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吗》导学案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5406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吗》导学案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0课《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吗》导学案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0课《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吗》导学案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0课《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吗》导学案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0课《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吗》导学案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吗》导学案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吗》导学案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吗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鄂教)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1字词积累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玄xun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埋头苦干:不理会旁边的事情,集中精力,勤奋工作。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执政者提出要求。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不足为据:不可以作为依据。诓kung:骗。省xng悟:醒悟。脊梁:脊背。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2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

2、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

3、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

4、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

5、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3背景链接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寇的铁蹄早已践踏了我东北领土,国民政府却采取不抵抗主义,只是希望国际联盟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国联却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活动。舆论界曾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已荡焉无存”的论调。鲁迅作为民族之魂的思想家,既痛感寄希望于国联的自欺与求神拜佛的荒唐,更清醒地意识到悲观论调的荒谬与危害,于是写下了此文,旨在警醒国人,

6、振奋民族精神。关于杂文: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其写作特征是“从实入手,以实论虚”,取材的特点“大中取小,小中见大”。它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用例证、引证、喻证、归谬等多种论证方法。本文就是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中的一篇。【文本解读】一、谋篇立意本文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语言,驳斥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一国民党反动派政客及其走狗文人诬蔑中国人民的错误论调,表达了作者强烈地要求振奋民族精神,不惜任何代价解救国难的思想感情。二、文章脉络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摆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个被反驳的论点及其论据。第1段:作者摆出了对方的论据。第2段:

7、是从上段论据中得到的论点。第二部分(38),分别针对敌论的论证和论点进行反驳。可分两层。第一层(35),从对方的论据出发,反驳了对方的论证过程,即通过揭示对方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逻辑关系来确定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第二层(68),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有并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根本一驳倒了对方的论点。第三部分(9),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三、写作方法1、针对敌论,先驳论证,反驳论点,层层反驳。本文成功地运用了驳论证和驳论点两种反驳方法。在摆出敌论的论据和论点之后,作者分两步进行了反驳,先反驳了对方的论证过程,指出中国人现在失掉的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然后针

8、锋相对地提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的论点。通过反驳敌论的论据和论点,把敌论驳得体无完肤,显示了严密的逻辑性。2文章语言犀利、生动、洗练而又周密。如:“他信力”和“自欺力”;第一段中的“总”、“只”、“一味”等。“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词的使用,从修辞上说,这是仿词。你说“自信力”,我来个“他信力”,既十分巧妙地指出对方论证的不严密,又揭示了某些人愚昧麻木的实质,再加上一个“自欺力”来批判,可谓入木三分,语言生动、洗练。第1段中“总”、“只”、“一味”这三个副词的使用,也很见功力。“总”,表示时间之长,频率之高;“只”,表明根本不作别的考虑;“一味”,表明专注于此,

9、表明陷于泥淖之深。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周密。行文语言的洗练还表现在反复阅读之后,也找不出哪个词可有可无甚至意义不大,而越读越有味。例如“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一句包含着好几个层次的意思。最基本的意思是他们的光照耀辉着历史;另外还包括的意思有:正史也掩不住他们的光耀;所谓的正史,其实不是真正的历史;所谓的正史,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这些丰富内容的流露,对于中心的表达也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同时,这样的语言才凝练隽永,耐人寻味。四、问题探究1、我们是不是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0、”,这些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朴后继地战斗,不过一而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这些人也是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大量的事实论据摆在了面前,说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且这是历史的主流。结论l: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结论2: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结论3:观察、分析事物,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而不应当被一点表面现象所迷惑。2、句段理解:中心句;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是驳斥

1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个被反驳论点的关键句。从逻辑上说,它揭示了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根据双方都肯定的事实,作者承认有些中国人早就失掉了自信力;但根据对方用意,作者指出对方用一个钱称命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荒谬的。从情感上说,这句话是对对方谬论的怒斥。重点句:(1)两年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神。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这段中列举了三个论据,作者在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作者先摆出敌论的论据,为后文的批驳做好了铺垫。(2)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12、这句是由上面的论据得出的观点。敌论树立了,等于为批驳树立了箭靶。总结句: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是作者在批驳敌论之后得出的结论,作为思想家,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不仅热情地赞颂这些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们,而且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看问题的正确方法。过渡句:(1)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这一句承接上文中的“自夸地大物博”、“希望着国联”、“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现象,引出下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2)“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

13、,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两句是紧承上文对敌论论证的反驳,中国人正发展着“自欺力”,一个“然而”一转,引出在“自欺”的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紧接着作者在下文开始用事实来批驳敌论点。【练习解答】一、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提出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分两步反驳了对方的观点。首先是反驳论证,即通过揭示对方论证过程中不合逻辑,材料不能证明观点来反驳。文章3、4、5、段指出,根据1段的三个“事实”,只能证明有些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而不能证明全体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然后是反驳论点,610段作者通

14、过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针锋相对地驳倒了对方的观点。二、1、不能根据某些个别的事实对整体中国人作出判断。2、不是,是指那些“求神拜佛”的国民党官员和“社会名流”。3、“脂粉”比喻某些人自欺欺人的伪装。“筋骨”比喻广大人民群众。“脊梁”比喻有自信力的中国人。4、“状元宰相”指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地底下”指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三、事事关心是立论,写作目的是提出并证明“既要读书,又要关心政治”的观点。写法上主要引出并分析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的对联来论述自己的观点。本文是驳论,写作目的是驳倒“有人”提出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观点。写法上主要通过驳论证和反驳论点来驳倒对方。【类文品析】“友

15、邦惊诧”论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好个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