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业设置与管理办法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83KB
约59页
文档ID:8713043
专业设置与管理办法_第1页
1/59

1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与管理办法为加强学院专业的建设和管理,规范专业设置程序,完善我院专业设置与管理的运行机制,使其更好地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轨道行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我院专业建设规模、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办法一、专业设置及其调整的基本原则1.专业设置及其调整,应主动适应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需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要求,正确处理好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2.设置或调整的专业应着眼需求、确保质量,依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需求及自身办学条件,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突出办学特色,保证学生专业教育教学质量3.专业设置及其调整应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求,突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二、专业设置的条件新设置专业或调整改造专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21.符合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有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原则上专业年度招生规模应不低于 80 人(特殊专业除外)2.有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3.新设置专业应以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具有一定数量人才需求且比较稳定的,能完成该专业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其中基础课、专业课程教师中专业对口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不得少于 3 人。

4.办学条件能满足该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其中专业办学经费、教室、专业实训室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资料、实习场所、学生宿舍等条件必须具备三、专业设置权限专业设置及其调整需经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院领导同意后报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四、设置、调整专业的申报程序专业申报工作每年集中进行一次申请设置或调整专业的系应于每年 6 月 10 日前将以下第 1、2 项的书面材料送教务科经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批准后,按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提交剩下的几项书面材料材料要求如下:1、经学校批准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计划;32、设置、调整专业的申请报告,并附设置、调整专业的主要理由及人才需求预测分析材料(论证报告)、调查论证走访单位记录表(见样表)3、专业申请表(见样表);4、设置、调整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5、设置、调整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任课教师配置一览表(教师姓名、年龄、性别、职称、学历、所毕业的学校及专业、授课名称);6、设置、调整专业办学条件(教室、实验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学生宿舍等)的落实情况报告;7、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上述材料,除 1 项外均一式五份用 A4 纸打印,并报送软盘一份。

二)教务处对系申报的材料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然后将初审后的材料交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经校领导同意后报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五、专业设置的管理专业申报和管理工作归口教务处4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办专业企业调查论证走访单位记录表系调查单位名称日 期接待人(签字)5调查主要内容调查人签字自治区高等职业学校新增专业(方向)申请表6院校名称(盖章): 院 校 代 码: 院校主管部门(盖章): 申报专业名称: 专 业 方 向: 申报专业代码: 申报专业大类: 申 报 专 业 类 : 申 请 时 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制2013年 8月 2 日7院校简介咨询:网 址:学院名称: 申请专业名称(方向)及代码专业大类名称及代码所在学院 专业办学地点修业年限面向的技术领域及岗位(群)专业招生面向本校已设置的相近专业开始招生时间及人数计划发展规模数专业服务方向专业筹建情况(办学条件落实情况主要包括专业开办经费、师资调配、教学实验开支、实习实训基地以及教室、图书资料等,8可另附资料)尚需要解决的办学条件及落实所需要的时间院校学术委员会意见(主任签字)年 月 日院校审批意见盖 章年 月 日本地区(部门)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意见(主任签字)年 月 日主管部门审核 盖 章9意见 年 月 日附件一开设专业社会需求调查报告正文(宋体小四号字)南疆三地州劳动力就业与工业状况的调查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 、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是新疆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工业进程缓慢、城市化率低,经济发展落后和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域。

一、南疆三地州就业状况(一)人口规模、劳动力总量不断扩大2012 年南疆三地州人口总计 683.53 万人,比 2008 年增长 12.46%,同期全疆增长幅度仅为 6.57%;据测算,目前南疆三地州适龄劳动人口达到 499.43 万人,比 2008 年增长 17.2%,劳动力总量增长迅速二)劳动力就业水平不高,结构有待调整从就业水平来看,虽然南疆三地州就业人员每年在增加,但劳动力就业水平依然不高2013 年三地州就业人口 285.98 万人,比 2002 年的 174.94 万人,10 年间增长 111.04 万人,年增长率为 5.0 %,其中和田地区为 83.1 万人,喀什地区为 177.1 万人,克州为 24.4 万人但 2013 年三地州平均就业率仅为41.84%从劳动力结构上看,一产从业人员占比远高于二、三产业,如和田地区,截止 2012 年底共有从业人员 83.08 万人,其中:第一产业 50.56 万人,占比60.9%;第二产业 9.7 万人,占比 11.7%;第三产业 22.82 万人,占比 27.4%从劳动力配置结构看,南疆三地州就业人口按行业分,71%的在岗职工集中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公有制行业。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五10个行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占比仅为 10%,南疆三地州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型为特征的工业吸纳在岗职工人数所占份额较低,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非常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慢,在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增幅不多二、南疆三地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前景(一)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体发展情况1.和田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整体发展情况2013 年,和田地区共有各类劳动密集型企业 53 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业 20家,占企业总数的 37.7%,数量较上年增加 4 家;林果加工业 2 家,纺织业 8家,服装业 2 家,家具制造业 2 家,民族特色手工业 19 家从企业工业产值(现价)来看,2013 年和田地区全部工业企业产值(现价)为 196519.2 万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业为 5620.9 万元,占 2.86%;纺织业2571.1 万元,占 7.26%;服装业为 26.2 万元,占 0.01%;民族特色手工业为2127.1 万元,占 1.12%由各类企业的集群规模和产值占比来看,农产品加工、纺织、林果加工及民族特色手工业在和田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相对占着主导地位。

