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的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5805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纳的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归纳的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归纳的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归纳的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归纳的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归纳的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纳的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文言文总复习,实 词 篇,【命题透视】,文言实词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这一精神,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近几年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通假几个考点上面;命题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具体释义、单项选择和判断正误;有些题虽然表面上考翻译,实际上是考查对于几个关

2、键的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查。,【命题透视】,【考点梳理】,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 来理解词义。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应重点注意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通假。表示了准确的意义,但未出现的字是本字,代替本字出现的即是通假字。古字通假现象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用形声字的声旁代替形声字本身。如“满_坐_寂然,无敢哗者”,“坐”通“座”;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食之本能尽其材”,“材”通“才”;声旁相同

3、的形声字相互替代。如“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二是古今异义现象 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实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 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 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 词义转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 词义交叉。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

4、较适合文意。,古今异义的单音词集录,去(距离。日始出时去人近离开。一狼径去) 汤(热水,开水。日中如探汤) 郭(外城。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寻(不久。未果,寻病终。) 走(跑。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忠之属也) 狱(案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鄙(边邑,边境。蜀之鄙有二僧。) 再(第二次。再而衰,三而竭) 向(过去的,以前的。向为身死而不受) 池(护城河。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但(只。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曾(乃,竟。曾不若孀妻弱子) 谢(道歉。长跪而谢) 借(即使,假设。借第令勿斩) 比(等到。比至陈) 间(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控(拉开。将军角弓不得

5、控) 委(抛弃,舍弃。弃。之于地。) 发(打开,开启。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举(推荐,选用。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征(征兆,迹象。征于色,发于声) 或(有人/某时/ 或者 ),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集录,绝境(与世隔绝之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交通(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妻子(妻子和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无论(不要说,不用说。无论魏晋) 前途(前面的路程。天明登前途) 所以(的方法,的原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会计(聚会商议。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往往(处处,到处。卒中往往语) 经纶(筹划 治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

6、或他的成员。古意:父母兄弟至亲骨肉。亲戚畔之),痛恨(痛心和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开张(扩大,不闭塞。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以为(把作为。以虫蚁为兽) 可以(可以凭借。可以一战) 明年(今年的下一年,第二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几何(多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南极(从南面到达某地。南极潇湘,北通巫峡) 排空(冲向天空。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是一词多义现象。一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在古今语言中,一词多义

7、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多义现象更为明显,有些多义词常用的义项往往多达五六个甚至十几个。然而无论多少,在一个句子里某词的具体含义只能是确定的一项。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并能根据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意义,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对于这些词的辨析,首先要把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本义,即最初的意义;引申义,包括比喻义、假借义等,指词语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渐引申出一些新的意义。其次,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揣摩同一词语表示的不同意思。再次,还要结合古人的语言习惯分析词语的意义。,初中常见文言一词多义集录,安 (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 如:风雨不动安

8、如山 (3)疑问代词 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动词 养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比 (1)动词 挨着 对着 天涯若比邻 (2)动词 比作 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 相比 曹操比于袁绍 兵 (1)士兵 军队 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 武器 兵革非不尖利也,池 (1)名词,古代 护城河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名词水池 墨池记 出 (1)动词,出现、露出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动词出去、出来 如:不复出焉 (3)动词 拿出 如:皆出酒食 (4)动词产生 如:江山代有才人出(6)作名词 殚其地之出 生产的东西 处(ch)(1) 名词 地方 几处早莺争暖树 (

9、2)名词 时候 时间 乡书何处达(3) ch 动词 处在 处江湖之远 次 (1)名词, 层次 不可计其层次矣 (2)动词 ,编次、编排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3)动词,驻扎、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次北固山下 从 (1)动词,跟从,跟随 择其善者而从之 (2)动词,依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 来从楚国游 (4)形容词,从容,道 (1)动词 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名词 道路 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 道德 伐无道,诛暴秦 (4)名词 规则 正确的方法 以谘诹善道 (5)名词 学问 即加冠,益幕圣贤之道 (6)名词,道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得 (1)动词,

