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 【美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733032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 【美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word论文】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 【美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word论文】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 【美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word论文】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 【美学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word论文】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 【美学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 【美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 【美学专业论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内容提要】本文指出,长期以来,受西方美学及自身传统影响,中国美学界存在着审美救世神话,而当代中国社会的两种文化转型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及文化内部雅俗分化才是理解中国当代审美的基本参照。唯此,包括新世纪在内的当代审美面临着一个悖论:自律与拓展。自律谓人类审美活动能量有限,不能独当铸造现代人灵魂之重任;拓展谓走出以艺术美为主体的精英文化界域,走回归生活、美化生活、丰富自我之路。当代审美意识由三个层次构成:曰装饰审美,曰娱乐审美,曰高雅审美。【关键词】文化转型/当代审美/审美救世神话/自律/拓展【正文】如何评价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的审美理论与实践,如何把握 21

2、 世纪中国审美活动的基本走向?这是每一个态度严肃的美学家都应深入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近现代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审美现实谈些个人的看法。问题的提出:关于审美救世神话在讨论新世纪中国美学的走向之前,回顾一下东西方近现代美学的基本思路及中国古典美学的自身传统,是十分必要的。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人类的审美活动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个 18 世纪美学初创时德国美学家所面临的问题,在此世纪之交,又浮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在新的时代变迁面前,我们仍有困惑。实际上,它仍然是新时代下关于人类审美活动基本价值功能的基础性研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最基本的认识,美学作为一种理论科学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而

3、美学研究者也就失去了其职业活动的基本理由。关于人类审美活动的价值功能问题,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鲍姆嘉通和康德在逻辑思路上对审美活动的特性做了初步的界定,但对其价值功能的认识还是模糊、犹豫的。到席勒,思路为之一变:美学研究的重心从审美活动的特性研究转而为价值功能研究。他从近世人类心灵感性与理性分裂的角度讨论人类审美活动的救疗意义,充分强调其在后宗教时代的文化意义,甚至将它与2理想人性塑造联系起来。有席勒看来,审美的实质性内容便是让人类的精神获得充分解放,是一种使人类的感性与理性和谐相处的游戏。这样,审美就不只是一种应该独立并与人类其它文化活动享有平等地位的活动,而且是有着无比巨大的

4、人文功能,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应该享有优越地位,其价值应该得到凸显的一种活动。这种审美活动的文化学意义,极言之,则可用其一句名言当之:只有人才游戏;只有游戏才能成为人(注:席勒:美育书简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90 页。 ) 。受席勒启发,马克思也强调了人类审美活动的精神解放性质。也许,在马克思的心目中,在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审美,或按美的规律从事创造性活动,正是人类精神自由、人性完美发展的诗意象征。与席勒不同,审美在马克思这里,是人类整个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纯精神活动的游戏,在这点上,席勒对审美的理解,更符合康德的非功利精神。到 20 世纪,以马尔库塞和阿多诺为代表的“西

5、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放弃了马恩经典作家从政治、经济上改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企图,而继承了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精神,将马恩的制度批判改造为文化批判。面对当代西方的文化困境,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审美当作人类获得精神解放的必由之路(注:转引自毛崇杰等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主流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566页。 ) 。这便是一条审美价值功能不断得到放大的理路:康德是犹豫;席勒始要靠它来疗救人心,但也只限定为纯精神的游戏;马克思以为只有在理想的共产主义,人类整个活动始具有审美的自由性质;而当代社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则只要以审美来改铸人心了。这一思路的基本结论可以简要地概括为:随

6、着宗教的衰落,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后宗教社会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事实已经证明,哲学、科学均不足以救世,现代社会科学理性的过度膨胀和大工业化生产方式,又使人类的完整心灵裂为碎片,只有审美活动才能完成新时代这一重要的任务。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实际上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这不只是近代的事实,也是整个 20 世纪中国美学界的实情。在美学诸派别中,主观派、客观派及和谐派均是以认识论立足的美学理论,唯有实践派美学在人类精神文化总体背景上审视审美活动,最能体现出价值论特色,因而,实践派美学的审美价值观代表了当代中国美学对审美价值的主流看法。对以为代表的实践美学而言,其在审美价值理路上对西方美学的忠实继承是通过

