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七章 静电场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的描述 练习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635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七章   静电场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的描述   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七章   静电场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的描述   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七章   静电场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的描述   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七章   静电场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的描述   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七章   静电场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的描述   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七章 静电场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的描述 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第七章 静电场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的描述 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其中17为单选,810为多选)1. 2017重庆模拟如图所示,空间有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a、b两点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EaEbB电场强度EabD电势ab答案C解析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中点O的电场强度为零,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也为零,故从中点O沿着中垂线向上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由于两点电荷间距离以及a、b两点到O点的距离未知,所以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能确定,A、B错误;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知,Oab直线上电场强度方向向上,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

2、低,所以a点电势一定高于b点电势,C正确,D错误。2. 2017重庆模拟一个正七边形七个顶点上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各电荷的电性如图所示,O点是正七边形的几何中心。若空间中有一点M,且MO垂直于正七边形所在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是沿着OM连线,由O点指向M点BM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是沿着OM连线,由M点指向O点C将一个负检验电荷从M点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正功D将一个正检验电荷从M点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正功答案D解析由于系统电荷分布不具有关于OM的对称性,所以M点电场强度不会沿OM连线,A、B错误;只考虑七个电荷在OM方向的电场强度分量,可知电场强度方向从O

3、指向M点,所以M点电势高于无穷远处电势,故将一个负检验电荷从M点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负功;将一个正检验电荷从M点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正功,C错误,D正确。3. 2017山东烟台一模直线mn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方向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轨迹为一抛物线,a、b分别为a、b两点的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能有ab,带电粒子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动能,A、D错误,C正确。4. 2017广西柳州模拟如图所示,分别在M、N两点固定放置两个点电荷Q和q(Qq),以MN连线的中点O为圆心的圆周上有A、B、C、D四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和B点

4、电场强度相同BC点和D点电场强度相同C将某正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D将某正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电势能先减小再增大答案C解析由于Qq,分析可得A点处电场线比B点处电场线密,故A点电场强度大于B点电场强度,A错误;电场关于MN对称,由于Qq,则C点电场强度大小等于D点电场强度大小,但两点电场强度方向与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不平行,两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不同,故两点电场强度不相同,B错误;由于Qq,故将某正电荷从C点移到O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从O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C正确,D错误。52017福建龙岩市质检以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在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周围某点

5、的电势可用计算,式中r为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k为静电力常量。两电荷量大小均为Q的异种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L的两点,如图所示。现将一质子(电荷量为e)从两点电荷连线上的A点沿以电荷Q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迹ABC移到C点,质子从A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情况为()A增加B增加C减少D减少答案B解析A点的电势为:Akk,C点的电势为:Ckk,则A、C间的电势差为:UACAC。质子从A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WACeUAC0)的小环,在杆的左侧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Q0)的点电荷,杆上a、b两点与Q正好构成等边三角形,c是ab的中点。使小环从O点无初速释放,通过a点的速率为v。若已知abOal,静电力

6、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A在a点,小环所受弹力大小为B在c点,小环的动能最大C在c点,小环的电势能最大D在b点,小环的速率为答案D解析在a点,小环所受的库仑力沿aQ方向,大小为k,水平方向小环受力平衡,所以小环受到向右的弹力大小等于库仑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sin60,A错误;在c点时,小环水平方向受到电场力和杆的弹力作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作用,合力竖直向下,小环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所以在c点时小环的动能不是最大,B错误;c点距离点电荷Q最近,电势最高,带负电荷的小环在c点的电势能最小,C错误;因为a、b两点到Q的距离相等,所以a、b两点电势相等,小环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0,应用动能

7、定理得mglmvmv2,vb,D正确。7. 真空中相距l的两个固定点电荷E、F所带电荷量大小分别是QE和QF,在它们共同形成的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实线上的箭头表示电场线的方向。在电场线上标出了M、N两点,其中N点的切线与EF连线平行,且NEFNFE。则()AE带正电,F带负电,且QEQFB在M点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检验电荷将沿电场线运动到N点C过N点的等势面与EF连线垂直D负检验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答案C解析根据电场线的指向知E带正电,F带负电;N点的电场强度是由E、F两电荷在N点产生电场强度的矢量和,电荷E在N点产生电场方向沿EN向上,电荷F在N点产

8、生的电场方向沿NF向下,合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又NEFNFE,可知F电荷在N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于E电荷在N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知QEN,再根据Epq,q为负电荷,知EpMEpN,D错误。8. 如图所示,半径R0.5 m的圆弧接收屏位于电场强度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OB水平,一质量为m104 kg、带电荷量为q8.0105 C的粒子从与圆弧圆心O等高且距O点0.3 m的A点以初速度v03 m/s水平射出,粒子重力不计,粒子恰好能垂直打到圆弧曲面上的C点(图中未画出),取C点电势0,则()A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100 V/m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为8105 JC粒子到达C点

9、的速度大小为5 m/sD粒子速率为4 m/s时的电势能为4.5104 J答案CD解析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因粒子垂直打在C点,由圆的半径和切线垂直,以及类平抛运动规律知:C点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必过O点,且ODAO0.3 m,根据勾股定理,则DC0.4 m,即有:ADv0t,DCt2,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E25 N/C,故A错误;因UDCEDC10 V,又UDCDCD,而A、D两点电势相等,所以A10 V,即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为:EpqA8104 J,故B错误;从A到C,由动能定理知:qUACmvmv,代入数据得:vC5 m/s,故C正确;粒子在C点总能量:ECmv10452 J1.

10、25103 J,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粒子速率为4 m/s时的电势能为:EpECmv21.25103 J10442 J4.5104 J,故D正确。92017石家庄一模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的O、M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N两点的电势为零,ND段中C点电势最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q1为正电荷,q2为负电荷B|q1|MC,所以|q1|q2|,B不正确,符合题意;由Epq,带负电的检验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不正确,符合题意。10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有A、B、C三点,且ABBC,则下

11、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AECEBB电势ACBC将一带负电粒子由A经B移至C点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D将一带正电粒子由A经B移至C点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答案BD解析由电场线分布可知EAECEB,A错误;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以及电场的对称性作出等势面,可知A、C在同一等势面上,B点电势高于A、C点电势,B正确;故UAB0,将一带负电粒子由A经B移至C点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C错误;将一带正电粒子由A经B移至C点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112017福建厦门质检(14分)如图所示,

12、光滑、绝缘的水平轨道AB与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平滑连接,并均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匀强电场的场强E5103 V/m,圆弧轨道半径R0.4 m。现有一带电荷量q2105 C、质量m5102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距B端s1 m处的P点由静止释放,加速运动到B端,再平滑进入圆弧轨道BC,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物块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到达B点的速度vB的大小;(2)物块刚进入圆弧轨道时受到的支持力NB的大小。答案(1)1 s2 m/s(2)1 N解析(1)在物块由静止释放至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qEma又由运动学公式有:sat2解得:t1 s又因:vBat得:vB2 m/s(2)物块刚进入圆弧轨道时,在沿半径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NBmgm解得:NB1 N122015上海模拟(16分)在绝缘粗糙的水平面上相距为6L的A、B两处分别固定电量不等的正电荷,两电荷的位置坐标如图甲所示,已知B处电荷的电量为Q。图乙是AB连线之间的电势与位置x之间的关系图象,图中xL点为图线的最低点,x2L处的纵坐标0,x0处的纵坐标0,x2L处的纵坐标0。若在x2L的C点由静止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