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2)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4285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2)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九章,本章重点难点,BENZHANG ZHONGDIAN NANDIAN,偏执性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及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依赖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以及表演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偏执性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及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之异同。,导入情境,杨某,女,22岁,曾多次因割伤自己的前臂而入院。这次接受杨某入院的护士对杨某的经历很同情,精心地照顾患者,杨某也非常喜欢这位护士,愿意将自己的经历与护士诉说。然而一周后,杨某忽然对这位护士说:“你过去对我很好,我喜欢你,但现在我恨你”。 问题1:杨某属于何种人格障碍

2、? 问题2:杨某的表现属于何种行为异常? 问题3:对于杨某的行为,医护人员应该采 取何种措施给与干预?,第一节 概述,人格(personality)是由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构成,具体体现在对人或对事的态度、信仰、欲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个体的行为和对生活的体验长期、持续并且明显的与他所生活的社会文化形式不一致。,有关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尚缺乏权威性的报道。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各种人格障碍的总和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13%。美国精神科护理协会于2000年对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偏执型人格障碍为0.52.5%;分

3、裂型人格障碍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男性3%,女性1%;边缘型人格障碍2%;表演型人格障碍23%;自恋型人格障碍1%;回避型人格障碍0.51%;依赖型人格障碍0.110%;强迫型人格障碍1%。,生物学因素、心理、家庭、社会等多种原因引起: 1、缺乏应有的爱: 2、教育方式不当: 3、人格成长受挫: 4、家庭和社会因素: 5、遗传因素:,儿童时期创伤性的情感体验,如母爱剥夺、父母离异、单亲家庭,遭受遗弃,经常受到严厉的惩罚、虐待或溺爱放纵,缺乏理解、尊重、爱和安全感等基本需求就会在情感上变得冷漠并与他人保持较多的距离,逐渐导致性格偏差,形成人格障碍。,过分溺爱自我中心,无视法律法规; 过分训斥压抑

4、逆反,人格扭曲,3岁左右有分离焦虑,有自主权过分依赖,家庭不和谐以及父母本身有人格障碍,儿童没有可供模仿学习的健康人格模式。 不良的生活环境、不良交友也会影响人格的形成。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正确的价值观对人格障碍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边缘型人格障碍,其他常见人格障碍,第一节 概述,常见分类,偏执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无内疚感,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一犯再犯而不知悔改,道歉也非诚心。,不能耐受挫折,常因微小刺激便引起攻击、冲动和暴行;轻则扰乱家庭、重则枪击案、凶杀案甚至企图颠覆政权,是一种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对抗社会或有犯罪行为,无视和违犯他人权利的人格障碍。,缺乏责

5、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经常违法乱纪;从小染上吸毒恶习、经常打架斗殴、酗酒偷盗、强奸等,易冲动,缺乏内疚感,冷酷无情,生活层次低,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没有同情心,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 自我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一味责怪他人,不论出了什么问题,他总是自我辩护和责怪别人;,【案例2】 重庆小女孩电梯里摔打1岁半男童 疑将其扔下25楼,【案例1】 小吴,男,29岁。外观和蔼、聪颖,曾因贩毒、性犯罪、抢劫等被捕11次。有一次,他开枪打警察,说为了寻求刺激和兴奋。他父母年迈,他不但不赡养老人,还经常回家乱搜老人的钱物;父母生病他也充耳不闻。多次与他人发生冲突打伤他人被刑事拘留。,以敏感

6、、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征,人际关系紧张,易产生病态嫉妒,常有回击报复,敏感多疑,心胸狭窄。, 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常有不安全感和不愉快感,缺乏幽默感。,- 自我评价过高,自认为具有非凡能力,- 经常处于戒备和紧张状态,- 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合理的“权利”,2、偏执型人格障碍,又称妄想型人格,【案例】,小李,男,15岁。因与同学关系紧张到门诊咨询。自述喜好历史,尤其是世界历史。经常与历史老师在课堂上争执,认为历史老师“什么都不懂”, 他也认为班里的同学智商很低,甚至全年级的同学都是“笨蛋”。班里的同学都觉得他是“怪人”,都很疏远他。最近他开始信奉基督教,每天必做

7、祷告,倘有哪天耽搁了,便惶恐不安。,自我评价过高,好争辩,人际关系紧张,偏执、不安全感,3分裂样人格障碍,情感冷漠,对人冷淡,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过分敏感,害羞,胆怯,怪癖; 无视公认的社会习俗,有奇怪、反常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 言语怪异,如离题、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而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 有奇异信念如相信透视力、特异功能和第六感等; 对别人对他的看法漠不关心; 多单独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必需。,以行为和观念奇特、情感冷漠、孤独偏爱、脱离社会及人际关系为特征。,患者,女,22岁,无业,在家。初一

8、时,她学习成绩不错,在学校排名前一二名,还曾代表学校去参加数学竞赛等,虽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独来独往,但对于同学们主动找她玩,她能融入同学跟同学一起玩,初二时家里出了点变故,她从小最疼爱的弟弟突然病逝,这对她打击非常大,由于妹妹无心上学,母亲由此对她就寄予很高期望,就把家里的希望全投入到她的身上。她觉得压力过重,于是,开始变得更孤僻,更寡语,对人冷漠,怕羞,敏感,对同学不搭理,成绩下滑,初三中考只考了个普通高中。 进入高中后,从不主动与同宿舍的同学一起聊天、谈话,只有少数知晓她的情况的初中同学主动来找她聊天,关心她,但她对同学的关心并无做任何反应,同学问一句,她才开口,且话不对题,她虽然坐在同

