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上传人:圣*** 文档编号:88051309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1)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年第一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项目编号:DB2018-1-04(2)江西省地方标准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由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和湾里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共同提出,南昌莼菜农业有限公司、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莼园农业有限公司、赣州莼菜园农业专业合作社、莲花县莼菜园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起草。2主要工作过程自2013年开始,项目组即已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社富乡五龙村的莲花塘发现大面积野生莼菜,并通过迁地保护的形式,采集野生种质资源进行繁育。2015年项目组又在鹰潭龙虎山景区龙虎山镇西源村发现优良野生莼

2、菜种质资源,同样以迁地保护为目的采集了野生种质资源进行大面积的繁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5年7月10日,经项目组生产的莼菜经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了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016年通过江西省科技厅立项了江西省星火计划项目“野生莼菜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后,项目组即开始了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的准备工作,在前期的莼菜生产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莼菜的产地环境条件、选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杂草清除、采收与保存等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探索,旨在将莼菜的生产技术标准化,为整个江西的莼菜生产产业提供科学方法,以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江西省野生莼菜种质资源。2016年3月底,江西省被农

3、业部列为首个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为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江西省以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为抓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样板。“十大行动”为:绿色生态产业标准化建设行动、“三品一标”农产品推进行动、绿色生态品牌建设行动、化肥零增长行动、农药零增长行动、养殖污染防治行动、农田残膜污染治理行动、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行动、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农业资源保护行动等。项目组积极响应江西省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样板十大行为,加快申报莼菜生产技术规程,为江西省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工作助力。另外,全省莼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满足全省蔬菜种植户

4、对莼菜生产技术的需求,项目组将莼菜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作为当务之急,因此积极向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和省农业厅申报标准立项,已列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年省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计划。3.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承担的工作本标准起草人何梅负责标准技术总体方案的制订、试验设计及研究、试验结果的总结、标准的执笔起草等,涂华、胡玉安、李田、邱凤英、邓绍勇等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技术总体方案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莼菜种植基地的选址、种苗的选择定植、莼菜田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莼菜认证等工作。本标准是该项目成果的重要体现。二标准的编制原则、主要内容(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5、等)、论据(含试验、统计数据)及修订标准时的新旧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对比情况(一)标准的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严格按照标准的编制原则进行,充分研究了莼菜生产技术需协调统一的各事物和概念,维持莼菜生长生态环境的系统稳定性,力求在莼菜生产过程中从圃地选择、种苗选择、种植时间、种植方式、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直到采收保存等工作的科学合理、全面成套和划分明确。(二)主要内容1技术指标、参数和性能要求于适宜的时间选择适宜的产地环境条件,尤其是要保证水质清澈无污染,采用江西省本土的莼菜种源,采用优质母株的茎段(2-3节的甸根状茎或水中茎)或营养芽进行插苗生产,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水位(春季萌发阶段或移栽初期,水位控

6、制在1030cm;生长阶段水位控制在4070cm;夏季高温期间,水位可适当提高,但不要超过100cm;休眠阶段,水位控制在2030cm,入冬后11月下旬-翌年2月,水位适当加深至5060cm)、种植密度(采用条栽,种茎每行单根顺长排列、首尾相接,条栽的行距为1m-2m;采用穴栽,行距为1m-2m,株距0.2-0.4m)及腐熟的有机肥(鸡粪或茶饼肥)进行种植,种植后日常管理要及时,尤其是对腐株病株清除、有害生物的防治以及水质的保持方面,水质的好坏是影响莼菜质量的关键,需重点把握。莼菜的种植时间一般在开春的3-5月份进行,栽植当年的7月上中旬,既可少量采收。次年春季,在4-6月采收,为春莼菜,9-

7、10月,又复采收,为秋莼菜。每隔5-10天采摘一次。一般可连续采收3-4年。按照此方法当年种植的莼菜可生产莼菜300kg/亩。次年开始,亩产量可达600-1000kg。2试验方法(1)种苗种植后生长观测方法:从种苗种植日开始,定期对种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对已生根成活的种苗进行茎伸长量、直径及种苗生长节律等的观测。(2)抽样方法:采用双随机法进行抽样。即以整个试验地为抽样对象,对莼菜种植圃内莼菜进行抽样,抽样个数4个以上,每样抽测50株以上的样株。(3)成活率调查:成活率根据样地中成活数占种植数的比例计算(=成活数/种植数100%)。(4)生长量调查:按抽样方法确定的调查株,测定其茎长、茎粗、

8、根系等指标;同时,根据样方面积和株数,推算单位面积的苗量。3检验规则对种苗生产的莼菜进行成批检验,检验工作限在原苗圃进行,莼菜检验允许范围为同一批莼菜中生产的不合格数量不得超过5%,检验结果超过5%应进行复验,并以复验结果为准,检验结束后,填写莼菜质量检验合格证书。(三)论据1生物、生态学特性试验观测结果项目组系统地开展了莼菜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观测,基本了解了莼菜嫩梢新芽形成时期及过程,了解了嫩芽从抽出到完全展开至老化的全过程,了解莼菜花从花芽分化至脱落过程。莼菜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性喜温暖,适宜于清水池生长。由地下匍匐茎萌发须根和叶片,并发出4-6个分枝,形成丛生状水中茎,再生分枝。深绿色

