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卫发〔2004〕363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099541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卫发〔2004〕363号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卫发〔2004〕363号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卫发〔2004〕363号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卫发〔2004〕363号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卫发〔2004〕363号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卫发〔2004〕363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卫发〔2004〕363号(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卫发2004363号关于印发20042005年冬春季浙江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流感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市卫生局,省疾控制中心,省级医疗单位:现将20042005年冬春季浙江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流感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各地实际贯彻执行。 二OO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1 20042005年冬春季浙江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流感防治工作方案 为防止今冬明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疫情反复,预防人禽流感疫情和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依据20042005年冬春季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流感防治工作方案和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与原则 (一)任

2、务与目标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进一步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和监测网络报告,提高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部门间协调,及时沟通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非典疫情蔓延,防止非典和人禽流感疫情及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 二、监测与报告 (一)病例诊断及报告 2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机构、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要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方案要求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的非典病例,必须并按照浙江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浙卫发2003293号)规定的报告内容

3、、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卫发电200414号),及时发现疑似或实验室确诊的人禽流感病例,必须并按照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流行性感冒病例或暴发疫情,必须按照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方案(浙卫发2003382号)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4、.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非典预警病例和人禽流感预警病例监测病例定义的,按照卫生部发布

4、的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卫办疾控发200493号)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 3 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二)首例病例的判定。1、.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分别成立由呼吸内科、传染病、流行病和病原微生物检验等相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的非典、人禽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专家诊断小组。2、.省卫生厅在接到省内首例疑似非典和疑似人禽流感病例报告后,应于12小时内派出省级专家组进行判定。地级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市(地)辖区内首例疑似非典和疑似人禽流感病例报告后,应于6小时内派出市(地)级专家组进行判定。 3、.我省首例、散发或感染来源不明的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非典病例,

5、所有人禽流感疑似或实验室确诊病例,均由省级专家组进行诊断、判定,其标本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并由国家级专家组作核实诊断,标本由国家参比实验室进行复核、确认。 (三)监测 l、.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本方案要求, 4 负责做好辖区范围内的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技术指导和考核工作。 2、.发生疑似或确认的动物禽流感疫情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及相关医疗卫生人员,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并在发生禽

6、流感疫情的县(市、区),按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对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监测。 3、.省儿童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宁波第一医院、宁波市妇儿医院、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州市南浔人民医院等监测哨点的医疗机构和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严格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要求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根据卫生部要求,新增永康市为监测哨点,根据统一要求开展监测。 4、.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人异常增加时,要及时按要求进行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处理。 三、预防与控制 (一)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 5 。 卫生

7、行政部门要组织面向社会公众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SARS、流感和禽流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大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鼓励群众自觉报告疾病、举报疫情和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流行病学调查与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非典和人禽流感预警病例报告,以及非典和人禽流感疫情,以及非典和人禽流感预警病例报告后,应立即按卫生部下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和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机构要协助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判定、追踪调查非典病

8、例的密切接触者,并进行隔离医学观察14天(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一般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必要时集中观察。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判定,并自最后接触病、死禽或病例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7天。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非典和人禽流感预警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登记,告知其自我隔离并每天自行测量 6 体温,一旦有发热、呼吸道症状,及时报告。 5、.对各市报告的首例、散发或感染来源不明的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非典病例和所有疑似或实验室确诊人禽流感病例。省级专家组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要立即组织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追溯可

9、能的感染来源,开展可能的暴露因素、传播途径及环境污染、动物宿主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三)病例的隔离和、管理。 各地要进一步明确非典和人禽流感病例收治的定点医院,就地集中隔离治疗病人,对所有疑似病人要立即送指定医院或病区隔离治疗。疑似病例之间及与临床诊断病例应分开隔离。 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对非典、人禽流感预警病例,应立即在感染性疾病科进行隔离治疗,直至明确排除非典、人禽流感及其它需要隔离的传染病。 (四)疫点消毒处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对非典和人禽流感疫点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工作参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消毒技术方案和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执行。 7 (五)实验室检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和

10、医务人员严格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检测工作程序(暂行)(卫科教发2004322号)和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要求的生物安全条件,对非典、人禽流感病例和非典、人禽流感预警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包装、运送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并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的要求将有关原始标本或阳性分离物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国家参比实验室进一步复核、确认。 (六)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捕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在动物禽流感疫区进行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等职业暴露人员,应严格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进行个人防护。 从事非典、人禽流感病例和非典、人禽流感预警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的疾病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

11、做好个人防护。 (七)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按照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我省可根据流感流行的高峰季节或对疫情监测结果的分析预测,在流感流行高峰前l2个月,遵循自愿的原 8 则,推荐重点人群,例如65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等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此类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和感染流感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降低流感相关疾病的住院率、死亡率。 对动物禽流感疫情地区的病、死禽密切接触者及现场处理疫情的工作人员,可应急接种本流行季节的流感疫苗,也可在省卫生厅的组织下,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包括金刚乙胺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

12、八)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1 I、.加强医务人员防护,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发生。 各级医疗机构要对照卫生部颁布的非典、禽流感防治的有关工作规范,查找薄弱环节和隐患,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要求,参考WHO关于甲型流感医院内感染控制指南(暂行)采取严格的以传染源隔离、病区消毒、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为主的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综合性措施,杜绝非典和人禽流感的医院内感染。 2、.加强对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和家禽暴露人群的防治工 9 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对大众的健康宣传教育,禁止宰杀、烹饪、销售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和病禽,提

13、倡文明的饮食习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不良的环境卫生状况。同时加强对饲养、贩卖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和禽流感患病动物暴露人群的健康状况监测。3.加强流动人口的防治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要重点做好应对非典、人禽流感疫情和流感暴发的准备工作,防止疫情通过流动人口扩散。各地要注意改善农民工的住宿条件,加强健康教育,提供便利,使农民工有病能及时就医。 4、.加强农村地区的防治工作。 各地要建立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中心,以县级医院、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的非典和人禽流感疫情监测报告体系、尤其是加强出现动物禽流感的农

14、村地区的健康教育宣传教育和家禽暴露人员的管理和疾病监测工作,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九)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机构单位及相关研究科研机构单位要完善有关生物安 10 全规章制度和相关机构的建设,配备必要的人员,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使生物安全管理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2、.开展非典、禽流感病毒检测工作的实验室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332002)微生物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三级实验室(P3)的要求,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凡未经批准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非典、禽流感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等相关活动。 3、.各医疗机构要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要加强对内设检验科和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对于医疗机构中病原微生物比较集中的区域和密切接触病原微生物的部门,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