10、得到 既出,得其船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动词,达到 (3)动词 ,能够,可以 余因得遍观群书 (4)通“德”动词 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发 (1)名词,头发 可怜白发生 (2)动词 出发 朝发白帝,暮至江陵(3)动词 发出 野芳发而幽香 (4)动词 征发、征派 发闾左谪戍鱼阳 (5)起,被任用 舜发于畎亩之中 负 (1)动词,背负 负者歌于途 (2)动词 依靠,依附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感 (1)动词 感动 帝感其诚 (2)动词 伤感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动词 感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臣不胜受恩感激 观 (1)名词 景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动词,观看,观赏

11、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动词 阅读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四是词类活用现象,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一狼洞其中 打洞 妇抚儿乳 喂奶 名之者谁 命名 公将鼓之 击鼓 置人所罾鱼腹中 用网捕 狼不敢前 上前 愿为市鞍马 买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名词作状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装土石),表示运输的工具。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狐鸣呼曰 孔子东游 乃丹书帛曰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亮躬耕于陇亩 亲

12、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诚良的人。 温故而知新 旧的知识 新的知识 择其善者而从之 优点 长处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固的盔甲 锐利的武器 百废具兴 废弃的事情 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作奸犯科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远”意为亲近,疏远。 京中有善口技者 擅长 善于 恢弘志士志气 发扬光大 动词活用为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猛浪若奔 奔跑的马 屠惧,投以骨 屠户 意动用法。某些名词、形容词带了宾语,语意含有“以为”,“认为是 A.名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

13、 例: 父利其然也 。利:原为名词,现做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这样是有利的”,B.形容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特点。 例:不耻下问 认为是耻辱 一览众山小 认为都是渺小的 固以怪之矣 认为这样很怪异 使动用法 A.动词的使动用法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使恼怒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无案牍之劳形 使劳累,典型例析,例1(2004年福州市)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是马也( ) 食马者( ) 策之不以其道(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剖析此题以解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把握,常放在文言文阅读中进行。因此,解答此题,分析具体语言环境

14、,对所在文段进行整体翻译是前提和关键。题中的“是”当“这” 讲;题中的“食”字是个通假字,同“饲”,是“喂养”的意思;题中的“策”字属词类活用现象,“策”本为名词,在此用作动词,意为“鞭打(驱使)”题中的“或”与今义有所不同,在句中当“有时”讲。,典型例析,例2 (2004年河池市)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一男附书至 B. 度已失期 关山度若飞 C. 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宾客大宴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又何间焉 剖析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一般地说,一词的各个义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一个句子中,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项中

15、的哪个意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强力。A项中“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的“书”是“书写”的意思;“一男附书至”的“书”是“书信”的意思。B项中“度已失期”的“度”是“估计”的意思;“关山度若飞” 中的“度”是“度越”的意思。D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间”是“暗中”的意思;“又何间焉”的“间”是“参与”的意思。D项中中的两个“会”均为“恰逢”的意思,故答案为C。,例3 (2004年大连市)“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法令,制度;方法,做法;效法,仿效;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只写序号)。 剖析这道试题很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的评价要求。此题的文本材料为课外文言文。解答此题时,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分析“法”在句中的意义为四个义项的哪一个义项,很显然“效法,仿效”在句中能够讲得通,正确答案应为。,典型例析,例4 (2002年四川广安)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是( ) A不耻下问(以为耻) B尔安敢轻吾射(轻视) C必先苦其心志(苦恼) D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 剖析本题考查了对文言实词词类活用掌握的程度。一个词是否活用,单看这个词是看不出来的,要分析该词和前后词的关系,和上下文的关系,在确定该词是哪一类活用后,再用活用后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翻译一遍,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