7、“自由”这一概念实现的。在那里, “自由”才是核心概念,而实践不过是自由的唯物形式,所以他从根本上将美规定为“自由的形式” (注:美学论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31980 年版,第 164 页。 ) ,进而,又将美感解释为一种“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 ,人类精神诸要素实现了充分和谐、协调的自由境界(注:美学四讲美学三书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10-511 页。 ) 。不只如此,他还将这种理想的审美状态视为一种从根本上建构人性的宏伟事业,进而在他的主体性哲学体系中提出“情感本体”论,这直是要把整个哲学关于人类命运的探讨归结为美学事业

8、,将人类未来精神境遇归结为审美了,的心理本体论或情感本体论就是一种审美本体或审美至上论。不只先生如此,到 20 世纪 90 年代,又有一批中青年学者对艺术审美持有很深厚的本体情结,如提出:“艺术作为人的一种活动方式,在当代世界具有生命精神化的重要价值。艺术不仅使人那蛰伏于胞胎中的各种要素、潜能逐渐得到自由的伸展和迸发,而且直接显示人的生命意义和对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 ”(注:王岳川:艺术本体论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年版,第 316 页。 )不过这次是又以海德格尔为导师,将审美本体论演化为海氏话语:“诗意地栖居” 。这无疑是忠实地继承了上述从康德到席勒和马克思再到马尔库塞等人的思路,同样以

9、自由不管是康德、席勒式的想像力与知解力和谐运动的自由,还是马克思式的真正以人为目的的实践创造活动的自由来论证审美的崇高价值,并同样寄审美以改铸人心的宏伟使命。如果说,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美学基本上是以西方美学为美学的话,到 20世纪 80 年代后,以的美的历程为代表,中国美学界构筑自己的理论体系,始自觉地从本民族传统美学思想资源中吸取养料。就审美价值论而言,学者们普遍关注中国先秦,特别是儒家的文艺观,如孔子的“立于礼,成于乐,游于艺”的思想及“诗教” “乐教”传统。这种东方早期的文艺审美观,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不就事论事,而是从人类整体文化观,从人类精神心理的综合培养的角度论述文艺审美的

10、价值功能。正因其视野是宏观的,因而才更见到文艺审美的价值功能。从这个角度讲,的塑造新感性及情感本体的主体哲学体系就带有极其浓厚的东方儒家哲学特征,是他近 20 年来自觉继承传统儒家思想的结果。综上所述,中国当代美学中极力弘扬审美价值功能的理论,其思想渊源,既有西方美学的因素,也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因素,是这两种思想资源合力的结果。只不过在这一总体上是“西学东渐”的时代,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总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的。4那么,这一充分张扬审美的价值功能的理论到底有多少真理性的成分呢?审美真的会有如此威力吗?既然神话帝国、伦理帝国、宗教帝国都一个个衰落了,科学帝国虽正炙手可热,却也已暴露出其种种弊端。在此情

11、势下,审美何以证明自己在人类文化系统中独具的优越性呢?我们把这种有意无意地夸大人类审美活动文化功能的理论称之为“审美救世神话” 。从逻辑上说,历史上曾出现过道德救世论、宗教救世论、科学救世论等等,这些说法都出了问题后,难道审美不可以出场吗?确实,生活于后宗教时代、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人们,弘扬审美,几乎是对人类文化活动各方面反思后山穷水尽时的惟一出口。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人类真的走投无路了吗?人们不禁要问。审美救世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问题并不在于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而在其思维形式。文化转型之一: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审美救世理论对后宗教时代及大工业社会时代病症的诊断是准确的,说审美活动