9、学旁边,但好像是在想其他事,好像她跟同学是两个世界的人。 她终日离群独处,冥思苦想,有时躺在床上蜷缩着一动不动,睁着眼睛盯着一个地方,同学叫也不反应,偶尔交谈亦不能与人合拍。在一段时期里,她突然经常无故旷课,背着书包在校园里瞎逛,还在自言自语,一路痴笑,令人莫明其妙,令人见怕,还在背后戏称她为“怪人”。 关心她的同学曾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教她找一种方式发泄出来,比如跑步,但去到操场,没跑几步,她就停下来不跑了,说是听见另一个声音叫她不要跑。,4强迫性人格障碍,表现为: 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 做事循规蹈矩,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 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做出决定。 有不安全感,反复考虑计划是

10、否得当并核对检查。 拘泥细结,甚至生活小结也要“程序化”。 完成一件工作之后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 对自己要求严格,拘谨吝啬,过于苛求。,是一种以要求严格和追求完美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来访者情况:张某,男,十九岁,待业。 初一后半学期,父亲节约开支给我买了块表,作为奖励。 初二上半学期,我开始害怕将表弄丢了,结果果真在一次早操中将表丢了,我深知父母挣钱不容易,内心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发现,但始终没找到,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也开始下降。” 说到此处,他有些颓丧。这是强迫型人格障碍初始阶段表现出的特征,如在此阶段能及时发现注重自我调整,是能够得到纠正的,但是他

11、没能意识到也不知具体怎么做。 “后来我家添置了沙发,平时我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亲说别坐坏了,以后不准坐在沙发上看书。从此我果真再也不敢坐沙发,后来发展到看见椅子也害怕了。初中我勉强读完,其后一直待业在家,成天为看病四处奔波,父母为此花去了不少钱,我更觉得不好受。 我最苦恼的,还是小便失禁,老想去厕所,但又自觉不该去。越想控制则想去厕所的念头说强烈。尤其是吃饭之后想去厕所,拼命克制自己不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未奏效。如此症状持续了3年,什么事也做不了,真是苦不堪言。,其主要特征为过分的情感用事和寻求他人注意 表现为: 自我戏剧化、做作性。 受暗示性高。 自我中心。 渴望表扬和

12、同情,感情易波动。 寻求刺激。 十分关心自己是否引人注目。 情感易变。 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很难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5.表演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戏剧性人格障碍),【案例】,喻某,女,28岁,工人,已婚。因喜表现自己,感情用事,易激惹入院。 患者于12年之前,不明原因逐渐表现经常模仿戏剧演员的动作,不分场合身着戏装、头扎鲜花、浓抹重彩地打扮自己。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躁甚至打人。与人谈话时,总想让别人夸自己有能力、外貌出众等,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兴与否判断事物的对错和人的好坏,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即使很婉转,也不能接受并仇视别人。患者常到火车站帮助检票、售

13、票。有时对人过分热情,但若别人稍违于他,就与别人吵架,几乎无亲密朋友,近年来经常与人发生纠纷。,6冲动型人格障碍 又称攻击型 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常因点滴小事爆发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不考虑后果。冲动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但不能防止再犯,间歇期正常;,人际关系不稳定,难与人保持持久的人际关系; 情感暴发时轻者争吵、漫骂,重者毁物伤人,有自杀或杀人行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缺乏坚韧性,做事虎头蛇尾,难以长时间坚持工作。,以情感暴发,难以自制的冲动行为为特点,7焦虑型人格障碍,表现为: 持续和泛化的紧张感与忧虑; 认为自己有社交上笨拙,不如别人;

14、在公共场合过分担心被人指责或拒绝; 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回避那些与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职业活动。,以一贯感到紧张、不安全和自卑为特征。,8自恋型人格障碍,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

15、,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书籍推荐内心枷锁,10、边缘型人格障碍,情感脆弱类人格障碍。以情感脆弱、依赖、性情不稳、人际关系紧张、承受压力无能为特点,不定性情感,自残行为,生活层次低,人际关系不稳定,对孤独非常害怕,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如饮酒,滥交、吸毒等来排遣空虚孤独感,一方面非常依赖对方,一方面又总是和亲近的人争吵。一会觉得对方天下第一,一会又把对方说的一钱不值。反复的关系破裂,人际关系中冲突不断 。,9依赖性人格障碍,其特征是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深感自己软弱无助,缺乏主动性,进取心;想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

16、过分需要被人照顾,害怕独处。,自我怀疑,摆脱责任,每时每刻寻找可依赖的人,常在一个亲密关系终结后迫切地寻求另一个关系作为支持和照料的依靠;,害怕被抛弃而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若自己的诸多需求未满足,可能出现抑郁症。,自尊低下,寻求帮助,被抛弃感,人格障碍的诊断 症状标准:内心体验与行为与社会明显偏离,且是广泛的、稳定的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一项:认知偏离、情感偏离、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求偏离、人际关系偏离 严重标准:使人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现18岁以上,至少2年,第一节 概述,(二)治疗,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精神分析治疗 内观治疗 团体治疗 家庭治疗,药物治疗 可以缓解因人格障碍导致或伴随的部分症状。 碳酸锂、心得安-冲动型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抗精神病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出现兴奋躁动时; 抑郁或抗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