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0543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煤矿二0一四年矿井防灭火设计矿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副总工程师:调 度 室:安全检查科: 生产技术科:审 核:编 制:日 期:审批意见:一、 矿井概况目前,矿井有1个回采工作面即11051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综合低位放顶煤采煤法;2个煤巷综掘工作面即2501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120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3个炮掘工作面即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矿井于2011年7月28日取煤5层煤样,经煤尘爆炸性鉴定,其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80,煤尘具有爆炸性。矿井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28天,矿井于2011年7月28日取煤

2、5层煤样,经煤自燃倾向性鉴定,其检验报告结论为: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煤的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32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1m3/min,鉴定结果矿井属瓦斯矿井。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目前矿井总进风量3157m3/min,总回风量3267m3/min,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其它各用风地点均为全风压通风。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有效抑制煤炭自燃发火,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特编制本年度矿井防灭火设计。二、2014年我矿防

3、灭火重点区域1、目前矿井回采的11051工作面和准备回采的1201工作面及采空区;2、其它巷道自燃发火区;3、地面煤场及矸石山煤炭自燃发火区;4、机电硐室及外部火灾;三、2014年主要防灭火措施2013年主要采取的防灭火措施:预测预报、注氮防灭火、灌浆注胶防灭火、均压通风防灭火等措施。1、预测预报主要采取的预测预报方法有安全监测、束管监测、人工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以CO气体为早期预测预报的主要气体,以CO、耗氧量为判断自然发火阶段和程度的标志性气体,辅以空气温度指标和空气气味、水雾等表象类特征对火灾进行预测预报。(1)安全监测系统:矿井安装有KJ90NA型安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为自然发火

4、监测的辅助系统,利用该系统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井下观测点的观测内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监测点布置A)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布置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帮,安设CH4传感器;B)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在回风巷距离巷口10m处,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H4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数据用于防灭火预测预报;C)综采工作面运输巷:布置在有皮带的运输巷的回风侧机头或机尾处,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运输巷胶带运输机着火的防灭火预测预报;D)掘进工作面:在每个掘进工作面的回风流安装一台CO传感器,主要用于掘进工作面的防灭火预测预报;E

5、)风井总回和采区回风巷:在风井总回和采区回风巷各安装一台CO传感器,主要用于矿井的防灭火预测预报;监测方法系统每5分钟自动巡回监测一次,每1小时将监测数据的拟合值读入报表,每天生成一份报表,并逐日上报生产技术科、通灭副总、矿总工程师、矿长审阅,结合束管检测、人工检测、取样分析等综合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束管监测系统:矿井安装有KSS-2100型束管监测系统,以该系统为自然发火监测的主要手段,对井下空气中的O2、CO、CO2、N2、CH4、C2H2、C2H4、C2H6等气体含量进行定时巡回监测,并具有历史数据记录、历史曲线分析和报表打印功能。监测点布置A)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布置三个测点,位于回

6、风巷采空区距切顶线0m处,采用束管埋管,交替前移。B)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布置一个测点,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帮。C)综采工作面回风流:布置二个测点,分别位于工作面上口向外10m处、回风巷口向里70m处。监测方法正常情况下,每天监测1次,发现CO连续升高,每班监测2次。并将监测结果打印成报表,并结合人工检测数据,将连续15天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变化曲线图后逐日上报通灭队、生产技术科、通风副总、矿总工程师审阅,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3)人工检测:测点布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条规定: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根据矿井防灭火

7、的需要,在以上地点重点检查、温度,每班检测2次,如果任何一处CO和温度异常,可随时根据变化情况设置测点,且增加每班观测次数。检测手段和方法 用多种气体检测器、便携式CO报警仪,检测测点的CO、O2浓度;用红外温度测定仪测定煤体表面温度。具体由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测。正常情况下每班检查2次,与其他监测手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发火危险性。()采样分析测点布置:井下所有密闭、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检测手段和方法用多种气体检测器、便携式CO报警仪,检测测点的CO、O2浓度;用红外温度测定仪测定密闭墙表面温度。具体由防灭火检查员负责检测并进行每周一次采样分析;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

8、风流由瓦斯检查员负责每天进行采样分析;以上气样由监测中心站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逐日上报通灭队、生产技术科、通风副总、矿总工程师审阅,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注氮防灭火()注氮工艺在工业场地建有2套吸附制氮设备的制氮站,正常时一套工作,一套备用。工作面注氮方法为预先埋管注氮,即采空区埋管出氮口伸入采空区切顶线以内30米的位置,端头2米为打眼花管。地面制氮设备必须保证氮气产量4003/;产氮纯度97,供气压力0.5MPa。()采空区注氮量的确定采空区防火注氮量确定原则:采空区氧化带氧气浓度不大于5,工作面回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不小于19。若采空区中CO浓度较高50ppm或者工作面下隅角CO

9、浓度超限,或出现高温、异味等自燃征兆,都应加大注氮量。若发现工作面下隅角氧气浓度降低,应减小注氮量。()注氮条件采煤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采用持续开放式注氮的措施。()由通灭队日常安排人员对注氮埋管全面进行认真检查,确保管路正常使用,确保采空区埋管出氮口进入采空区30米。()对工作面的输氮管路进行全面的通气实验,发现问题及时维护,确保管路严密不漏气,控制闸阀可靠;工作面埋管采用塑料管时,必须保证管路平、顺、直,避免管路折曲而影响注氮。()注氮期间,束管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各传感器在原来的位置不变,且悬挂位置符合相关规定。()注氮期间一台制氮机组运转,要求制备的氮气浓度在97%以上,输氮压力在0.

