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动力:或注入中航工业资产 中航工业黎明公司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7724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动力:或注入中航工业资产 中航工业黎明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航空动力:或注入中航工业资产 中航工业黎明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航空动力:或注入中航工业资产 中航工业黎明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航空动力:或注入中航工业资产 中航工业黎明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航空动力:或注入中航工业资产 中航工业黎明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空动力:或注入中航工业资产 中航工业黎明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动力:或注入中航工业资产 中航工业黎明公司(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航空动力:或注入中航工业资产 中航工业黎明公司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1-01-29 11:07:56 沈阳黎明这块资产在航空航天企业中非常优异,其一旦上市选择航空动力为平台的可能性非常大上市以来,航空动力(600893.SH)每一次股价飞奔都和航空资产的注入有关。早在航空动力上市时,公司实际控制人中航工业就书面承诺,航空动力是其发动机相关业务唯一上市的资产平台,并且,按照中航工业的规划,到 2013 年将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在这个节点之下,航空动力尚有优质资产有待注入,其中沈阳黎明成为最大的看点。航空军工炒作严循重组逻辑还在重组进程中的航空动力给人无限遐想。公司董

2、秘办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透露:“重组正按计划进行,目前阶段有关部门正在审核材料,材料一旦审核完毕就将召开股东大会。2011 年下半年完成的可能性比较大。”纵观历史,航空动力的股价上涨无不与资产注入有关。2008 年 8 月,原本主营业务为农产品深加工的 S 吉生化(吉林华润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被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借壳,变身为主营航空发动机的航空动力。此次借壳之后,该股一改之前 5 年在 2.8 元和 9 元之间震动的态势,从 2008 年 11 月 21 日一路上涨。2010 年 8 月,航空动力发布公告称,将向中航工业集团、西航集团、黎阳公司、华融资产和东方资产购买有关资产。与此

3、同时,航空动力股价从 28.39 元一路上涨到 41 元,上涨幅度超过 30%。重组尚未完成,而航空动力的股价正随大盘联动,回调至 29.5 元(2011 年 1 月 26 日),下调幅度达 28%。这次注入航空动力的资产包括南方公司 100%股权、黎阳航空动力 100%股权以及三叶精密机械公司 80%的股权。从账面来看,这三家公司之中,三叶精密机械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南方公司次之,黎阳航空公司最差。分析认为,考虑到后两者将原有盈利能力较弱的辅业资产剥离,因此最终注入公司的资产盈利能力将会有所提高。中投证券航空航天行业分析师真怡告诉记者在本次资产注入后,对于公司业绩提升预计将达 20%。真

4、怡认为航空航天行业的特点是弱周期性,但是和大盘的联动性比较强;市盈率偏高;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平稳,近几年不会有大的爆发。大家看好它们主要还是因为重组预期。2上海证券航空航天行业分析师魏成钢认为目前情况下航空航天行业存在两大利好预期: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属于“十二五”规划七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制造);军工整体重组上市预期。“正因为这样,大家预计公司的业绩增长可以达到 50%,给出了 50 倍市盈率。不过未来是否可能有 50%的增长还要看之后的业绩。”魏成钢告诉记者。沈阳黎明注入成未来最大看点“中航工业,在军工企业中上市进程最快。中航工业旗下有 10 个子公司和业务板块,目前它还有很多

5、的资产并没有纳入到上市公司里面来。”魏成钢告诉记者。早在航空动力上市时,中航工业就曾书面承诺将以公司作为其航空发动机相关业务唯一境内上市平台,并在公司需要及可能前提下,将所属其他公司持有航空发动机批量制造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外贸转包生产有关资产和业务注入公司。中航工业提出到 2011 年实现子公司 80%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2013 年前后实现中航工业集团整体上市,而中航工业集团下属优质航空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负责太行发动机总装)和贵州黎阳、南方航空动力机械以及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此次收购完成之后,尚有沈阳黎明航空动力、成发集团和东安公司三家公司。而其中,沈阳黎明无论是生产技术、

