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9546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建省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建省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福建省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福建省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深味与妙悟是研究诗歌艺术的特殊要求。中国古典诗歌多为短小的抒情诗,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那言外的韵味,尤其需要细细咀嚼。所以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二字,并用以说诗。诗歌艺术是极其精微的,得失往往只在一字之差。而要用语言道出它的精微,又决非易事,就连诗人自己也常为此感到困惑。欧

2、阳修书梅圣俞稿后曰:“余尝问诗于圣俞。其声律之高下,文语之疵病,可以指而告余也;至其心之得者,不可以言而告也。余亦将以心得意会,而未能至之者也。”我们研究古人的诗歌艺术,如果拘于字句的表层意义,而不能品尝出声吻之间字句之外更多的滋味,就无法深入。许多长于诗词的前辈都曾指出吟诵涵泳的重要,在吟诵涵泳之际可以深深品味到诗的意蕴情趣,得诗人之用心。诗歌的品味,既不能穿凿附会,也不能停留在字句上。可以从语言开始,进而至于意象,再进而达于意境,复进而臻于风格。品味到风格,就达到了对诗人的总体把握。妙悟二字出自涅槃无名论,是指超越寻常的、特别颖慧的悟觉、悟性。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

3、在妙悟。”把妙悟用到了诗歌的创作上。妙悟并不是甚么神秘的东西,我们不妨也借用一下,并赋予它以特定的涵义。我们可以说妙悟是对诗歌的一种超常的感受能力和共鸣效果。诗歌创作需要妙悟,诗歌的阅读、欣赏和诗歌艺术研究也需要妙悟。这和诗的特点有关。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心理,读者对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也有不同的心理期待和不同的接受方式。我们有时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诗集来读,有时抽出一本小说来读,有时抽出一本回忆录来读。抽取不同的书,我们的心境不同,心理期待也不同。诗和读者的关系是心灵间直接的呼唤与应和,无须借助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所以读者有时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当成了诗人。我们登上庐山,情不自禁地吟

4、诵“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此时自己仿佛成了李白。我们给远方的朋友写信时,信手引了陶渊明的“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仿佛这两句诗是从自己肺腑中自然流出的。当然,小说中的人物也可以引起读者的同情,但那是小说家让他所创造的人物去叩打读者的心扉。而诗人却是亲自前来,并把自己的心直接贴在读者心上。所以当读者沉浸在诗里的时候,和诗人已是浑然一体不分彼此了。阅读任何文学作品都需要感受,都可能产生共鸣。而诗的特点规定了诗歌鉴赏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感受能力和共鸣效果。诗歌艺术的研究也是这样。妙悟虽可得之于天赋,但主要还是得之于后天的培养,是由于反复的实践而获得的敏捷性。在正确指导下多读多思,并练习写

5、作,是很有好处的。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典诗歌篇幅虽然短小但有着丰富的内涵,所以,深入品味更能体会到它的言外之意,从而进一步领会它的精妙之处。B.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尤其讲究炼字,但是,语言的精微之处,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连作者自己都为难和困惑。C.读者品味诗歌,容易穿凿附会或停留在字面表层,所以要向长于诗词的前辈学习,通过反复吟诵,就可品味到诗的意趣。D.诗歌的品味,要讲究渐进性,首先要从语言入手,力求能读懂诗歌,而后理清意象、把握意境,进而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风格。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6、分)A.妙悟本用于禅道,是指一种非同寻常的领悟,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把妙悟移用到诗歌创作上,现代研究者进一步拓展它的涵义。B.文章引用李白和陶渊明的诗作,意在说明,阅读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需要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妙悟的修为,才可能和作者产生共鸣。C.小说戏剧要借助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和读者交流,而通过妙悟,读者可以和诗歌进行直接的心灵交流,把自己当成了诗人。D.“妙悟”很容易被神秘化,似乎只有天资聪颖的人才能获得。作者指出,多读多思多写,掌握方法,通过后天的努力,也能达此境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游指出“功夫在诗外”,和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表达的意思大体一致,都是强调诗歌

7、艺术是极其高致的,难以用语言道出它的精妙之处。B.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品读诗歌另一种方式顿悟,是无师自通式的领悟,妙悟则更强调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共鸣效果。C.“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用得好,在于它有声音,而且用了比拟的手法,很生动这样的分析,就是从语言入手。D.民主革命时期,战士们看完歌剧白毛女,高喊着口号走向战场;时隔近百年,人们还在寻觅 “荷塘月色”的踪迹,所以阅读任何文学作品都可能产生共鸣。(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挥手 欧阳明刚到九点半,老李就转动轮椅,艰难地向窗口移去。窗外阳光很好。老李的心情也很好,不等气

8、喘均匀,就抬头朝对面顶楼的窗口望去。窗口什么也没有,老李一看表,还差10分钟。老家伙,耐性比我好啊!老李说。老李望的人是老刘。老刘和他同庚,与他同一学校毕业,同一天到同一单位报到上班,同一天结婚,也同一天退休。不同的是,老李住的A幢一楼,老刘住的是对面B幢的顶楼。二人关系一直很好。为什么好?局外人说不清楚,都认为是有同样的爱好。老李和老刘共同的爱好者是围棋。两人对弈了几十年,也难分伯仲。退休后,二人闲来无事,就天天下棋。棋,让两位老人干瘪的日子,像成熟的稻谷一样饱满起来。棋上分不出输赢,只有看谁先去见阎王了。老李说。谁先去谁就是输!老刘哈哈大笑。没过几年,老李和老刘的腿就不利索了,身体都放进了