9、椭圆形叶子互生,长约6-10cm,每节1-2片,浮生在水面或潜在水中,嫩茎和叶背有胶状透明物质。夏季抽生花茎,开暗红色小花。2莼菜生产技术的建立(1)莼菜种苗的采集和种植方法以江西省本土莼菜为母本,选作种茎的母株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胶质丰富,以地下甸根状茎作种茎,选用白色粗壮的茎段,每段不少于2-3节;以水中茎做种茎的,选用粗壮、老龄、色泽绿、带须根的茎段, 每段不少于2-3节;以越冬休眠芽繁殖的选饱满的营养芽。茎段扦插宜在3月下旬-5月上旬植株萌芽期栽植;越冬休眠芽在10月底-11月初采集,扦插在浅水淤泥中,翌年清明前后移栽。地下甸根状茎和水中茎繁殖的,采用条栽,种茎每行单根顺长排列、首

10、尾相接,条栽的行距为1m-2m。越冬休眠芽繁殖的,采用穴栽,行距为1m-2m,株距0.2-0.4m。(2)莼菜生产的田间管理春季萌发阶段或移栽初期,水位控制在1030cm;生长阶段水位控制在4070cm,且不宜猛涨猛落;夏季高温期间,水位可适当提高,但不要超过100cm;休眠阶段,放浅田水,水位控制在2030cm,入冬后11月下旬-翌年2月,水位适当加深至5060cm。进排水口对角设置,以便注排水时水体充分交换。每采摘一次换部分水,换水时间选在每次采摘结束后,补充追肥以前,具体是放掉3-5cm老水,添加6-8cm新水。每月一次彻底换水,具体是放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老水,再把水灌到原来水位。前

11、期4月下旬-7月上旬,每35天换水一次;盛夏7月中旬-8月下旬,每610天换水一次。栽植前一个月,每亩地施1000kg腐熟有机鸡粪做基肥后当年可不用追肥。次年开春,元宵节前后每亩撒施发酵腐熟的茶饼肥100kg,并配合施用适量有速效性氮、磷、钾化肥50kg。如植株生长健壮,生长期可不追肥;如植株长势弱可每半年追施一次肥料。病虫害防治及杂草清除等工作以农业措施、人工清除等无污染的方式进行。(3)莼菜的采收与保存莼菜栽植后,一般可连续采收3-4年。栽植当年的7月上中旬,莼菜的叶片基本上盖满水面时,于秋季可少量采收。次年春季,在4-6月采收,为春莼菜;7-8 月,莼菜生长处于停滞阶段,不采收;9-10

12、月,又复采收,为秋莼菜。每隔5-10天采摘一次。采摘部位为外被胶质的嫩梢新芽,先端具有3-4片不等的卷叶即为食用部分,采摘时第一张卷叶长度控制在6.6cm以下,以第一张卷叶长度2.5-4cm,叶缘紧卷,外被浓厚胶质粘液为最佳,采摘时注意保护胶质粘液。鲜食的莼菜,宜用清水浸泡贮藏保鲜,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用于加工贮藏的,需采集当天处理完成。主要技术流程为杀青-冷却-加保鲜剂-分级-包装-贮藏。(4)莼菜规模化种植莼菜生产技术小试成功后,进一步规模化种植。2015-2017年在兴国县、鹰潭市等地营建了莼菜种植圃100多亩,亩平均产量达600kg,达到了专业化和规模化莼菜生产的要求和标准,为莼菜的

13、推广生产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3生产能力当年种植的莼菜可生产莼菜300kg/亩。次年开始,亩产量最高可达600-1000kg。可为莼菜规模化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四)修订标准时的新旧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对比情况本标准为新制订标准,主要技术指标以本标准为准。三主要试验或者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结论、预期的经济效益(一)主要试验或者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结论本标准的制订以2016年江西省星火计划项目 “野生莼菜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基础,相关论证结论如下:建立了莼菜生产技术体系,营建了莼菜生产基地100多亩,亩莼菜生产量达600kg,年莼菜生

14、产量达60000kg,先后对当地的蔬菜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多次,将莼菜的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于优质蔬菜生产。(二)预期的经济效益1开发莼菜资源的预期经济效益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以初生卷叶供食,富含胶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并有抗癌作用,被誉为“中国第一绿色食品”、“世界珍奇”和“21世纪生态蔬菜”。近年来,莼菜自然种群数量急速减少,被列为国家一级濒危野生保护植物。目前,我国种植莼菜的地区仅有西湖、太湖等地区,但因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莼菜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大力培育和开发莼菜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2生产莼菜的经济效益按照本

15、标准要求生产莼菜,种苗成活率95%以上,亩产莼菜600kg,每公斤莼菜按80元计算,一年一亩莼菜产值约48000元,除去种苗费4000元/亩,肥料费700元/亩,地租费1年300元/亩,人工费15000元/亩,共计成本约20000元/亩,每亩获利每年合计约28000元/亩。3. 其它效益莼菜属睡莲科莼属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深绿色椭圆形叶子互生,花暗红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另外作为浮水型水生植物,莼菜对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因此莼菜的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园林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四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目前,对莼菜进行了一些研究,浙江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进行了莼菜生产的技术标准制定,但江西

16、省与浙江省的气候及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项目组前期从浙江杭州等地引种的莼菜品种不适宜江西环境的生长,其生产技术方法也不适宜江西地区。本标准立足于江西省本土莼菜种源的开发,基于当地气候、环境、水质等,研究莼菜的生产技术标准,旨在生产生态有机的蔬菜莼菜,推动江西省的蔬菜产业发展。本标准所依托的研究成果以项目组多年的研究积累为基础,在系统观测、了解莼菜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莼菜生产技术试验,为规模化生产莼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总之,本标准紧密结合实际,以提高莼菜生长和莼菜质量为宗旨,以降低生产成本为重要指标,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在填补相关技术空白的同时,为了将试验结果及时应用到生产中,并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