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762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命题趋势1.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016江苏单科,T3)“水车”的作用1.从知识角度看,考查重点有: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和农业的发展概况;对小农经济的理解以及小农经济与古代政治、思想之间的联系。2.从史论角度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需要较高的农业生产技术,发达的水利设施,牛耕和铁制农具的推广等基本条件。高考重视对生产力要素的考查,值得复习时关注;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预计高考试题将以文学、艺

2、术作品为载体来进行考查。3.从热点角度看,以社会热点或新情境、新材料切入,考查“三农”问题。(2015江苏单科,T4)唐至清淮北农耕的变化及其认识(2013江苏单科,T1)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及其作用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2017江苏单科,T1)古代冶金方面的表现(青铜器)考点一发达的古代农业知识点一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倒树木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耒耜和石锄、石犁。3.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春

3、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并将其逐渐推广。(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发明播种工具耧车。(3)到东汉时,使用耦犁的犁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4)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并一直为后世沿用。【思维导图】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知识点二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曹魏出现翻车;唐朝时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知识点三封建土地私有制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加以

4、确立。2.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3.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知识点四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个体(小农经济)(1)原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2)特点生产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生产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3)地位影响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小农经济十分脆弱,加之封建剥削沉重及灾荒瘟

5、疫,小农经常破产。【图解历史】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考法1古代农业生产的技术成就典例 (2016江苏单科,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解析“水车”是灌溉工具。由材料中“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可知,农民利用灌溉工具引水灌溉农田,这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水车自动灌溉,A项错误;利用水车抗旱不能说明灌溉技术的成熟,C项错误;这种水车是自然经济形态下的农业工具,不可能使农业

6、摆脱自然的束缚,D项错误。答案B【方法突破】明考点古代农业的生产技术(灌溉工具)抓关键根据“翻翻联联衔尾鸦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可知是人力的灌溉工具。定方法本题可用特征定位法解答。抓住材料体现的特征解答问题,如本题材料中诗句“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以及无锡道中赋水车的判断依据可知是古代依靠水力的灌溉工具。【史论链接】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原因(1)政治:古代大一统下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统治者重农抑商和休养生息的政策。(2)经济:土地私有制调动了农民对土地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如工具的不断改进和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业经验的总

7、结和推广,为农民精耕细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人口不断增加,赋役的沉重,促使农民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统治阶级重农抑商政策的导向作用。考法2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史料研读史料一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摘自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综T24史料二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史料三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

8、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1.史料一中吕氏春秋上农是战国末年吕不韦组织编写,由此可断定时间。史料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2.史料二信息“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体现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生产。3.史料三中“服役者不下二人”说明农民徭役重;“百亩之收不过百石”说明农业产量低;“贫者无立锥之地”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史料主要论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从本质上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春秋战国时期,推动农业耕作方式由集体耕作制向个体耕作制转变的主要因素。提示:铁犁牛耕出

9、现,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根据史料二、三,概括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提示: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担负沉重的赋税徭役,土地兼并严重,具有脆弱性。史论归纳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1.基本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4)脆弱性: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5)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6)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

10、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2.影响因素(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采取重农政策。(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严重的自然灾害。考点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知识点一官营手工业1.历程2.特点【深化理解】 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投放市场官营手工业生产不计成本,不投放市场,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国家的需要,即使有一些官营手业产品流入外国,也主要是由统治者作为赠品,赏赐给外国人的。3.成就(1)冶金业:商朝青铜铸造繁荣;西周晚期

11、出现铁器;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发明灌钢法。(2)制瓷业时期成就商周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秦汉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魏晋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隋唐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元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3)丝织业时期成就商周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秦汉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隋唐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知识点二民间手工业1.特点2.发展历程(1)早期状况: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2)隋唐时期: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12、(3)宋元时期:民间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4)明清时期: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3.手工业的影响(1)西汉: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称誉。(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考法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成就及特点典例 (2017江苏单科,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

13、作()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解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分封制的实质是一种等级制度,分封制下,天子和诸侯享有鼎的数量是不同的,B项正确;青铜器比较稀缺,很少用作农具,A项错误;食具不是权力的象征,C项错误;货币是经济的象征,D项错误。答案B【方法突破】明考点古代手工业的成就抓关键“政治的权力”、商周时期青铜器。定方法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解答该类选择题要先分析四个备选项的特点和表现,然后结合材料反映的内容来确定答案,如本题先识记四个备选项的含义,然后结合材料关键信息来分析。【史论链接】 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特点或目的流通方式

14、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不在市场流通长期占主导地位,素称发达,世界领先民间手工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进入市场流通明中叶以后占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仅一小部分在市场流通,明清时期比例扩大作为农户的副业随堂演练预测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1.(2018扬州中学质检)易系辞记载:“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对该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B.耒耜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工具C.反映

15、了“刀耕火种”原始耕作方式D.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代解析材料中“神农氏作”,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原始农业中已经出现耒耜,而小农经济时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后,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原始农业实行“刀耕火种”原始耕作方式,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用木头制作耒耜,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代,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2.(2017苏北四市期中)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解析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