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854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

2、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

3、警焉。 (选自居士集)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逾远而弥存也 弥:久长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华:茂盛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而散亡磨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D亦因以自警焉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1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修于身者,无所不获:只要修于身,就能施于事,见于言。B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建立个人功业,往往受社会环境条件的限制。C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行文传世,往

4、往受到个人天赋能力的限制。D今之学者,皆可悲也:以竭尽文辞技艺求不朽,悲哀在于其舍本逐末。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15完成下面两题。(8分)(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

5、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译: 。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译: 。11D 12A 13A 14C 15颜渊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树立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此文给你。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人被归类为“人”,他们活着的时候虽然有所不同,但死后却都一样,完全归于腐烂败坏消灭净尽罢了。但是在芸芸众生之中存在着(一些)圣贤,(他们)固然也是生死在这里面,但独特地和草木鸟兽不同,即使死了却能永垂不朽,超越久远的时空而更加凸显他们的存在。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贤,就在于他们能修养

6、自己,施展在事功上,表现在文字言辞上,这是这三种人之所以能长存不朽的原因啊能修养自己,一定能有所成就;施展在事功上,有时可以实现,有时不能实现;要表现在文字言辞上,(须看才分)有时可以做到,有时不能做到。施展在事功上,不表现在文字言辞上是可以的。从诗、书、史记所记载的来看,难道建立事功者一定都要是能著书立说的人吗?修养个人操守,不施展在事功之上,不表现在文字言辞上,也是可以的。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在政事上建立功业的啊,有能著书立说的啊。像颜回这样的人,在偏僻的巷子里弯曲着臂膀,饥肠辘辘地躺着罢了,他和人相处时,整天沉默,像愚笨的人。然而从当时起,孔门众弟子都推崇、尊重他,认为(自己)不敢奢望赶上

7、他。就是后世千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胜过他的。颜回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本来就不需要等到施展在事功上,更何况著书立说呢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发现当中所列举的,从上古三代、秦汉以来,著书立说的,多的写了一百多篇,少的也有三四十篇,这样的人数不胜数;但是都几乎散佚消亡殆尽,一百篇当中,不过一、二篇还保存着罢了。我私下里悲叹这些人,(他们的)文采辞章很华丽呀,言语韵律很工整呀,(但)都无异于草木的繁华随风飘去,鸟兽悦耳的鸣叫掠过耳边。当他们(为此)竭尽心力时,又与世人为生活苦心钻营,忙忙碌碌有什么分别呢?但是很快地就死了,虽然有早有迟,但是最后都和草木、鸟兽、庸人一样全部归结为消失灭亡。像“立言”不可以倚仗到这个地步啊!现在的读书人,没有不羡慕古代圣贤的不朽的,因而一辈子勤奋地在文字之间穷尽心力,都是可悲啊东阳徐生,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渐渐地在人前获得称赞。学成后,又和诸多读书人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此声名鹊起。你的文字辞章日渐进步,好像泉水涌出山涧一样。(不过)我希望挫一挫你的锐气,勉励你的思想啊,因此在你南归之时,把这些话告诉你。然而我自己本来也喜爱写文章,也据此来自我警示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