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992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化学专题限时训练3(有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可以杀菌消毒。B、分别向澄清石灰水溶液、氯化钙和偏铝酸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都有白色沉淀产生。C、CaCO3难溶于水而Ca(HCO3)2易溶于水,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D、NaOH溶液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四种溶液。 【答案】D【解析】A、不正确,明矾在水中Al33H2OAl(OH)3 3H , Al(OH)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是常用的净水剂,但不可以杀菌消毒。B、不正确,向氯化钙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没有白色沉淀产生。C、不正确,CaCO3难溶于水而Ca(HCO3)2易溶于水,不可用

2、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两者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D、NaOH溶液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四种溶液,现象分别是: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灰白色沉淀变成灰绿再变成红褐色、先产生白色沉淀,NaOH过量后沉淀溶解。2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A不同浓废的硝酸与铜的反应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反应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若为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若为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氮的氧化物都会污染大气。考点:有毒有害气体。3放在敞口

3、容器中的下列溶液,久置后溶液中原溶质的浓度会变大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氯化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4暴露于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A水玻璃 B苏打 CNa2O2 D漂白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水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不选A;B、苏打是碳酸钠,在空气中不变质,选B;C、过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或水都反应而变质,不选C;D、漂白液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不选D。考点:硅酸盐的性质,碳酸盐的性质,过氧化钠的性质。5“天生我材必有用”,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酸可用于制炸药B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病

4、C明矾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可用于净水D硫磺有杀虫、杀螨、杀菌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硝酸能与甲苯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是一种烈性炸药,故A正确;B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所以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病,故B正确;C明矾没有强氧化性,没有消毒杀菌作用,故C错误;D硫磺常用作农药,具有杀虫、杀螨、杀菌作用,故D正确;故选C。考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它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E的溶质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它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

5、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将A分别加入其他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可能是NaHCO3溶液BF为AgNO3溶液CD不可能是镁或铝的盐酸盐DA为氨水,E为硫酸【答案】A【解析】由题干表述可知A和E不是盐,又由E为无色油状液体,推知E为浓硫酸(步操作进一步确定);由题干和步操作可知A为氨水;再由步操作可知F中阳离子为Ag,发生的反应为AgNH3H2

6、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而常见的银盐中只有AgNO3可溶于水,故F为AgNO3;由步操作可知盐B与E(H2SO4)放出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只能是CO2,所以B中阴离子应为CO32-或HCO3-,C、D、F生成沉淀说明应该是CO32-,而阳离子可以是常见的K、Na、NH4+等待定;同样由步操作知,能与氨水生成沉淀的无色溶液中常见的阳离子为Mg2或Al3,由于题中只说B(含CO32-)与D生成沉淀,并没指出有无气体,所以D可能含Mg2,也可能含Al3,D的阴离子在此处不能确定;由步知C与D、E(H2SO4)、F(AgNO3)生成不溶于HNO3的沉淀,

7、所以C必为BaCl2;进而推出D中阴离子应该为SO42-,故D为Al2(SO4)3或MgSO4。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考查考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硫酸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水、二氧化硫三种分子B用浓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可增强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C铵盐受热都易分解,生成氨和相应的酸D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与任何酸反应【答案】A【解析】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盐酸生成氯气,所以不能用盐酸来酸化高锰酸钾。铵盐受热都易分解,但生成物不一定都是氨气和相应的酸,也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硝酸铵

8、。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8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生成氢氧化铝,正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直接生成三氧化硫,错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正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因Fe3+水解Fe3+3H2O2Fe(O

9、H)3+3HCl,加热促水解且溶液中HCl挥发,平衡向右移动,最终得到Fe(OH)3而得不到无水FeCl3,错误;氯化镁与石灰乳转化为更难溶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镁,正确;选项A符合题意。考点:考查元素化合性质、侯德榜制碱法、盐类水解等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Cu BSiO2 CAI(OH)3 DCaCO3【答案】C【解析】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和盐酸反应,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铜和二者都不反应,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答案选C。10下列没有漂白性的物质是 A氯水 B二氧化硫气体 C漂白粉溶液 DCaCl2

10、溶液【答案】D【解析】A 氯水中存在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 二氧化硫气体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C 漂白粉溶液存在次氯酸,具有漂白性D CaCl2溶液不具有漂白性。1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Fe在O2中燃烧,生成Fe3O4,错误;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与HCl生成H2SiO3,正确;AlCl3是共价化合物,电解AlCl3不能生成Al,错误;Na在点燃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Na2O2,错误;SO2与H2O反应H2SO3,H2SO3具有还原性,与O2反应生成H2SO4,正确,故答案为C。【考

11、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做好本类题目的前提是掌握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既要掌握物质的通性,也要掌握某些物质的特性,如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活泼的金属Na与O2在常温和点燃条件下的产物的不同,Na2O与Na2O2的性质的不同,Mg与CO2的反应、Al及化合物中,Al与NaOH溶液的反应,铝热反应,Al2O3及Al(OH)3的两性,Fe与O2的反应,Fe2+与Fe3+的相互转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SiO2的特殊性,与C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Si和CO,浓硫酸、稀硝酸和浓硝酸的性质等,都需要单独记忆和掌握。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对

12、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A向100.0mL 3.00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g铁B用40.0mL 10.00mol/L的盐酸与10.0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C标准状况下,将1.0g铝片投入20.0mL 18.40mol/L的硫酸中D在50M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12mol氮气和3mol氢气合成氨【答案】A13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mol)A图l:n(HCl)=lmol,K2CO3逐步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敞口容器中生成的气体B图2:n(NaOH)=1 mol,CO2逐步通人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盐C图3:n(O2)=1mo

13、l,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D图4:n(HNO3,)=lmol,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钾加入盐酸中,则开始盐酸过量,所以反应开始就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当加入0.5mol碳酸钾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大,再加入碳酸钾,则气体的质量不变,与图像不符,错误;B、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则氢氧化钠过量,开始生成碳酸钠,当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大于0.5mol,时,二氧化碳过量,则开始生成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1mol时,则恰好生成碳酸氢钠1mol,与图像不符,错误;C、当C的物质的量小于或等于1mol时,氧气

14、充足,所以生成二氧化碳;当C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时,开始生成CO,当C的物质的量是2mol时生成CO2mol,正确;D、当加入Fe的物质的量小于或等于0.25mol时,Fe被氧化为硝酸铁;Fe的物质的量大于0.25mol,则Fe逐渐转化为硝酸亚铁,Fe的物质的量为0.375mol时,则完全转化为硝酸亚铁,与图像不符,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与量有关的反应图像的判断14下列用数轴表示的产物与量的关系不合理的是( )A铁与稀硝酸反应:BCl2与FeI2溶液反应后的产物:C向烧碱液中通入SO2后的产物: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铝元素的存在形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铁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稀、足)+FeFe(NO3)3+NO+2H2O,3HNO3(稀、不足)+8Fe3Fe(NO3)2+2NO+4H2O,因此HNO3与Fe的物质的量之比4时,恰好反应生成Fe(NO3)3;HNO3与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3时,恰好反应生成Fe(NO3)2,A项合理;B根据氧化性:Cl2Fe3I2,发生的反应为Cl2+2I=2Cl+I2、Cl2+2Fe2=2Cl+2Fe3,当n(Cl2):n(FeI2)1.5时,FeI2完全反应生成FeCl3和I2,当n(C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