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 (2)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4199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质量管理 (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面质量管理 (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全面质量管理 (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全面质量管理 (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全面质量管理 (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质量管理 (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质量管理 (2)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全面质量管理,第10章 产品质量管理,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质量管理中的数理统计方法,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是指企业全体人员、全体部门参与的质量管理,在企业活动全过程实行的质量管理。 TQC的含义: 对全面质量的管理 对全部过程的管理 对全体人员的管理,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它以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为基本手段,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作用,建立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以最经济的方法研制、生产、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 全面质量管理使用系统工程的观点进行质量管理,是管理系统工程

2、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以用户满意为质量标准 狭义:产品的技术性能 广义:产品的适用性、有效性、可靠性 全方面包括: 1.物质方面 2.操作方面 3.结构方面 4.时间方面 5.心理方面 6.合同方面 7.道德方面, 全过程的管理 从调查用户需求到设计、制造、销售,一直到使用服务,实行全过程的管理。, 全员的质量保证体系 企业的全体人员、全体部门参加,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到统一目标,开展有效的各种活动,形成一套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坚持预防为主 产品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工作的重点应由事

3、后检验转移到事先的质量保证,由抓结果到抓原因,以控制工序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 使管理技术与专业技术相结合, 注重经济分析(质量成本分析),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一阶段:事后检验阶段 本世纪二十年代前,质量管理仅仅就是挑出废品,企业通过设立“中央检验部门”来主管检验工作,使事后检验达到完善。在美国,到四十年代,企业普遍建立了“中央检验部门”。 第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是预防性质量管理阶段,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美英各国开始将数理统计思想和方法应用于生产过程。 1924年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的休哈特(W.A.Shewhart)首先提出了“控制图”法,但方法推广缓慢。 19

4、37年美国用统计方法的企业还不到十家。直到二次世界大战,这种方法在美国才得到普遍应用。在五十年代美国的企业中,出现了统计质量管理部门。,3.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3.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961年,美国的费根鲍姆(A.V.Feigenbaum)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强调整个企业人人关心质量,所有部门都应围绕保证质量而活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在日本得到了新的发展,日本结合本国情况,更加强调全体职工参与,普遍开展质量管理的小组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个阶段的两个飞跃: 从事后检验为主转变为以事前预防为主。

5、 从提高产品本身质量为主转变为提高工作质量为主。,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标准化 计量合理化 质量情报 质量教育 质量责任制,5.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PDCA循环,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PDCA循环称为戴明环, 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首先提出, 认为质量管理工作应按4个阶段8个步骤开展: (1)计划(Plan) 第一步: 分析现状, 找出质量问题. 第二步: 找出问题原因或影响因素. 第三步: 找出原因中的主要原因. 第四步: 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A,P,C,D,5.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PDCA循环,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2)执

6、行(Do) 第五步: 按制定的计划认真执行. (3)检查(Check) 第六步: 检查措施执行的效果. (4)处理(Action) 第七步: 巩固提高. 第八步: 把本次循环出现的问题提交下一工作循环去解决.,二、质量管理中的数理统计方法,所谓质量统计控制方法就是应用统计抽样原理,抽 取一小部分产品,对这些产品的主要质量特性给予数量 测量,并经过统计分析来判断全部产品质量的情况和趋 势,借以预防控制产生不合格品的一种有效方法。 特点: 抽样检查 生产过程中进行 控制生产过程,使其稳定 提供标准数据 1.直方图法 2.控制图法 3.工序能力指数,1.直方图法,直方图(又称分布图)是整理数据,描写

7、质量特性数值分布状态的常用工具。 直方图绘制步骤 随机抽取50个以上的数据,用N表示。 找出数据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 确定大约的组数K(100个数据可取K=10,数据多、多分组,数据少、少分组) 求组距h,1.直方图法,确定组界,分点:,计算各组中值,作频数分布点 将数据分别记入相应的组,统计落入各组的频数 画出直方图,1.直方图法, 频数分布的特征数字 为了描述分布情况,我们选取两类特征数字。 A:表示数据集中位置的平均数,中位数等 B:表示数据分散程度的标准偏差、极差等,n样本量,平均数,极差R,样本标准差S,1.直方图法,直方图的观察分析 通过分析直方图的形状,能够发现生产过程

8、中的一些质量问题,在分析中要着眼整体的形状。 对称型: 中间单峰,左右大致对称。 正常。,1.直方图法,锯齿型: 测量方法或读数有问题 或数据分组不当, 偏向型: 加工习惯造成的,1.直方图法,孤岛型: 测量不当,或加工中出 现了条件变动,双峰型; 两个不同分布 混在一起造成的,1.直方图法,平峰型: 工具磨损,操作者 疲劳的影响,对生产现场来说, 工作质量通常表现为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指的是人、机器、物料、方法、环境(简称4M1E)综合起作用的加工过程的质量. 影响质量的原因分为两类: 偶然性(微小差别)原因 系统性(较大差别)原因,2.控制图法,直方图是在没有历史资料,不知道分布的情况下采

9、取的方法,对于反复生产的产品,已有历史资料可循,若该产品的分布确属正态分布,可用控制图法。控制图方法用来发现系统性因素造成的质量偏差.,2.控制图法,控制图有多种,最常用的是 较适用于较大批量的生产控制。 当加工处于稳定状态时,控制图上的点不越出边界,并在中心线两侧随机排列。 当排列有缺陷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3.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加工制造质量能力 注意:它和反映工序生产产量的生产能力不同,是一个保证产品质量变异的最大允许幅度,通常用6表示。 6的大小是受人、机器、物料、方法、环境影响制约的,如果这5个要素配合得好,6 就小,产品质量就高,反之6 就大,产品质量就差。,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与工序能力之比。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M) 重合时,T: 产品容许公差 : 实际加工的方差,3.工序能力指数,当分布中心 与公差中心 不重合时,3.工序能力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