6、盈利能力还是市场地位都处于更高水平,是今后重组最大的看点。如果今后沈阳黎明注入将有助于丰富公司产品线,提升市场地位。魏成钢告诉记者:“目前航空动力生产的主要是秦岭发动机和昆仑发动机。但是我们目前使用的主力战机主要使用太行发动机,而这个产品由沈阳黎明生产。虽然没有具体的财报可查,但是预计这部分资产注入很可能会增加公司盈利。”长期预期:军备采购体制改革有望提升公司毛利航空动力的主营业务包括航空发动机制造、外贸转包生产、非航空产品等业务。其中,航空发动机制造及衍生产品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其收入占比和利润占比均为 60%左右。目前,航空动力的毛利率约为 15%。国海证券预计,公司 2010 年2012

7、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 0.53 元、0.77 元和 1.02 元。虽然短期内军工企业收入并不存在爆发式增长的可能,但是一旦未来我国军备采购体制进一步市场化,将提升整机生产。!海虹控股:基药采购新规给力 医药电子商务爆发?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1-01-29 11:09:57 近期与央企通用医控合资成立“中国医商”,旨在打造“医药企业电子交易平台医疗机构”的直接通路。但公司方面称,目前新公司还在研讨、设计业务模3式的过程中。“具体怎么做、从哪儿做起,现在都还没有成型。很多市场预期都只能说是一种可能。”提起电子商务,人们都会联想到阿里巴巴。而海虹控股可以称得上是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的“阿里

8、巴巴”。“海虹控股想形成的商业模式是有意义的,如果能做成的话对行业将会产生很大影响。”上海从容投资合伙人、从容医疗系列基金经理姜广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医药流通环节要经过很多层级转手,海虹控股通过电子商务的模式有望减少很多流通环节,实现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直接打通。十年蛰伏2000 年,国务院体改办 16 号文件要求“在药品购销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效率,降低药品流通费用”,这一文件为海虹医药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为代表的中国医药电子商务事业开始发展。海虹控股自 2000 年正式启动医药电子商务业务。业务开展

9、初期是建设以医疗机构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为目标市场的网上电子交易系统,目标是建立一个可以覆盖整个医药卫生行业的医药电子商务市场。目前,海虹控股的 80 余家子公司中大部分主要从事医药电子交易及电子商务业务,在 27 个省市建立了区域电子商务交易中心。2006 年,公司获得国家食药监局(SFDA)核发的第一张医药电子交易牌照。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2010 年度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报告,2009 年我国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市场占有率方面(按年营收作统计),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网以 23.7%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当年国内医药电子交易总量在 4000 亿元左右。根据海虹控股年报,200

10、7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 2.09 亿元、2008 年为 2.87 亿元,之后医药电子商务业务量有所萎缩,2009 年营业收入为 2.72 亿元。据了解,2009 年 1 月初,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要求,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立非营利性的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这对海虹控股的医药电子商务业务造成很大冲击。“由于政策的变化,海虹控股近两年医药电子交易及电子商务业务有所收缩,很多药品招标项目都不再参与。”海虹控股方面对记者表示,医药电子交易及电子商务业务仍然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并且公司根据国家医改政策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寻求新的投资领域。4借

11、央企“东风”2010 年 12 月 17 日,海虹控股发布公告称,海虹控股及下属子公司将与央企通用技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一起,发起设立中国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医商”),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医药商业业态,即通过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实现“医药企业电子交易平台医疗机构”的直接通路,大幅压缩流通环节的差价。“通用有动力把自己在医药行业的地位和市场份额提升。”姜广策表示,两家联手如果事情能做成的话,规模可以做得很大。“海虹控股电子商务业务和政府政策关联度很大。”海虹控股方面表示,“中国医商未来新的商业模式将会配合国家新的医改政策开展业务。”鼎陶朱辉投资总监段焰伟曾投资过海虹控股,他也对记

