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2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4014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氏杆菌病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布氏杆菌病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布氏杆菌病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布氏杆菌病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布氏杆菌病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氏杆菌病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氏杆菌病2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布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是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一)病原,布氏杆菌又名布鲁菌,是多种动物和人布氏杆菌病 的病原,不仅危害畜牧生产,而且严重损害人类健康,因此在医学或兽医学领域都极为重视。 该属现包括6个种20个生物型,即马尔他布氏杆菌生物型13、流产布氏杆菌生物型19、猪布氏杆菌生物型15、绵羊布氏杆菌、沙林鼠布氏杆菌和犬布氏杆菌。,光镜下的布氏杆菌,电镜下的布氏杆菌,本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1%来苏儿、0.1%的升汞5%新鲜石灰乳或1%2%福尔马林,可于15min内杀死本菌; 直射日光0.5-4小时杀死本菌; 但在干燥的土壤内可存活37天,在粪水中、在冷暗处、在胎

2、衣和胎儿体内能存活4-6个月。,(二)流行病学,本菌不产生外毒素,但有毒性较强的内毒素。 1.易感动物:本属细菌可感染的动物种类极多,目前查知者已有60多种,包括各种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啮齿动物、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和鱼类。 2.布鲁氏杆菌的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即摄取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但经皮肤、结膜、交配也可感染,吸血昆虫也可传播此病。,3.传染源: 病畜及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鲁氏杆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会有布鲁氏杆菌。 布鲁氏杆菌感染的睾丸炎精囊中也有布鲁氏杆菌存在。 这种情况对于种公畜显得更为重要

3、。此外布鲁氏杆菌还可随粪尿排出。,(三)症状,该病潜伏期2周至6个月。 母牛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常发生在第6-8周,流产时分泌物为灰白色,流产后排出污灰色或棕红色恶臭分泌液,1-2周后消失。 早期流产的胎儿产前多已死亡,后期生产的犊牛体弱不易成活。 已流产过的母牛如果再流产,一般比第一次流产时间要迟,且易引发胎衣滞留,引发子宫炎,长期不育。,如流产不发生胎衣滞留,则病牛迅速康复,又能受孕,但以后可能再度流产。 公牛常见的是睾丸炎,睾丸肿大疼痛,触之坚硬。 布鲁氏杆菌病还可造成关节炎,常见于膝关节和腕关节出现跛行。 有时有乳房炎的轻微症状。,布氏杆菌性关节炎,布氏杆菌性睾丸炎,羊:发病症状与牛相

4、似但不如牛明显。 母羊的流产发生于第3-4个月。 公羊发生睾丸炎及附睾炎。 其他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及滑液囊炎而引起跛行,(四)剖检变化,牛: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覆有纤维蛋白絮片和脓液,有的增厚而杂有出血点。 绒毛部分贫血发白黄,或覆有灰色或黄绿色纤维蛋白或浓液絮片,胎儿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粘液絮状物,胃肠和膀胱的浆膜下面有点状或线状出血。 脐带呈浆液性浸润、肥厚,胎儿和新生儿有肺炎病灶。母牛乳房实质性坏死,间质增生。 公牛睾丸和附睾有炎性坏死小结节,是结缔组织增生所致。 羊:与牛的剖解变化大致相同。,(五)防制,防治本病主要是保护健康畜群、消灭疫点的布鲁氏杆菌和培养健康幼畜三

5、个方面。 1.加强检疫提倡自繁自养,不从外地购买家畜。新购入的家畜,必须隔离观察一个月,并做两次布鲁氏杆菌检疫,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每年配种前,种公畜也必须进行检疫,确认健康后方能配种。养殖场每年需做两次检疫,检出的病畜,应严格隔离饲养,固定放牧地点及饮水场,严禁与健康畜接触。 2.定期免疫在布鲁氏杆菌病常发地区的家畜,每年都要定期预防注射。在检疫后淘汰病畜的基础上,第1年做基础免疫,第2年做加强免疫,第3年做巩固免疫,从而达到净化畜群的目的。,3.严格消毒对病畜污染的畜舍、运动场、饲槽及各种饲养用具等,用5%克辽林或来苏儿溶液、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等进行消毒。流产胎儿、胎衣

6、、羊水及产道分泌物等,更要妥善消毒处理。病畜的皮,用3-5%来苏儿浸泡24小时后方可利用。乳汁煮沸消毒,粪便发酵处理。 4.病畜处理病畜以淘汰为宜。确需治疗者可在隔离条件下进行。对流产伴发子宫内膜炎或胎衣不下,经剥离后的病畜,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0.02%呋喃西林溶液等洗涤阴道和子宫。严重者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5.培育健康幼畜50%以上的隐性病畜,在良好的隔离条件下,用健康公畜的精液人工受精,从而培育健康幼畜。幼畜出生食初乳后隔离喂消毒乳和健康乳,经检疫为阴性后,送入健康群,以此达到净化疫场目的。,免疫防治,菌苗接种虽有显著效果,但欲根除此病,则尚须严格执行畜群全面检疫及淘

