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滑轮 每课一练(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704810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 滑轮 每课一练(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1.2 滑轮 每课一练(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1.2 滑轮 每课一练(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 滑轮 每课一练(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 滑轮 每课一练(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 滑轮作业(一)一:请你填一填1、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_ _杠杆。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_力,但可以改变_ _。试举一个定滑轮的实例_。2、如图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如果滑轮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米。3、如图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牛。(不计滑轮重)(2题图)(3题图) (4题图)(5题图)4、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与置于水平桌面上重100N的物体A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固定于O点,当悬挂在滑轮下的物体B重40N时,它恰能对匀速下降,若要使物体B匀速上升,需要在物体A上

2、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_N的力。(不计滑轮重)5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200N,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A为_N,FB为_N。M1BM2BABGA6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各使用了一个滑轮。其中甲图中的滑轮是_滑轮,乙图中的滑轮是_滑轮。(6题图)(7题图)(8题图)7如图所示,滑轮A是_滑轮,它的作用是_,滑轮B是_滑轮,它的作用是_。若G=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_N时可使重物G匀速上升。8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那么m2应等于_ kg。9、试判定下列各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还是动

3、滑轮。如图所示。A、 B、 C、 D、 10、如右图(甲)所示的滑轮中的_相当于杠杆的动力臂,若F=25N,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G=_N。如图(乙)所示的滑轮中的_相当于杠杆的动力臂;若物体重力G=25N,则F=_N(不计摩擦)11如右图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则重物G= N,绳固定端拉力为 N,重物上升10cm,力F向上移动 cm。 二:试着选一选12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 N,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和物体的重为( )A20N,18NB10N,18NC18N,10ND20N,20N(12题图) (13题图) (14题图)13使

4、用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 AF1最大 BF2最大CF3最大 D一样大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 A40牛,20牛 B20牛,40牛 C40牛,40牛 D20牛,20牛15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16. 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5、) AF1=F2=F3 BF1F2F3CF1F3F2 DF3F1F217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滑块A在钩码的作用下恰能沿水平面匀速滑动,那么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 ( ) A294 N B196 N C098 N D049 N1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5 N,乙物重3 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0 N,3 N B0 N,5 NC2 N,5 N D2 N,3 N19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20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当水平拉力F=30N时,物体m恰能沿水平作匀速运动。则地面对物体m的阻力f大小是( )A15N B30N C60N D不好判断2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滑轮质量,分别挂上A、B两物体后恰能静止,则两物重力关系为( )AGA:GB=1:1 BGA:GB=1:2 CGA:GB=2:1 D不好判断三、我来画一画22、标出甲、乙滑轮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