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幻灯片:改革开放30年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319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复习幻灯片:改革开放3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专题复习幻灯片:改革开放3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专题复习幻灯片:改革开放3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专题复习幻灯片:改革开放3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专题复习幻灯片:改革开放3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幻灯片:改革开放3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幻灯片:改革开放30年(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30年,专题复习,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回顾和总结即将过去的20世纪时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十七大报告第二部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

2、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2008-02-27 新华网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改革开放30

3、年伟大成就, 广义的改革开放 1、改革: 选修一的九大改革;现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改革等 2、开放: 古代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近代被迫开放等; 狭义的改革开放 1978200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成为复习热点的原因 时政热点:30周年纪念、十七大、历史地位 高考特点:不回避热点,史鉴功能,改革开放专题复习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专题知识的达标度 专题知识的广度 专题知识的深度 专题知识的高度 基础知识与材料运用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经济建设:,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的方针,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专题知识的达标度,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农村人口多,农村关系整个政局的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原先经济体制农民缺乏积

5、极性,农业落后。 (2)最早地区:安徽凤阳小岗村、四川。 (3)特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4)作用:它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内容:核心内容是增强企业活力。 管理体制方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所有制改革方面: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实行以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实行以股份制的现代企业制度。 (2)作用:增强企业的竞

6、争实力,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国有资产大幅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3)改革与发展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三、对外开放:,(一)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1、1980年,先后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1984年,进一步开放连云港、南通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3、1985年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4、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

7、二)格局及特点: 到90年代中期,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原因: 原有的计划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二)过程: 1、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中共十四大: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具体化、系统化。 4、十五大的内容: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内容。 5、2000年底,我国

8、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特点: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衡运行。 2、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第二部分:政治建设 (一)民主政治建设: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2、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强调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体现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3、进一步完善三根本政治制度: 完善人民

9、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十二大,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2)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写近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二)法制建设:,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建设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不断完善社会主

10、义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第三部分:思想理论,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过程: (1)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邓小平理论成熟,形成完整体系。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2、内容: (1)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是解放生

11、产力;计划与市场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4)外交思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扩大对外开放。,3、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现代化的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例1: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1、战略地位: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直接影响中国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直接影响社会发展 ; 2、历史原因:人民公

12、社化体制压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 3、现实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安徽等地农民已经成功地自发实行了包干到户实验。,专题知识的深度:重点和难点突破,例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何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 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影响不同,专题知识的深度:重点和难点突破,例3: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和分配制度上的弊端 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一般一乡一社,有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13、,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办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极大的破坏。到1978年仍有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过于平均,专题知识的深度:重点和难点突破,乡村新曲,例4:为什么要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上:,高度集中,单一的公有制,平均主义,专题知识的深度:重点和难点突破,例5: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从1985年开始,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2、第二阶段从1992年开始,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

14、要内容,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专题知识的深度:重点和难点突破,专题知识的深度:例5 国有企业改革,例6: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1、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一系列环节;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专题知识的深度:重点和难点突破,建立: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特征:高度集中,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积极作用:在共和国早期,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国家重点建设,促进“一五计划”超额完

15、成,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的基本需求,发挥过重要作用。,消极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都由中央统一制定,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严重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例7: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十二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提出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进一步提出要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十三提出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

16、的,党的上述一系列决策反映了怎样的特点?,始终在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步子不大,不能跨越计划为主的框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 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计划与市场等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积极作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消极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四、专题知识的深度:例8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建立,特征,作用,积极,消极,一五计划末期,21世纪初,行政手段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调节资源的配置,促使“一五”计划 超额完成,高度集中,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专题知识的深度:例8市场经济体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盲目的,容易引起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