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62215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第一节 人口分布 第二节 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 第三节 人口的城市化,第一节 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的基本概念 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 人口再分布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扩散型的人口再分布; 二是内聚型人口再分布,二、人口分布的测量 1人口密度和人均可耕地面积 人口密度是指某一时点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DP/A=人口总数/总面积 单位为:人/平方公里 人口经济密度是指一地区的人口规模与支持它的经济条件之间的对比关系。 人均可耕地面积=可耕地面积/人口总数,2人口集中系数 人口集中系数反映人口相对于土地的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 3城市化指标

2、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某地区城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数,三、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首先,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决定了人口分布的基本轮廓。 第二,任何一种人口分布都是历史积淀的结果。 第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人口分布。 第四,人口过程的方方面面影响人口分布。 第五,社会、文化和制度因素综合性地影响人口分布。 第六,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人口分布。,第二节 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 首先,世界人口分布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人口密度不断增长。 第二,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稠密地区和人烟稀少地区并存。 第三,人口的城乡分布是当今世界最基本的人口分布类型。

3、,二、中国人口分布 首先,中国人口密度高,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 第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人口高度集中于东南部地区。 第三,中国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第三节 人口的城市化,一、城市和城市化 所谓城市(urban)是一个由非农业活动人口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人口聚集地。 城市具有的特征: 第一,城市具有相对庞大的人口规模。 第二,城市中具有大量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 第三,城市是多功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的聚集地。 第四,城市多是行政中心。,二、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城市的原始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是11、12和13世纪,城市规模和数量增加 。 第三阶段是城

4、市革命阶段,始于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工业革命。,三、全球的城市化状况 第一,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历了人口城市化的普遍过程,进入20世纪这一过程更为明显。 第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距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二元结构。 第三,特大城市发展迅速。,四、中国的城市化状况 第一,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阶段是1840一1949年的早期城市化,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第二阶段是19491979年,具有国家直接参与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第三阶段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第二,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 1存在着城市自身扩展和吸纳能力增长的过程和农村自身城市化过程的

5、同向发展。 2城市结构严重失衡。(大城市及其特大城市与小城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 3城市化发展受到政府行政影响,户籍制度影响到城市化进程。 4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5 近年来的城市化依赖于非农化过程和行政区域的改变,这两方面是引发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方面。,第三,中国城市化道路具有多种模式,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更加多样化。 从城市化的发展动力看,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可有三种: 一是注入式城市发展模式 二是自发式的城市发展模式 三是混合式的城市发展模式 第四,如何选择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呢? 1中西部发展观。2小城镇发展观。3大城市发展观 。 4中等城市发展观。5大

6、中小城市并举的多元发展观。,五、城市化理论,(一)城市化的动力 首先,人口增长压力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本质力量。 第二,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 第三,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因果。 第四,科学技术是城市化得以延续的内在力量。,(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 首先,城市化本身是一个过程 。 第二,城乡差别具有普遍性。 第三,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市对于社会变迁具有主导性影响。,(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模式 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 20世纪50年代初,刘易斯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认为农业存在着的大量零值劳动人口是

7、城市化的动力。,2费拉尼斯模式 费拉尼斯模式是建立在对刘易斯模式的修正和补充基础上的,因此也被称为“刘费拉尼斯模式”。 他们认为从农业到工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表现为传统农业部门出现大量的显性失业人口,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 第二阶段是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升高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随着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迁移,导致农业部门已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边际劳动生产逐渐高于制度工资。,3托达罗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模式 他就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了以下的假设 : 1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率与就业概率成正相关 2农村劳动力依据自己对城市就业机会的了解而作出迁移的决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就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市传统部门”;第二阶段是现代工业部门。 4农村劳动力决定移入城市的因素有三个: 一是人们对城乡间“预期收入”的期望; 二是城市就业的可能性; 三是城市人口自身的自然增长的状况。,(四)城市社会学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20世纪20、30年代 芝加哥学派 沃思 20世纪60年代加尔亨对老鼠在拥挤状况下的行为实验 (五)城市政治学 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革命。 他分析了三种力量:游民无产阶级、工业工人和中产阶级知识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