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141823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关于绿地作用和保护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绿地可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B. 绿地可以调节气候,减少空气中PM2.5含量C. 绿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转化生成氧气D. 为减少园林绿地中病虫害,大量使用杀虫剂解决问题【答案】D【解析】A草根能抓住泥土,绿地可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故A正确;B绿地可以光合作用为生

2、物创造氧气,绿地可以调节气候,吸附灰尘减少空气中PM2.5含量,故B正确;C绿地可以光合作用为生物创造氧气,故C正确;D为减少园林绿地中病虫害,大量使用杀虫剂会污染空气和环境,故D错误;故选D。2.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3CO+Fe2O32Fe+3CO2B. Fe+CuSO4FeSO4+CuC. AgNO3+NaClAgCl+NaNO3D. 2KMnO4K2MnO4+MnO2+O2【答案】A【解析】【分析】如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反应类型和特点判断反应是否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详解】AFe和C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A选;B属于置换反应,Fe和Cu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为复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属于分解反应,Mn和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答案选A。3.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盐酸、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电解质火碱、纯碱、碳酸钙都是电解质碘酒、淀粉、云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

4、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和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均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aCl2、NaOH、HCl、IBr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水银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碳酸钙是电解质,火碱是氢氧化钠,纯碱是碳酸钠,二者也都是电解质,故正确;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淀粉、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云雾是胶体,故错误;答案选C。4.下列属于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的是A. 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B. 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 nm之间C. 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D. 胶体和

5、其它分散系都是混合物【答案】B【解析】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其中大于100nm的是浊液,小于1nm的是溶液,介于1nm与100nm之间的是胶体,答案选B。点睛:选项C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不同,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性质的体现,不能作为判断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标志。5.等量的金属铝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气体A. 与酸反应放出的多 B. 与碱反应放出的多 C. 无法判断 D. 一样多【答案】D【解析】【详解】金属铝不论是和盐酸反应,还是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失去3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等量的金属铝与足

6、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气体一样多。答案选D。6.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沉淀的过滤C. 石油的分馏D. NaCl固体的称量【答案】B【解析】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A错误;B、沉淀的过滤操作正确,B正确;C、石油分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C错误;D、称量NaCl固体时应该是左物右码,D错误,答案选B。7.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2CO3=2Na+CO32- B. Ba(OH)2=Ba2+OH-C. H2SO4=H22+SO42- D. KNO3=K+N5+3O2-【答案】A【解析】A、碳酸钠完全电

7、离,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A正确;B、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B错误;C、硫酸是二元强酸,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C错误;D、硝酸钾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NO3=KNO3,D错误,答案选A。点睛: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AgNO3、Na2SO4、Na2CO3三种溶液,应选用A. BaCl2 B. NaOH C. HCl D. NaCl【答案】C【解析】【分析】加入的物质只要能和这三种盐溶液混合产生不同现象即可鉴别,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8、【详解】A氯化钡和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和硫酸钠产生白色沉淀、和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所以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A不选;B氢氧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但NaOH和硫酸钠、碳酸钠都不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B不选;CHCl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硫酸钠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所以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选;D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但氯化钠和硫酸钠、碳酸钠都不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不选;故答案选C。9.中国最新战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TiC14+2MgTi+2MgCl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TiCl4是

9、还原剂 B. Mg被氧化C. TiCl4发生氧化反应 D. MgCl2是还原产物【答案】B【解析】【分析】反应TiC14+2MgTi+2MgCl2中Ti元素化合价降低,Mg的化合价升高,据此解答。【详解】A反应中Ti元素化合价降低,则TiCl4为氧化剂,故A错误;B反应中Mg失电子,则Mg被氧化,故B正确;C反应中Ti元素化合价降低,则TiCl4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反应中Mg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因此MgCl2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故答案选B。10.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

10、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As2O3)”,下面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 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C. 该反应中+5价砷被氧化 D. 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人体中的As元素为+5价,As2O3中As元素为+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C+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则该反应中+5价砷被还原,故C错误;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3价的砷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转化为+5价,所以砒霜中毒后服用维生素C不能解

11、毒,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依据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进行有关概念的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做氧化剂。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

12、还原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答案】A【解析】A不正确,例如AlO2。B不正确,例如单质硫燃烧,硫是还原剂。C不正确,也可能被氧化。D正确,例如铁离子被还原生成亚铁离子,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1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氨气 B. Br2 C. BaSO4 D. 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则A、氨气是非电解质,A错误;B、单质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C、硫酸钡是电解质,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C。点睛:判

13、断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时必须抓住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否自身电离出离子,导电只是实验现象,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另外也可以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去判断,即酸碱盐、氧化物和水是电解质,答题时需要灵活掌握、合理应用。13.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200mL1mol/L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 100mL2mol/LMgCl2溶液 B. 200mL2mol/LNaCl溶液C. 250mL1mol/LAlCl3溶液 D. 100mL2mol/LKClO3溶液【答案】B【解析】根据氯化钡的化学式结合其电离方程式可知200mL1 mol/L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

14、L22mol/L,同样分析可知选项AC中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mol/L)4、2、3。选项D中氯酸钾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答案选B。14.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A. 稀硫酸 B. 稀氢氧化钠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D. 氯化铵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钠是活泼的金属,溶于水立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溶液中的溶质反应,据此可知选项C正确,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其余选项中都得不到沉淀,答案选C。考点:考查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

15、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钠只要投入到水中,将立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结合溶液中到溶质判断即可。15.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漏B. 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C. 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碘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更大D. 若用CCl4作萃取剂,则分层后下层液体呈紫红色【答案】B【解析】【分析】碘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萃取时,萃取剂与水互不相溶,且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分液时注意两层液体不能重新混合而污染【详解】A分液漏斗有旋塞,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故A正确;B、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静置,分层后分液,故B错误;C、萃取剂与水互不相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