7、汰病畜的措施。已有的菌苗种类很多,我国创制和应用的菌苗有羊型和猪型两种弱毒菌苗。,实际病例,1、基本情况 某养羊户,畜主男性,于2003年8月发病,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为38390C,全身无力,关节疼痛,小腹部疼痛,按重感冒治疗,每天静脉注射青霉素,但没有好转,只要用药,体温就下降到380C以下,停药体温还上升到38390C。治疗一个月后,增加咳嗽症状,被诊断为肺炎,继续静脉注射青霉素,治疗两个半月也没有痊愈,才开始怀疑是布氏杆菌病,经锦州市卫生防疫站检查确诊为布氏杆菌病。 该养羊户饲养40只小尾寒羊,有3只种公羊,15只成年母羊,12只育成羊。从2002年3月开始出现流产,均在怀孕4个月后发生

8、,其中一只母羊连续流产三次,其它母羊最少流产一次,大多数是胎儿死在母体内,不能自然产出。一直没有找出流产原因,直至畜主确诊为布氏杆菌病,才怀疑此病。,2、实验室诊断 对每只羊分别采血,分离血清,用布氏杆菌凝集抗原作玻板凝集试验:取清洁的玻板一块,用玻璃笔划成5行小格,将血清样品以80、40、20、10L分别加到一排的4个格里,最后一格加40L生理盐水作对照。轻轻摇动抗原瓶,使其均匀悬浮,用滴管吸取抗原液,垂直滴1滴抗原(30L)于每一格血清上,由生理盐水对照格开始用火柴棒搅匀,直至80L的血清滴。拿起玻板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加热,在58min内判断结果,15只羊出现强阳性反应(+),18只羊出现阳

9、性反应(+),7只羊出现弱阳性反应(+),其中凝集价在1:50(+)以上者为阳性反应。,3 、小结与讨论 3.1 该地区从事养羊工作的人员大多数缺乏对本病的防病知识,有些羊群从外地购入,也不进行检疫和隔离;有的发现本病,病畜也不及时淘汰。另外,兽医防疫部门对农村散养户的羊群也不定期进行检疫。致使本病在该地区发病呈上升的趋势,已经流行。 3.2 畜主感染是由于母羊流产,畜主多次用手伸入产道取出死胎儿,经皮肤感染。因此人类布氏杆菌病的预防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首先要注意职业性感染,从业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制度,必要时可用疫苗(如Ba-19苗)皮上划痕接种,接种前应进行变态反应试验,阴性反应者才能接种。,

10、3.3 当地兽医防检疫部门应加强对家畜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工作。 健康畜群每年至少检疫一次;本病经常存在地区和畜场,每23个月检疫一次。发现阳性及时隔离或淘汰,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全群经两次连续检疫均为阳性,一年以上未发现阴性者,而且全群中没有流产,可认为是健康畜群。 3.4 布氏杆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菌,致使化疗药剂不宜生效。因此对病畜不做治疗,应淘汰屠宰。,布氏杆菌病防制现状,我国对奶牛布氏杆菌病形成的常年检疫、隔离、淘汰阳性牛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在布氏杆菌病的防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饲养奶牛数增加,奶牛遍布各个乡镇村,从而加大了布氏杆菌病检疫工作的难度;甚至有的乡镇无法开

11、展。这就造成布氏杆菌病在一些地区一直存在,使人与畜、畜与畜间存在相互感染的危险。,布氏杆菌病现存的问题,一些地区乳品生产企业卖的大多是初级产品。 生产经营过程受市场控制:畅销时,乳品企业设点抢购鲜奶;滞销时,就停止收购。企业根本不去考虑生产原料乳的奶牛是否经过了布氏杆菌病检疫,造成布病散发的隐患。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了布氏杆菌检疫的收费标准,但检疫后的合理收费却困难重重。 个体养牛户不愿接受检疫,以种种理由拖欠、少交,甚至拒交检疫费。若对个体饲养户逐户逐头检疫,需要的经费较高(个体户比较分散,时间上无法统一安排,检疫所需时间长、人员多、费用高)。但检疫职责要求业务部门要严把布氏杆菌病检疫关,而检

12、疫难的现状及有限的事业经费又迫使业务部门不得不放弃对个体饲养奶牛的检疫。使奶牛布氏杆菌病检疫工作出现一个大的漏洞。,近年来临床上表现症状的布氏杆菌病几乎灭绝,加之本病在农村多以散发形式存在,少有流行和暴发,因而人们对布氏杆菌病的认识逐渐淡薄;政府及有关部门放松了对这项工作的管理;有的乡镇兽医站的职工改行,剩下的其他技术人员则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创收上。 畜牧部门现在缺乏一支人员相对稳定、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的检疫队伍承担这项繁重的工作。,加强布病检疫工作的几点建议,各级政府应像抓生猪定点屠宰那样,对布氏杆菌病检疫给予重视和支持,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政策和法规,以对奶牛饲养场及乳

13、品加工企业产生约束力。 对擅自收购未经检疫奶牛所产鲜乳的企业,对拒绝接受布氏杆菌病检疫的饲养场、户,都应有具体的处罚措施。 利用一切渠道宣传布氏杆菌病的危害性,严禁未经检疫、消毒的鲜奶流入市场,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对个体饲养奶牛的布氏杆菌病检疫应过渡到以乡镇站为主,上级业务部门负责监督抽查,这样才能够深入到各村各户,逐头检疫,使布氏杆菌病检疫不留死角。 坚持布氏杆菌病检疫工作落到实处,该捕杀的就捕杀,对捕杀的饲养场、户要按法律、法规、政策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让饲养场、户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近年来布氏杆菌病在一些地区有所抬头,政府有关部门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对奶牛布氏杆菌病检疫工作应常抓不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