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18年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608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18年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18年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18年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18年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18年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18年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18年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济南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一、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教学目标 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1知识目标 (1)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 物,会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2)通过观察、讨论、领会,能举例说明生 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 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图片 欣赏图片,感 受大自然

2、的和 谐之美。 从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引入, 使学生从感到熟悉、亲切、 有趣,产生热爱自然的情 感,同时具有一定的启发 性。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画面中哪些是生物? 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积极思考、回 答问题。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 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问 2 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 有效程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1.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 区分生物、非生物。 教师: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自然 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在我们的身 边,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 夕相处。 2.观察教材图,图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生物? 学生边观察边回答:有

3、中华鲟、啄木鸟、东 北虎、银千年银杏树、蝴蝶还有在显微镜下 才能看到的大肠杆菌。 3.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 己身边熟悉的生物,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 各种生物的资料。 4现 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 200 多万种。 根据各种生物的特点,人们通常它们分成三 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现在你能将课本 的第三页的图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吗? 了解生物与非 生物的区别。 明确生物是有 生命的。 学生要根据身 边的实例及教 材的学习等积 极回答教师的 问题。 尝试分类:中 华鲟、啄木鸟、 蝴蝶、东北虎 是动物;银杏 树是植物;大 肠杆菌是微生 物。 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

4、活常 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 学生形成自然界是有生物 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观点。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 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 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 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三大类。 3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你会发现它们的形 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 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 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知识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小组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插 图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 生命现象。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 人。 2.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 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3.

5、交流总结。 动物有哪些 生命现象? 植物有哪些 生命现象? 1 2 3 4 5 学生分组活动、 讨论、分析, 并完成表格。 派代表向全班 汇报,安排本 小组同学补充 发言,其他小 组同学再补充。 认真倾听他人 发言,及时补 充,在活动中 体会各种生物 所具有的生命 引导学生研究教材插图以 及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动 物的生命现象,进而推广 到微生物,了解生物的生 命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在小组间互动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了充 分的绽放。 教材中出现了新陈代谢这 一名词,教师适时点拨, 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生 物的新陈代谢现象,对后 面归纳总结生物的基本特 征打下基础。 4 现象。 通过大家的

6、交流,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命现象, 生物还有一些我们刚才没有提到的生命现象。 1.课件展示:展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病毒的结构图,引导学生理解:生物都有一 定的结构,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2.课件展示:青蛙的保护色,仙人掌能够生活 在干旱的沙漠里,蚯蚓疏松土壤这说明了 什么? 根据教师提示, 学生很容易想 到,并补充刚 才没有讨论到 的问题。 引导全面认识生物所据有 的生命现象 让学生建立生物与环境是 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5 引导学生提高认识: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并 能改变环境。 归纳总结 迁移应用 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各小组相互补充,总结出以下几点: (1

7、)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2)能生长发育。 (3)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4)具有应激性。 (5)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都有一定的结构。 (7) 能繁殖后代 2.迁移应用: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分析它 是否具有上述生命现象? 总结:通过同学们积极的探究,我们认识了 生物和非生物,也了解了生物所具有的一些 生命现象。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 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将重点概念进 行梳理、归纳、 记忆。 学生自主回顾 本节所学所得。 学以致用,学会在新知中 迁移,在迁移中应用,在 应用中巩固了重要概念: 生物所具有的生命现象。 板书设计: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二、生物

8、的生命现象 动物:举例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 6 构成的。 植物:举例 生长发育 微生物:举例 繁殖后代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应激性 新陈代谢 适应并影响环境 具有遗传变异现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课的开篇,不但要完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今后学习生物学的 浓厚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激趣探究”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认识 生物,然后观察生物的这些生命现象,最后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遵循了从已知到未知,从 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学生物就觉得生物很有趣、 很实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含羞草遇到刺激后合拢叶片 的实例、种子萌发长成参天大树的画面,都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