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8581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地场市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施加两种约束的 SVAR 模型来实证分析房地产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实证结果不仅表明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证实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房价短期高涨的最主要原因;而且指出:房价的过快上涨对我国的消费和非房地产投资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不同宏观经济学派有不同的分析和结论,但大致可分为“货币渠道”(Money Channel)和“信贷渠道”(Credit Chan-nel)两大类。 “货币渠道”学派以凯恩斯主义的利率传导机制、托宾的“Q ”理论以及货币学派的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为基础,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通过货币途径

2、完成。“信贷渠道”学者(Bemanke,1999L12J 等)则认为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银行信贷的可得性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一)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渠道1利率渠道从供给角度来看,利率下降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成本,房地产投资会增加,社会总需求和产出也随之增加。由于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等体制原因,我国过去的投资利率弹性不明显,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正逐年增加。除了直接影房地产的需求和供给,利率渠道还会产生预期效应。当人们预期房价上涨时实际的单位购房成本会减少,从而房地产需求会增加。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租售比一直都是许多学者批评房地产泡沫的关键,但其实

3、正是预期因素极大地降低了房地产投资人的成本,看似不理性的行为导致的不合理的租售比也能得到理论上的合理解释。这种预期影响在我国近两年的经济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面对上涨过快的房价,虽然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抑制政策,但调控政策效应依然有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仍然实施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由于城市化、刚性需求大等其它原因。人们的预期是房价依然会上涨,这样使得购房的单位成本降低,房地产需求也就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信贷渠道宽松货币政策下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使得信贷量增加,社会流动性充裕。当经济前景乐观时,开发商会频频高价拿地,这一方面增加了房产成本,直接提高未来房价;另一方面更加引发了房价上

4、涨的预期。同时,货币供应量增大使得银行信贷量增加,居民购房贷款的可获得性增加,房产需求随之增加,也会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涨;而房价的持续上涨又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房地产行业,导致房地产投资增加,即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房价和房地产投资必然是相互促进地不断攀升和增加。3资产负债表渠道 早期的托宾 Q 理论就显示了这种作用机制:Q 值定义为企业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成本的比值。当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股市上涨使得企业市值增加,Q值上升。当 Q 值大于 1 时企业愿意增加投资来扩建企业。反之当 Q 值小于 l 时,新建企业不如在资本市场上并购企业,企业会减少实物投资,从而产出下降。金融市场不完善会导致

5、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银行会要求资金需求方提供一定的抵押物来降低银行因为不对称信息所可能面临的风险。抵押贷款物价值的变化往往直接决定了银行承风险的大小,也就决定了贷款的利率的高低和贷款数量的增减。房产是我国银行抵押贷款中最常用的抵押物,因此货币政策冲击下房价的变化就会直接导致社会信贷量的增加,从而影响投资和消费。当政府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房价上升使得企业和居民被抵押的房产价值上升,企业和居民因此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从而增加投资和消费;而当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实施后,房价的下降同样会导致信贷的进一步紧缩。房价的升降会放大和缩小货币政策的效应,这也是金融加速器理论所阐述的原理。总之,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6、宽松货币政策会使得房价上升和房地产投资增加;反之当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上述渠道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则往往会出现房价的下降和房地产投资的减少。(二)房地产市场影响宏观经济的效应机制货币政策的变动导致房价和房地产投资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又会通过各种机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存在三种效应机制:1财富效应 根据永久收入理论,财富的增加会使得消费增加。房价上升会增加持房人的财富,消费也会随之增加;即房价上升所产生的财富效应会使得拥有房产人群的消费增加。2拉动效应 从 1998 年货币化分房改革(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实施到 2008 年底(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7、的一系列房地产刺激政策,促进房地产发展历来是我国政府拉动经济的重要政策措施,这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拉动效应很大,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建筑、钢铁、化工、装修乃至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正是由于这两种机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消费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有不容置疑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每一种经济理论都只适应于一定的背景和条件。3挤出效应在西方国家,居民使用自住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来消费和投资是普遍现象,但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和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等原因,普通居民使用房产抵押贷款消费的情况非常少见.另一方面,其他消费就会产生极大的挤出效应西方国家人群的流动性大,二手房租赁市

8、场也极为发达;而国内的公共租房和私人租房市场都很不完善,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房产的特殊偏好,使得房子这种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极低:即使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超过了收入的增长速度,节衣缩食、倾其所有地去购房仍然是大多数人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房价上升对于普通民众的。当大多数百姓需要节衣缩去购买房产时,扩大内需就很难实现。这种挤出效应还不仅仅局限于对消费的挤出,房地产投资对于非房地产投资同样存在挤出效应:房价过快上升给房地产行业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吸引着社会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房地产领域,炒地炒房盛行,许多本不涉及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开始把本来应该用于研发、设备更新等方面的资金都用来发展副业房

