米20mg输液后静脉推注 10-17呋塞米20mg立即静脉推注利尿 呋塞米40mg输液后静脉推注利尿 10-18 0.9NS50ml+米力农2支以微量泵泵 入 纠正心衰 10-19 5GS+西地兰0.2mg静脉推注 强心 呋塞米20mg

6、静脉推注(输液后)利尿,11,主要治疗-口服用药,呋塞米片:利尿 芪苈强心胶囊:活血通络,利水消肿 螺内酯:利尿剂 20mg 1次/天 盐酸曲美他嗪:改善心室重构20mg3次/天 氯化钾糖浆口服10ml 3次/天。 富马酸比索洛尔2.5mg口服 1次/天 改善心室重构,12,主要病情变化及详细情况,2016-10-14:给予患者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留伴一人,给予抗凝、保护胃粘膜、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 2016-10-15:主管医生查房,患者诉心累气促较前减轻,精神、食欲可,夜间休息可,大小便正常,继续予以抗凝、强心、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 2016-10-16:主管医生查房,患者精神、食欲尚

7、可,神志清楚,自诉心累气促进一步好转,治疗有效,继续予以抗炎、利尿、等症支持治疗,观察病情变化。,13,主要病情变化及详细情况,2016-10-18:于12:55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行床旁心电监护,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示:室颤心率215次/分,立即予以200J电除颤一次,患者于12:58呼吸心跳恢复,心电监护示房颤心率96次/分为房。遵医嘱急查血,嘱其口服氯化钾糖浆20ml,停二级护理,执行一级护理、病危,测血压为84/49mmhg汇报医生后予以0.9%Ns34ml+多巴胺160mg以5ml/小时持续泵入,14,主要病情变化及详细情况,2016-10-18 患者于17:4

8、0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意识丧失,监护示:室颤,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并200J电除颤一次后,心电监护示房颤心率为94次/分,意识恢复,遵医嘱予以5GS250ml+氯化钾7ml静脉滴注。患者血压波动在70-90mmhg/45-65mmhg之间。,15,主要病情变化及详细情况,2016-10-18 患者于23:19突发意识丧失,(呈深昏迷状)呼之不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示:室颤心率200次/分,立即予以电除颤200J,继续行胸外心脏按压约2分钟后患者意识恢复,心电监护示房颤心率为98次/分。急查电解质。并遵医嘱予以5GS500ml+硫酸镁10ml+氯化钾15ml静脉滴注。,16,主要病情变化及

9、详细情况,2016-10-19:患者于02:43再次突发意识丧失,监护示:室颤心率为210次/分,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及电除颤200J,约2分钟后患者意识恢复,心电监护示房颤心率为96次/分,并停用多巴胺组液体。,17,主要病情变化及详细情况,2016-10-20:患者于21:05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监护示:心率0、血压0、呼吸0,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遵医嘱予以每5分钟静脉推注盐酸肾上腺素1mg,200J电除颤3次,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继续,40分钟后患者呼吸心跳仍未恢复,瞳孔散大,心电图呈一直线,于21:45患者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18,护理诊断,19,护理诊断,20,护理诊断,21,护理诊

10、断,22,护理诊断,23,护理诊断,24,护理诊断,25,护理诊断,26,问题,1. 电风暴的概念?病因? 2.电风暴的心电图特征有哪些?临床特点及如何用药治疗? 3.如何做好电风暴抢救及护理,27,定义,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28,病因,持续病毒感染是其重要原因。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直接损伤、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或细胞因子介导的心肌损伤可导致和诱发扩张型心肌病,29,临床表现,扩张型心肌病:此型心肌病的

11、特点是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可无症状,逐渐出现极度乏力、心悸、气促甚至端坐呼吸,晚期出现浮肿,部分病人可发生栓塞、心律失常或猝死。,30,扩张型心肌病的特征,扩张心肌病主要特征:一侧或双侧心脏扩大,心脏收缩功能减退,可产生心力衰竭,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亡率较高。,31,心室电风暴的概念,心室电风暴(VES)又称交感风暴、儿茶酚胺风暴、ICD电风暴、电风暴。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最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32,心室电风暴的概念,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首次对心室电风暴做出明确的定义:24h

12、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和/或室颤,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33,病因学,电风暴可以发生在各种情况下: 一、器质性心脏病 二、非器质性心脏病 三、遗传性心律失常 四、 植入ICD后,34,一、器质性心脏病,1、冠心病(AMI、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其中以ACS的电风暴发生率高) 2、糖尿病 3、高血压病 4、扩张型心肌病 5、先天性心脏病 等,35,二、非器质性心脏病,1、包括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症、急性重症胰腺炎、心脏型过敏性紫癜、嗜铬细胞瘤危象、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上述疾病通

13、过严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低氧血症、损害心肌因子、血流动力学障碍或电解质失衡等可诱发电风暴。,36,非器质性心脏病,2、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可使心肌细胞处于电病理状态(如自律性增高、室颤阈值降低等)、加剧原有的心肌病变和/或增加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受体兴奋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其中以重度血钾、镁过低或过高和重度酸中毒时极易诱发电风暴。,37,二、非器质性心脏病,3、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患者,在极度愤怒、恐惧、悲痛、绝望等状态时,由于儿茶酚胺过度分泌增加,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失衡等可诱发电风暴。,38,三、遗传性心律失常,遗传性心律失常主要指原(特)发性离

14、子通道病等遗传性心律失常,包括原发性长QT综合征、原发性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特发性室速、家族性阵发性室颤、家族性猝死综合征等。 该类心脏病的电风暴发生率高,可发生于任何时间,但由于总体人数较少,故电风暴总发生人数少于心脏解剖结构异常性心脏病。,39,植入ICD后,随着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植入数的增多,ICD电风暴已成为心内科医生面临的重要和棘手的问题,是ICD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多种因素可以诱发和加重心脏电不稳定性,从而促发电风暴发生,常见因素包括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停用或减量或药物

15、的副作用等。,40,发病机制,一、交感神经过度激活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运动过程中、情绪波动、心衰发作、围手术期等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情况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改变了细胞膜离子通道的构型,使大量钠、钙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由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以及频繁的电击治疗进一步加重了心肌缺血,导致中枢性交感兴奋,使电风暴反复持久,不易平息。,41,交感神经兴奋的特点,一、交感神经的起源 交感神经起源于延髓、丘脑及脊髓胸腰段侧角,通过白交通支进入交感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下丘脑和延髓受损时,可累及交感神经中枢引起交感神经激活,42,交感神经兴奋的特点,

16、二、交感神经的分布 交感神经在体内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内脏器官都受其支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时,将损伤多脏器的功能。,43,交感神经兴奋的特点,三、交感神经的功能特点 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在神经节内与数十个神经元发生接替,因而节前纤维兴奋时,引起广泛的节后纤维瀑布样放大式传导。交感神经功能的活动范围不局限于个别神经,而是波及整个系统。,44,交感风暴机制 交感过度激活 儿茶酚胺与受体结合 酶促反应 细胞膜离子通道构形改变 Na+、Ca2+内流 K+外流 恶性心律失常,交感神经激活引起心室电风暴示意图,心电图特征,预兆表现: 发生前常有窦率升高,单形、多源或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增多,可呈单发、连发、频发,当偶联间期逐渐缩短时,可出现“R on T”致室速/室颤,随后有ST-T段改变,室性早搏可伴有ST段呈“巨R型”抬高或ST段呈“墓碑型”抬高,缺血性ST段可显著抬高或下移,T波较前增高或增深,新出现 U 波异常等; 原发性(遗传性)病的表现更加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