12、者表示,海虹控股最大的问题在于,作为民营企业它的业务能否得到政府支持,以及得到政府多大力度的支持。“现在借助和央企的合作,我们看到海虹控股本来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迈开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未来具体怎么样还看得不是特别清楚。”众多分析人士认为,去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对海虹控股无疑是重大利好。该文件中对基本药物采购的导向性非常明显,即采用网上交易平台、集中招标采购,并且要求2011 年 4 月 1 日各省的电子交易平台上线运行,这与公司构想的新业务模式非常吻合。长江证券分析师严鹏对记者表示,最理想的模式是海虹控股帮助政府

13、搭建网上采购平台,然后作为市场化的参与者,基于这个网上平台参与政府主导的基本药物采购。“因为覆盖全国范围内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只有海虹具备。如果重新建设一个类似的网络平台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姜广策表示:“这个政策对它是利好,但具体情况不清楚,需要它和各省市政府谈判、博弈。”“要求 4 月 1 日各省交易平台上线运行不太可能。”中投顾问研究员郭凡礼也指出,国家政策只是规定了大方向,具体实施还要看各地情况。结算业务拓展利润姜广策指出,如果按照公司构想通过电子商务直接打通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那么公司需要在现有网上招标平台基础上,增加结算系统才能完成整个“打通”。“结算业务之前主要在我们部队采购项

14、目中开展。” 海虹控股方面表示,“结算业务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主要原因是海虹的资金实力并不够。”据了解,在以前海虹控股的部队采购系统中,一些项目可以做到 60 或者 90天回款,这样对医药企业吸引力很大。但这笔回款是根据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达成的5协议,由海虹控股先行垫付给医药企业,然后海虹控股以网上交易订单为依据,向医疗机构收取相应的费用。作为民营企业,海虹控股的资金实力并没有达到将结算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地步。但严鹏指出,海虹控股与央企的合作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央企在银行有比较好的信贷条件,而且合资公告中明确指出,通用医控负责向通用集团申请中国医商开展相关业务所需的银行授信额度支持。”事实

15、上,在结算业务中,公司还可以收取一定的结算服务费。如果结算业务得到大范围推广,公司的利润增长点就不仅局限于招标过程的中介费和交易环节的交易服务费。但姜广策认为,结算平台的难度在于能不能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必须要政府指定医疗机构在它的平台上结算,因此打通政府环节对它来说是最重要的。”“目前无法给这家公司估值。”姜广策表示,新公司能产生的效益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来,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密切跟踪。“主要得看它能不能一个个省份谈下来,如果做出第一个省份后,再测出一个概算。”长江证券也指出,如果政府坚定推行新出台的基药采购政策,公司一定受益匪浅。但这个业务弹性较大,暂时无法预测公司业绩。风险提示:中国医商目

16、前还在注册成立过程中,目前新公司也只处在研讨、设计业务模式的过程中。海虹控股方面强调,“公司具体怎么做、从哪儿做起,现在都还没有成型。很多市场预期都只能说是一种可能。”!九龙电力:资产重组方案成行 或将推动业绩翻倍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1-01-29 11:10:38 资产重组计划已获股东大会通过,有待证监会批准2010 年国庆前夕,停牌两个月的九龙电力(600292.SH)公告了资产重组方案,市场以四个“一字板”迎接。国庆后,该公司再次涨停,这一次市场炒作的是“十二五”规划中的核电概念。从上述资金的炒作轨迹不难看出,九龙电力资产重组方案是引发业绩拐点与题材效应的原因。该资产重组方案拟以 9.17 元/股的价格,向大股东中电投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 1.85 亿股,用于收购平顶山鲁阳发电 21000MW(兆瓦)机组等 9 个脱硫资产项目,及对上述在建项目的后续投入。6重组完成后,九龙电力将转型为科技环保公司,主营业务变成发电与电力环保为主,此外还有核废料处理业务,而“十二五”规划中第一条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