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新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14186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韶关市新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3分2060分)1.我国周朝时期,盛行“一国无二君”的政治理念和“一庙无二祭主”的宗族观念,这反映出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 嫡长子继承制B. 等级森严C. 神权色彩浓厚D. 世卿世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其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一国无二君”的政治理念和“一庙无二祭主”的宗族观念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所以应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电视剧

2、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赦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 分封制受到冲击D.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诸侯不在勤王,这表明了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西周后期周天子的权力就已衰落,周赧王属于东周,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彻底瓦解是在北宋,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勤王不成”,这

3、反映的实质是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严重冲击。3.札记王制载:“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又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这些规定A. 保障了西周贵族特权的延续B.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D. 明确了诸侯的权利和义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先秦政治制度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等信息,可以看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不同地位,反映的是西周时期森严的等级

4、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西周贵族特权的延续,A项排除;材料不是反映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错误;材料未明确诸侯的权利和义务,D项排除。故选C。4.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 宗法血缘关系B. 家国同构观念C. 中央集权意识D. 安土重迁理念【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关键语句“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特点: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结合,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故B项正

5、确;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宗法制虽然消亡,但这种“家国一体”的宗法观念却延续下来,A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故A项错误;材料中信息未体现中央集权意识,故C项错误;安土重迁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选项。点睛:拓展思路:宗法制的影响(在当时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对现在的社会的影响)。其出题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追根认族、家谱、祭祖、家族、祠堂、父辈称呼等。读到题干中有以上几种信息时,其正确选项与宗法制有关。宗法制曾长期维系封建统治秩序,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统一与文化的形成具有积极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统与文化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另一方面,具有

6、血缘宗亲特征的宗法制不仅对后世政治带来“亲贵合一”政治特征,也不利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社会大家庭的和谐相处。5.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A. 太尉B. 廷尉C. 丞相D. 御史大夫【答案】D【解析】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D项正确;太尉负责军事,故A项错误;廷尉负责司法,故B项错误;丞相负责处理全国政事,故C项错误。6.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 分封制和宗法制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分封制

7、和郡县制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者是指的西周的分封制,后者是指的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井田制遭破坏,分封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分封制的继续推行使得诸侯实力不断增强,挑战了周天子权威。秦始皇转而实行郡县制,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统治。但是秦始皇的残暴统治,严刑峻法过于苛刻,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引发了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导致二世而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故排除ABD三项。7.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A. 易形成

8、冗官现象B. 降低了行政效率C. 减少了决策失误D. 加强了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冗官是指官员人数超出实际需要,机构职能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数过多和机构重叠的信息,故A项错误;按照材料信息“机事往往留滞”,意指三省分权并相互牵制,有可能导致相互之间的扯皮,进而耽误国事,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减少决策失误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在于三省六部制的弊端,没有表达关于加强君主专制的意思,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8.宋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又以转运使

9、、提刑、提举常平、安抚使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这说明宋代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C. 强化了君主专制D. 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可知是宋朝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A正确;“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反映的是结果,材料无法体现,并且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9.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

10、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A. 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B. 祈盼专制政权的长久C. 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D. 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万年红”说明朱元璋推行贴春联的目的是希求朱家统治万年永驻,即企盼“朱”姓政权长治久安。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的表现【名师点睛】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形成和军机处的设立;在思想文化方面继续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强化思想专制,在科举实行八股

11、取士制度;当然这种专制的强化还可能表现在社会生活方面。10.奏折是清代特有的只有部分官员享有的向皇帝上奏的文书形式;与前朝在政府内部公开的奏章不同,其内容在皇帝亲自阅读之前是保密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奏折的重要机构。奏折制度的出现A. 有效杜绝了皇权的旁落B. 保障了全体官员上递奏折的权利C. 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D. 有利于皇帝掌握信息的控制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说明奏折是官员享有的向皇帝上奏的文书形式,“皇帝亲自阅读之前是保密的”说明这种奏折有利于皇帝控制信息,D正确;杜绝了皇权的旁落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B中“全体官员上递奏折的权利”不符合事实,排除;C中消除说法绝对。1

12、1.伏尔泰曾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A. 提高了官员的道德素养B. 有利于官吏选拔的公平公正C.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D. 有利于官员创造意识的提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重点说明了科举制为选拔政府官员提供了更为公平合理的方式。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12.遂宁某中学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

13、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 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 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 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明代内阁。秦始皇开创了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并且为后世所继承,成为绵延了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相当于宰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雍正皇帝设置军机处,实现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所以A、B、D项与史实相符,故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13.

14、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A. 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B. 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C. 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D. 温杜德男,35岁,没有读过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民指的是本邦出妇女、儿童和奴隶外的成年男子。艾梵德是儿童,故A项错误;麦克卡,不是本邦人,故B项错误;索斯丹是奴隶,故C项错误;温杜德虽然没有读过书、大脑中度智障,但是雅典的自由民,即本邦成年男子

15、,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公民”的概念,然后据此进行判断即可。14.在希波战争中,雅典军队列成方阵,这种军阵由十二列步兵密集组成,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就自动补位,直到全部阵亡。结果此战雅典以一万步兵战胜了十万波斯军队。从中可以体会到的雅典政治特色是A. 法律至上B. 直接民主C. 公民意识D. 轮番而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时希腊大小城邦数百个, 虽然它们的制度千差万别, 但都有或多或少的民主色彩, 主权在民是基本原则, 在某些城邦还产生了民主政治, 而在民主政治下, 公民个体是一个自在的人,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它带给公民的是人的自由和独立, 人的尊严和价值, 为了保持人身的自由, 维持人的尊严, 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因此希腊人从“人”的观念出发, 衍生出孩子、妻子、坟茔、神殿, 最后到祖国的情怀, 认识到祖国是我们的祖国, 我们是我们家园的主人这一观念,这就是希腊人奋勇争先、拼命杀敌的根本原因。因此选C。ABD项都没有体现出来。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15.十二铜表法规定:“若(当事人双方)不能和解,则(他们)应在午前到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