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审题技巧(实用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7639825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作文审题技巧(实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语文作文审题技巧(实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语文作文审题技巧(实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语文作文审题技巧(实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语文作文审题技巧(实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作文审题技巧(实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作文审题技巧(实用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审题,教学目的: 1、培养良好的审题能力; 2、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命题人提供写作的材料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全面理解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亦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什么是新材料作文?,写作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 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美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

2、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012年广东题),广东题材料的表层解读: 1.汤因比在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选择的原 因是他注重文化。 2.居里夫人的外甥女愿意出生在一世纪以前。 3.伊雷娜宁可生在未来的世纪里。 4.居里夫人不选择,因为她认为,“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广东题的深层

3、解读: 引申话题一:文化与生活 引申话题二:时代与生活 引申话题三:人与生活,新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抓关键句法 由果溯因法 异同互求法,多向辐射法 明确褒贬法 分析关系法 由物及人法,方法一:抓关键句法,【方法点拨】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关键句常常直接或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审题步骤】找出关键句子分析关键句子所阐述的道理确定立意,例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2年高考)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

4、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例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2年高考)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

5、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抓关键句法: 1、中心句、总结性的议论句 2、反复出现的句子 3、反复出现的名词 4、开头或结尾的疑问句,方法二:由果溯因法,【方法点拨】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我们一旦知其结果,只要顺藤摸瓜,就能探求其原因,在原因处立论, 确立文章的观点。 【审题步骤】 找出结果探究原因寻找生活对应点确定立意,阅读下面材料,确定作文立意,一个小女孩迷

6、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阅读下面材料,确定作文立意,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

7、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由果溯因法,什么(果),为什么(因),怎么样(究),-,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 是“锯床腿”,-,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 赞许:

8、“谢谢,拉得真不错”,-,赏识、赞美会促使人成功,方法三:异同互求法(多则材料),【方法点拨】对于组合性材料作文,应该通过对每则材料的同异的分析来确立文章的最佳观点。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异中求同) 注:“异”指多则材料 【方法点拨】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对立明显,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在互为因果、互为补充或相互对立的比较中概括出一个论点。这样才不致于被似是而非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常用“要(正面)不要(反面)”或“既要又要”这样的并列复句来表达。(异中求合) 【审题步骤】观察材料特点提炼共性和个性揣摩最佳角

9、度确定立意,【材料】 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分析】 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方法四:多向辐射法,【方法点拨】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

10、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材料1】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1、。”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分析】这则材料,可以采用多向辐射法进行立意。 (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充满无限敬意。 (2)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我国还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3)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我国在科学领域也要“年轻化”。,方法五:明确褒贬法,【方法点拨】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

12、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材料】 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分析】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

13、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方法六:分析关系法,【方法点拨】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人物或事物之间往往有某种关系,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根据人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材料】 一位大学生

14、,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方法七:由物及人法,【方法点拨】写材

15、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姓朱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结 语 问题促使我们研究,研究是我们认识真理;真理与问题互为滋润,一步一步将我们推向绝顶。 (亚里斯多德)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