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第2课 离骚(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088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第2课 离骚(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第2课 离骚(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第2课 离骚(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第2课 离骚(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第2课 离骚(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第2课 离骚(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第2课 离骚(节选)学案 鲁人版必修5(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离骚(节选屈子之魂屈子就如同晚霞的余赭,如淡淡的虹,如黄昏里的暮霭。历史存留下的时间与空间,并不慷慨地赐予他。尔后,倏忽,白影,一闪,他的壮举“纵身汨罗江”!屈子虽去,其魂不朽!屈子之魂,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魂!他喝尽了杯中酒,却挥不尽忧民泪。对于黎民百姓,他只有选择掩涕,是的,只有掩涕。他的忧民魂,如北风的声声马嘶,南风的嗷嗷虎啸,东风的凄凄龙吟;他的忧民魂,更如那潺潺流动的汨罗江水,永不停息!屈子之魂,是“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的高洁魂!他食花饮露,清眼洗耳,“恐俗之污兮”;他新沐弹冠,新浴振衣,“恐尘之染兮”,朝搴木兰,夕揽宿莽,“恐年岁之不吾与”。他

2、的高洁之魂,如那连天而去的烈雁,丝毫不愿久驻于凡世;他的高洁之魂,更如那绿绿的青莲,出淤泥而不染。于是,肃然成诗:“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子之魂,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魂!他重视人才,栽培芳草,却造出了一片荒秽势利小人。他一心辅佐君王,君王却听信奸佞将他放逐。他实施美政,联齐抗秦,革新政治,却遭到亲秦派的猛烈迫害。君王闭目塞听将他放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么?孤帐,烛光绚烂,酒令人销魂。他却吟出了“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的诗句!戴叔伦曾吟诵:“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郢破,国破,人亡,家亡!一幕幕的悲剧,是一曲曲的悲魂曲。

3、瑟瑟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残阳照着江面,暮霭笼罩着江身。孰知,寒风过去不是温暖,残阳之后不是满月,暮霭之后不是黎明?本色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色。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底色,是品德、行为、知识、能力等方方面面基本因素的积累。生命有了底色,就会百折不挠、迎难而上,就会奋力拼搏、与时俱进,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气。这种底气,表现为蓬勃向上的朝气,敢打敢拼的锐气,宁折不弯的正气。打足底气,生命就可以凸显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的基本风格。底气足,生命可以气吞山河;底气没了,生命也就奄奄一息。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线。守住底线,则出淤泥而丝毫不染,近雷池而半步不越,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本色

4、既体现共性也展示个性。对生命无限热爱,对事业无限忠诚,是共性的反映;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不重复昨天,是个性的张扬。改革者的本色体现为一个“敢”字。他们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敢于突破框框和本本,敢于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突破中跨越,在跨越中成功。耕耘者的本色体现为一个“勤”字。他们坚信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一份劳动一份所得,因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之峰勤为径,“春蚕到死丝方尽”。奉献者的本色体现为一个“苦”字。他们深深地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色体现风格,本色体现品格,本色体现人格。本色与生命融为一体,珍重

5、生命,首先需要珍视本色。微感言: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赏读: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赏读: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赏读: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赏读: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

6、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一、作者视窗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

7、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投汨罗江自杀。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唱和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二、写作背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

8、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三、基础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1)修姱()(2)羁()(3)謇朝谇()(4)揽茝()(5)蕙(6)谣诼()(7)偭规矩()(8)忳郁邑()(9)侘傺()

9、(10)芰荷()(11)岌岌() (12)兰皋()答案(1)ku(2)jj(3)jinsu(4)chi(5)huxing(6)zhu(7)min(8)tn(9)chch(10)j(11)j(12)go2.通假字(1)偭规矩而改错通_,意义_(2)忳郁邑余侘傺兮通_,意义_(3)何方圜之能周兮通_,意义_(4)进不入以离尤兮通_,意义_(5)芳菲菲其弥章通_,意义_(6)延伫乎吾将反通_,意义_答案(1)“措”措施(2)“郁悒”忧愁苦闷的样子(3)“圆”圆凿(榫眼)(4)“罹”遭受(5)“彰”明显(6)“返”返回3.古今异义(1)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_今义:_(2)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_今义:_

10、(3)偭规矩而改错古义:_今义:_(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_今义:_(5)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_今义:_(6)长余佩之陆离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恣情,放纵。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2)古义:善于取巧作伪。今义:技艺巧妙(3)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4)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5)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6)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4.一词多义(1)固(2)伏(3)修(4)相(5)及(6)乎答案(1)本来,原来/顽固/坚决(2)保持,守/埋伏/使屈服(3)美好的/修理,整理/高、长(4)互相/偏指一方,可译为“你、

11、我、他”/看,审查/相国,宰相(5)趁着/比得上/追赶上(6)介词,于,在/语气词,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5.文言句式(1)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点:_(2)惟昭质其犹未亏句式特点:_(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句式特点:_(4)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句式特点:_(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句式特点:_答案(1)宾语前置(2)固定句式(3)定语后置(4)被动句(5)被动句6.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名词用作动词余虽好修姱以羁兮鸷鸟之不群兮_名词作状语謇朝谇而夕替_答案束缚,约束;合群在清晨;在晚上(2)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屈心而抑志兮_步余马于兰皋兮_回朕车以复路_动词的为动用法伏清白以死直兮_答案使受委屈,使受压抑;使步行,赶着;使返回,掉转为而死(3)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用作名词何方圜之能周兮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