12、于此有一定的补弊救疗作用也是有道理的,可是,由此而进一步推断,其它文化活动都不行了,只有审美可以力挽狂澜,普度众生,则是大可怀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臆说?关键在于:从康德、席勒、马克思到当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中世纪宗教衰落后的文化转型,对近现代社会的文化格局产生了方向性误解,或者说他们对这种全新的文化格局根本就没有理解。就西方文化史而言,基督教的衰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它带来的并非人们表面上所见到的科学与宗教的相互消长,并非只用宗教的失意与科学的胜利所能概括。这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并非此前人类文化诸领域“城头变换大王旗”式的王朝更替活动,而是一种人类文化体系内部结构的根本性

13、调整。简单地说,就是从古典时代的一元文化到近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所谓一元文化,是指这样一种情形:虽然细细分来,各民族文化由各不相同的基本要素宗教、伦理、审美、科学、哲学等组成,但这些要素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它们在文化大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均衡的。在具体的各历史阶段,其中必有某一种要素占有较重要的统治地位,形成一枝独秀局面,其它要素则居于不起眼的从属地位,要为居统治地位的主导文化形态服务,并且只有在接受其庇护的情形下才能取得合法的生存权。比如,在原始文化时代,神话便是特为发达的一种文化形式,而宗教、艺术、科学、哲学等只是作为萌芽因素而存在。在古希腊的古典时代,哲学又充任着人类一切知识的保姆的角色

14、,亚里士多德无所5不包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便是其象征。在中世纪,基督教又承担起古希腊时哲学这门智慧学所承担过的角色,艺术诚然要为宗教服务,科学的探讨也要以不伤害宗教信仰为限度。19 世纪时的自然科学似乎也做过同样的梦,但 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很快就撕碎了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古老的东方,实践理性下的伦理教化活动也唱过类似的主角,艺术审美则是其更为精致的形式。这种类似政治领域中存在过的君主专制制度的主数奴的文化结构不是某一民族、时代或文化领域中的特殊现象,而是整个古代社会东西方文化所呈现出的一种共有的结构形态,是整个人类社会古典时代所共有的文化结构原型。所谓多元文化,是指自从进入近现代社会,人

15、类文化的内部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人类文化系统内部的各要素科学、哲学、宗教、审美等进入一个平等相处、共同繁荣的时期。其中,再也没有哪一门类一枝独秀,也没有哪一门类因受压抑而不能发展,大家都有其不可代替的地位与作用,但谁也做不了绝对的文化领袖。用黑格尔的说法,叫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没有英雄,起码是没有君主的“散文”而非“史诗”的年代(注: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 39 页。 ) 。无须为这种因文化君主缺席而造成的人类文化的平淡无奇而黯然神伤,因为在那个一元文化的古典时代,虽然各民族文化都造就出一批光彩夺目的文化明星,如中国的伦理教化,西方的宗教;艺术审美领域内如中国的诗歌,

16、西方的建筑等。但是,在这一时代,个别文化君主或明星的出现,是以无意识中压抑乃至剥夺其它门类文化活动充分发展权利为代价的,它造成了民族文化生态内部极严重的均衡状态。比如,在中国古典艺术史的范畴内,就出现了诗歌一枝独秀,诗的主观表现精神统领书法、绘画等非诗歌的艺术,最终形成抒情艺术的繁荣与以小说戏剧为代表的叙事艺术滞后这种极不平衡的局面,换言之,在古代中国,诗的荣耀是以牺牲其它门类艺术的充分发展为代价的。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情形。这种遗憾在现代艺术史中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五四以后,中国现代艺术的各门类出现了共同繁荣的崭新局面。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平行发展,文学内部也是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均有建树,不再有一手遮天的大腕巨星,也不再有压抑与萎缩。这难道不是在近现代社会才会出现的崭新的文化现象,不是一场发生在人类文化领域内部的民主化,因而也是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吗?这难道不是在文化领域内充分地现实了近现代社会的民主理念吗?面对这种真正代表了新时代文化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