9、轮椅。老李再也没法爬上顶楼,老刘再也没法下到一楼。电话里见!每天上午10点,我给你打电话。老刘说。每天上午10点一到,老李的电话就会丁零零响起。他们一边说棋,一边嘘寒问暖,有时也说说那些遥远的国际国内大事。还经常相互戏谑,说阎王在等你!但每次挂电话时,又相互叮咛,能吃就吃,啥事都别往心里去啊!有一天,老李突然没按时接到电话,就打过去。那边接了,却没有声音。反复打,都一样。老李忐忑不安,晚上又打了过去。哪位?老刘儿子的声音。 李叔,叫你爸说话。 他哑了。 哑了!怎么会?今天早晨起来,突然就说不出话了。 耳朵没聋吧?把话筒给他,我要跟他说话!老李说。怎么哑了呢?肯定是前辈子嘴臭了吧!不说话,想闷死

10、我?这样吧,时间不变,我给你打过来,听见我说了,就拍桌子。老李对老刘说。第二天10点,老李准时打电话。话筒里就传来了啪啪的响声。老家伙,手力不小嘛!看来除了说不出话,其他零件还正常嘛。老李说。啪啪!又是一阵响声。 我怕你闷死!老李又说。 啪啪啪啪!响声更加大了。突然有一天,老李电话打过去,却没人接。反复几次,都一样。晚上,老李打电话问老刘的儿子,你爸还在吧?在啊。 在,怎么不接电话? 哦,他聋了,昨天晚上,突然就听不见了。老李心里咯噔一下,像落进了冰窖,整整一天,都闷闷不乐。老李写了张纸条给儿子,叫他送给老刘。纸条上说:到窗户边挥手,时间不变!10点终于到了,老刘的头也终于冒出了窗户。 老李赶

11、忙举起右手,不停地摇晃,一脸孩子般的笑容。老刘也兴起右手,不停地挥动。岁月如风,在两位老人的指缝间悄悄溜走,转眼就到了秋天。老李的手也开始有些不利索了,每次举动,都感到很吃力,每次挥手过后,都会酸痛难忍。眼睛更不中用了,看老刘,除了见手在挥动,其他的一片模糊。但老李依然坚持每天按时挥手,每次挥过之后,心情都会十分愉快。等到天空撕下雪花的时候,老李彻底不行了,早晨醒来,就感到呼吸困难。儿子说去医院。老李说,来不及了,我的命自己清楚,答应我一件事,我走后,你要每天10点向对面顶楼的窗户挥手,记住,不能露头,不能间断!说完,老李头一歪,就走了。儿子泪如泉涌。 半月之后,老李的儿子挥完手又赶出去忙别的

12、事,无意间撞上了老刘的儿子。你爸身体还好吧?老李儿子问。 还好,刚才还和你爸挥手呢!老刘的儿子说完,慌忙走开了。老刘半年前临走时交代过,千万不能让老李知道他先走了。他怕说多了,漏嘴。(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11期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了两位退休老人在电话中谈棋、问候与调侃,虽然好胜心切,意图压倒对方,但他们重承诺、相互牵挂,结成了至死不渝的情谊。B.小说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直接描摹二老,同时还从两个孩子的角度侧面写老人,两者相结合,展现了两位老人的心灵世界。C.小说叙事平实冷静,收放自如,到结尾,“老刘半年前临走时交

13、代过”,把谜底一下点穿,创造出言约旨远的审美效果。D.小说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没有抑扬交错的情节,但真情感人。5.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6.小说以“挥手”为题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雨后青山铁铸成 吴为山中国画坛一代宗师潘天寿先生,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在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战争频发、文化冲突中度过一生。适逾而立之年,潘天寿便对“书画同源”古训有着不同以往的理解并践行于创作中,形成极富个性张力的艺术风格。熊秉明先

14、生将此风格称为“基于楷书的静态造型美学”。楷书可谓最具儒家气质的文化符号,其中刚毅之道德意味和执着之生命情态恰与儒家的人格精神同构。元代以降,主流绘画的审美品格一直属于道、禅一路,而潘天寿意在表达“道力苍茫”的美学特质,正应和了晚清以来中国画重拾儒家美学的文脉走向。儒家知识分子的自强、弘毅、历史感和使命担当,则成为他“强其骨”的精神支撑。纵观潘天寿的艺术思想和实践,其儒家风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潘天寿从不认为绘画是闲暇的遣兴之举,而将其视为可比肩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事业。在潘天寿看来,中国画能够保存民族精神、体现爱国情绪、彰显国家实力,甚至发挥“救赎”功能。其次,潘天寿始终抱有强烈的自

15、主意识和自省意识。在上下求索的艺术征程中,潘天寿理性地审视着自己的探寻方向和方式,以对图式的极端性钻研考究,日益纯化绘画语言,使画面秩序丝丝入扣,图式与思想渐臻统一,在深刻的省思和勇猛的实验过程中形成独具一格的矜重超迈。最后,潘天寿笔下的花鸟草虫作为人格之投射,远远超出普通玩赏范畴的审美意蕴。他独辟蹊径,运用如椽之笔开启巨幅花鸟画创作的先河。可以想见,当画家面对擎天立地的画幅,屏息敛神,挥斥方遒,将不起眼的花鸟草虫放大到令人惊骇的地步,若非有雄视千古的大格局、海纳百川的大胸襟、俯仰天地的大观照、澄怀味象的大体悟、悲悯众生的大境界,绝不能为之也!他创造性地融合“奇美”与“壮美”两个审美范畴,既拓展了中国传统“阳刚之美”的内涵,也确立了中国审美文化史上的新视觉形式。潘天寿作品中的“奇美”,虽源于八大山人、石涛等前贤大师,却没有他们的悲情愤懑,而是充满了“思接旷古而入于恒久”的高华古意和“至大、至刚、至中、至正”的浩然之气。古意,是对时间的纵深度与秩序性的表现,或言对宇宙感和历史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