10、5Mpa以上,流量不低于400m3/h。()制氮机房安排专职维修人员在注氮期间值班。()注氮期间通灭队做好各种记录,技术人员认真分析、研究各类检测、监测数据,寻找规律,总结经验。每天检测、监测数据以日报送矿总工程师审阅。、灌浆注胶防灭火在工业场地已建成灌浆站,有贮土场、储水池、供电设备,井下敷设一套灌浆注胶管路。该系统可做为采煤工作面防灭火的重要手段。()灌浆注胶工艺工作面灌浆方法为预先埋管灌浆,即采空区埋管出浆口伸入采空区切顶线以内30米的位置,端头2米为打眼花管灌注泥浆:在地面灌浆站,根据计划注浆的流量和浓度调整水量;通水一段时间后使用装载机(推土机)把砂土从土场加入到定量送料机料箱内,定

11、量送料机会按已设定的输送量把砂土均匀送上输送机,输送机把砂土送入制浆机;水也在制浆机的进料口位置加入,制浆机把水与砂土混合、搅拌制成均匀浓度浆液,并将浆液中大于8mm的颗粒滤出;浆液自流进入滤浆机,滤浆机将浆液中大于3mm的颗粒过滤出来,以免将输浆管路沉淀堵塞;合格浆液自流进入缓冲池,由渣浆泵(泥浆泵)送至井下注浆地点。灌注凝胶:将注胶泵打运至井下现场(即需要注胶地点),然后在巷道内布置施工注胶钻孔,同时在施工的注胶孔内插入钢管进行插管注凝胶。4、均压通风防灭火:(1)适用条件井下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中的CO浓度超过0.0024且呈上升趋势,温度升高或工作面发现其他发火征兆时,也可采取均压防灭

12、火方法。(2)采用方法及原理均压防灭火有调节风窗调压、局扇调压、风窗局扇调压等方法。在进行风窗局扇联合降压调节时,通灭队必须在回风巷设置好两道调节风门,在运输巷安装好局部通风机,按照风量分配方案进行风量调节,确保工作面风流的压能比原来有所降低。通灭队必须保证风、机两巷的风门闭锁完好,均压风机必须设专职风机工进行看管,执行专用开关及专用线路并挂牌管理。(3)注意事项在均压通风实行后,通灭队测风员必须每天对工作面风量进行测定,均压风门的完好性和风量每天随瓦斯日报表上报矿总工程师。当均压风机停转后,风机看管人员应立即电话通知调度室,并立即打开风门,专职瓦检员检查气体浓度,若CH41%,CO21.5%

13、或CO0.0024%或O218%时,必须按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的灾害事故撤人路线进行撤人断电。工作面实行均压防灭火时,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四、管理措施(1)采煤工作面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尽量减少顶煤,浮煤必须清理干净,提高回采率,减少采空区遗煤。对自燃煤层的采空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止漏风的措施,与采空区相连通的地表裂隙应及时进行充填,以减少地面裂隙漏风,防止井下自燃发火,一般裂缝采用人工充填,充填工作由通灭队指派专职人员进行,放假期间安排山缝充填工照常作业,如遇特殊情况,通灭队可临时加派人员协助进行此项工作;生产技术科应加强山缝充填质量的日常检查,对充填不合格的山缝督促重新充填。回采工作面

14、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封闭采空区,封闭的密闭、防火墙质量必须符合质量标准,每周对密闭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密闭内、外气体浓度、密闭质量、内外压差等。在采煤工作面安装和回收时必须编制专项防灭火措施并严格落实。(2)掘进工作面防灭火措施所有掘进巷道安排巡回瓦检员每班不少于两次到迎头检查气体浓度和温度,并查看巷道内其他情况,如果发现CO浓度大于0.0024%或有温度异常、巷道顶帮有挂红、挂汗、煤油味等发火征兆时,必须立即撤离,及时汇报生产技术科、调度室以及有关领导进行处理。(3)机电硐室及外部火灾防灭火措施、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井下严禁使用灯炮取暖和使用电炉。、地

15、面储煤场及产品仓周围应避免不同粒度和品种的煤炭混堆,堆煤必须避开地面建筑物及其支撑桁架以及地沟检查井,严防煤炭自燃损害建筑物。产品仓的存煤每月必须至少放空一次,每班放煤时必须对前后放煤口交替(或同时)放煤,严禁只放前仓口或后仓口,否则仓内积煤时间过长会发生自燃。地面堆煤着火时,必须将着火煤及时隔离(或运出),然后用消防水熄灭。、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压耦合器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应在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确定,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沙、布头和纸等,必须有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沙、布头和纸也必须存放在盖严的桶内,并由专人负责送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硐室内的电器设备必须符合“MA”标志,电器设备的电线接头要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井下电器设备严禁私自拆卸,若必须要拆卸检修时,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