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不同时期土地政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403283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网】不同时期土地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考研网】不同时期土地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考研网】不同时期土地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研网】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网】不同时期土地政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在中国近代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考点是历来是考试的重点,出题角度较多,客观题或主观题都有可能。因此,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要扎实掌握。下面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老师就这一考点为同学们做一个详解。一、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1)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1930年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统治。 土地革

2、命是中国革命最迫切的问题。(3) 作用: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使中共赢得广大农民的拥护,政权得到巩固,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抗日战争时期政策(1)政策: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2)原因: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3)作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团结了地主一同抗战。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1)政策:1946年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年9月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

3、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者,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2)原因: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农民要求土地。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需要巩固后方。(3)作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农民群众的支援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强调注意两点:(1)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维护农民基本利益。(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始终以农民阶级的利益为重。二、中共在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时期的土地政策1.过渡时期

4、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进而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土地改革时期(5052年):面对艰巨的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的任务,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要求;政策:中共颁布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继续完成土改任务,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影响:土地改革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农业合作化时期(三大改造时期 5356年):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配合国家工业化;政策:积极发展稳步发展的方针,自愿互利的原则,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影响: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实际时间19581978年)错误认为公有化规模越大、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政策: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影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来)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内容,从而解放农业生产力。政策: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但没有所有权。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三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