9、地产。长此以往,其他行业和领域的投资就会萎缩,发展就受到制约。图 1 显示的是货币政策通过房地产市场传导到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从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货币传导机制的定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多主体的利益博奔过程,中央银行、会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在不同的金融环境和约束条件下,围绕自身的利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利益的均衡。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历来就存在宏观和微观主体的博弈,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就是对这种博弈关系的通俗描述。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也是如此,不同信息结构条件下、不同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都会产生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因此,我们定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

10、上是指中央银行的政策冲击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化的方式和途径,并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是一个时间过程、多主体的利益博弈过程和动态发展过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一国中央银行在一定经济金融条件下,通过操作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问接影响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做出相应行为,从而促使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动,并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式和途径。一、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他主张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扩大投资,增加有效需求。以货币供给量增加为例,这个传导过程为:货币供给量一利率投资一收入一物价,若货币供给量减少,则最后的结果相反。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1、Comment a1: 为什么?MPC越大,居民用于储蓄的钱就越少,储蓄=投资,这样相当于投资量减少,但投资乘数=投资效益/投资量(maybe)这样就说明投资乘数越大。Comment 小mon2: 看宏观(1)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引起利率的变动,一般情况下,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则利率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2)利率变动引起投资规模的变动,投资主体通过比较利率水平与资本边际收益率水平来决定投资规模变化的大小;(3)投资规模变动引起就业、产出和收入的变动,这个变动的大小由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MPC)来决定,MPC 越大,投资乘数越大,则既定投资规模的变动就会引起更大规模产出量和收入的变化;(4

12、)收入的变动会引起需求的变动,从而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在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有两个:一个是货币供给量与利率变动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一个是利率变动与投资规模的关系,即投资的利率弹性。凯恩斯认为当存在“流动性陷阱”时,扩张的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无法进一步降低利率。同时,当资本的边际收益率极低时,或者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且下降力量超过投资力量时,扩张的货币政策也是无效的。至于扩张的货币政策能引起多大程度上实际收入的增加,凯恩斯认为,这要取决于经济体系是否达到了充分就业。他认为,在未充分就业时,货币量的增加只使实际产出增加,就业水平提高,基本不影响物价水平。

13、当接近充分就业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一方面会使实际产出和就业增加,另一方面会使物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上涨。当经济体系已达到充分就业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就只会使物价水平上涨,而对实际经济毫无影响。在现实中,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是经济运行的常态,而充分就业只是一种例外的情况。所以他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对实体经济有积极效果。综上所述,凯恩斯的这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一次比较详细的提出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如何影响实际经济的,对后来学者的货币政策传导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新古典综合派1.托宾 Q理论托宾(James Tobin) 把经济体系划分为实体经济部门金融部门,这两个部门包括商品、劳务、货币和

14、资本四个市场。金融部门的资产价格和利率会影响到实体经济部门,反过来也会受到实体经济部门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一个间接的、在两部门之间多次作用从而达到最终均衡的过程。他坚持了凯恩斯关于货币供给通过利率影响实际收入的基本观点,并指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影响各种资产的收益率结构、价格水平和预期因素,从而引起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消费行为的变化来实现实际经济变量的变化。托宾提出金融资产有债券、股票和商业票据等多种形式,并且各种资产之间具有替代性,而不是凯恩斯认为的会融资产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并且两者不能替代。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市场利率会下降,企业和居民会发现自己手中货币拥有量超过意愿持有的货币

15、量,相对于价格较高的债券,他们就会购买相对便宜一些的股权资产,从而引起企业股票价格和市场价值的升高。他定义 q为企业市场价值与资本的重置成本的比值,则当企业当期的股票的市场价值超过企业资本的当期重置成本,也即 ql时,增加新的资本投资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说要更便宜,这时企业乐于增添新设备、购买资本品,从而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大收益,由此整个社会的投资水平就会提高,q 越大,新置投资就会越多,国民收入也增加越多。反之,当 ql 时,企业的市场价值相对于重置成本就会较低,这时投资者就宁愿购买一家旧企业获得资本,而不愿进行新资本的投入,整个社会的总投资没有增加,因此国民收入也不会增加。在上述货币政策

16、传导机制理论中,托宾特别强调了企业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比值即 q 的作用,并把它看作是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唯一纽带,而不像凯恩斯那样把利率看作极端重要。上述传导过程可以用符号表示为:货币供给量一利率股票价格一比值一投资一收入。2、莫迪利亚尼的财富效应理论。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上补充了货币供给变化对私人储蓄和消费的影响,从而阐述了货币政策通过影响消费和储蓄进而影响总需求的传导渠道。莫迪利亚尼认为,一个典型的消费者对其在各年龄段的消费安排多少,取决于其终生收入,而不是取决于当期收入。消费者的终生资源包括人力资本、实物资本和金融资产,而金融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消费者拥有的股票。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市场利率会降低,股票的市场价格就会升高,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金融资产和终生资源,进而促使消费者增加消费支出,导致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莫迪利亚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表述为:货币供给量一利率股票价格一金融资产一终生财富一消费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