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119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知识点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B糖溶于水是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C经过苗圃闻到花香是花的香味分子运动到了鼻子中D现代科技表明,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2对下列课本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图311A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C只有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D品红扩散是品红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3下列关于空气的认识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B空气中氮气分子、氧气分子均匀混合在一起C液态空气和空气的分子组成不同D空气是混合物,不含有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2微观粒子(如分子)的基本性质4一壶水烧

2、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水分子间间隔变大 B水分子体积变大C水分子数目增多 D水分子质量变大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1个水分子的质量为31026 kg分子质量很小C湿衣服晴天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6000 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氧气被压缩进钢瓶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B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C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D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7.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3、()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C室外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 D1 L小石子与1 L黄沙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 L8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选择合适的选项序号填空。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B分子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1)夏天晒衣服比冬天干得快,从微观上看是_。(2)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来,从微观上看是_。(3)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从微观上看是_。9下列物质都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二氧化碳 B铁、氧气C铜、金刚石 D五氧化二磷、硅102016河北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4、的是()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11已知分子的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而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分子的质量,如图312在玻璃管两端的棉花上分别滴上浓氨水和浓盐酸,已知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接触后产生白烟,则最先出现白烟的点是()图312AA点 BB点 CC点 D无法确定12.用两个相同体积的注射器分别吸取5 mL空气和5 mL红墨水(如图313所示),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然后向内推活塞,比较推动活塞的难易程度。该实验验证了:图313(1)分子之间有_。(2)气体分子间隔较_,液体分子间隔较_。13小

5、红同学在进行如图314所示实验,以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将含有酚酞的蒸馏水分别盛于A、B两只小烧杯中,另取一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罩住A、C两只小烧杯,小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图314(1)一段时间后A烧杯内的液体表面变红,猜想:使酚酞变红的物质可能是_、_(不少于两种物质)。(2)烧杯B中_(填现象),这说明_不会使得酚酞溶液变红。(3)氨水从C烧杯中扩散到大烧杯内。从微观角度解释:_。(4)小明同学也做了这个实验,结果发现B烧杯中的酚酞也有少许变红,其原因可能是_。A没有及时盖上大烧杯,导致C烧杯中的氨分子扩散到B中B氨分子穿过大烧杯,进到B烧杯中C空气使得酚酞变红D

6、这个实验不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142017昆明“斗南鲜花论斤卖,花香吸引宾客来”。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D分子在不断运动152017河北改编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1 L大豆与1 L小米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 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详解详析1D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2C解析 硅原子在不断运动。3B4.A5.D6.C7D解析 小石子和黄沙之间的间隔不是微粒之间的空隙。8(1)A(2)C(3)B9A10B解析 大雾、柳絮皆是无数分子的集合体,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氧气被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11C12(1)间隔(2)大小13(1)空气氨水(2)没有明显现象空气(3)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A14D解析 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5C解析 大豆和小米是宏观物质,两者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并不能解释微粒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