2.喀什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整体发展情况2013 年,喀什地区工业 1090 家(不含个体工业户)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83 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1007 家截至 2012 年底喀什地区共有各类劳动密集型企业 34 家,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6 家,占企业总数的 17.65%;食品制造业 4 家,占企业总数的 11.76%;饮料制造业 5 家,占企业总数的 14.7%;纺织业 12 家,占企业总数的 35.29%;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 家,占企业总数的 5.88%;家具制造业 3 家,占企业总数的 8.8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 家,占企业总数的 5.88%从规上企业工业产值(当年价)来看,2012 年喀什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当年价)为 102.77 亿元,同比增长 20.11%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为 11.43 亿元,占 1.11%,同比增长 21.22%;食品制造业为 2.38 亿元,占 0.23%,同比增长 48.2%;饮料制造业为 1.26 亿元,占 0.12%,同比下降9.47%;纺织业 6.41 亿元,占 0.62%,同比下降 40.35%;家具制造业为 0.23 亿元,占 0.02%,同比增长 361.75%。

由各类企业的集群规模和产值占比来看,喀11什地区农副食品加工、纺织、食品制造业在喀什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相对占着主导地位3.克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整体发展情况克州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在以下行业:农产品加工业包括林果业及深加工、纺织业、皮革毛皮制造业,以及民族特色手工业等2013 年,克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290 家,其中州级以上龙头企业 19 家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 4 家,1 亿元至 5000 万元的企业有 4 家,5000 万元至 1000 万元的企业有 7 家,1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有 89 家这些龙头企业不仅涵盖农、林、牧各行业,而且还涉及食品加工、粮油转化、畜禽产品加工、林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服务等行业克州是一个柯尔克孜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世代以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目前,全州共有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专营生产、加工、销售企业 6 个其他家庭手工作坊则以订单的形式,为各县市专营企业提供产品,再由企业统一经营销售 (二)产业发展前景1.农牧业、林果业是南疆三地州最具优势的产业南疆三地州是新疆传统的农牧业、林果业生产区,特别是独特的自然条件,为特色林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绿色、特色、规模、品牌”战略,进一步明确把林果业建设成为农村支柱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支撑,有力的促进了林果业及深加工业的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核桃、红枣、葡萄、大芸、玫瑰花、无花果、石榴、特色茶等优势农产品发展带三地州都具备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种优势三地州在资源、劳动力、土地和批发业等因素方面具有传统的优势,能够满足农牧、林果及其加工产业发展的指向性要素的要求尽管相对于国内疆内市场的市场位置、运输条件和用水这三个重要因素方面因存在距离远、运费高、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未达到最优,但这是可以通过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投入而转变,可通过产业规模化运营来解决此问题,并且,因其毗邻中亚12南亚国家而具备距离国外市场较近和较好的运输条件2.石油化工、矿产加工在南疆三地州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近几年南疆三地州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已基本满足南疆三地州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产品运输到区域外市场的需求,对具备一定的储量的三地州来说,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加工对于落后的区域经济具有原始资本积累效应,这两个行业对于南疆三地州自身产业结构也是具有相对优势以及可吸纳众多的劳动力。

3.纺织业、民族特色手工业在南疆三地州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在南疆三地州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是传统优势产业南疆三地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等民族跨国而居,与中亚诸国语言相通、文化习俗相近,人民群众之间交往源远流长,在服饰文化上有着历史渊源和许多相同的审美情趣这些国家的纺织品服装产业基础薄弱,对我国纺织服装的需求较大,为三地州服装进入中西亚市场提供了有利契机此外,新疆棉花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 50%以上,又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全国最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