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019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三首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感激涕零慷概激昂沉吟忧思难忘B春花秋月不绝如缕乌鹊鼓瑟吹生C如临深渊月明星稀羁绊抱残守缺D托物言志登高毕赋悲凉倾慕贤才 解析:A概慨;B.生笙;D.毕必。答案:C2对课文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美丽的莲花要是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自己的心上人远在天涯海角。这好似一声叹息,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凄凉。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是用来比喻曹操的忧思。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直言不讳,表明了喜爱山林自然的本性。D“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视官场为尘

2、世之罗网,表达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解析:B这里是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华的人。答案:B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四面、周围)C桃李罗堂前(排列)D复得返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解析:D自然应是和官场生活相对的田园生活。答案:D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生活。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解析

3、:A“及时行乐”讲错了。答案:A5将下列诗句按作者分类,正确的一项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A/B/C/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需平时多积累。答案:C6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十分突出,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

4、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解析:C“山水田园”应改为“田园”。答案:C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涉江采芙蓉,回答78题。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7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_答案: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看来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朋

5、友,是古人常有的举动。你能说说这首诗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在营造意境上的作用吗?_答案:芙蓉让人感到抒情主人公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使意境更加高洁、清幽。阅读短歌行,回答910题。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9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

6、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解析:C项,“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答案:C10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一厢心中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

7、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_答案: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二、课外探究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古诗十九首(十九)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11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要注意“月”这一意象的常用意义借明月寄相思。另外,女主人公的“愁”“泪”等也证明了这一含意。答案:古

8、诗中常借明月寄相思,诗歌中的女主人公看见一轮无声明月,独悬空荡天地间,顿生孤独凄凉之感。同时,浓浓的情思,也借助圆圆的明月,随着皎洁的月光流照着远方的亲人。12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使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因为诗中提到了月亮,所以分析手法时应主要从景和情的关系入手。答案:即景生情。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月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皎洁的月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314题。菊 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9、画菊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形似松。这首画菊诗是生活于宋元易代之际的南宋诗人在宋亡之后所写。13两首咏菊诗分别以菊象征了怎样的品格?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感悟诗歌整体意境,然后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词来分析,前首诗,“香满池岸”表现出了菊散发香味让人心情愉悦的高洁品格;“不羡瓦松高”表现出了菊花不羡慕高位,象征着不慕名利的品质。后首诗,“不并百花丛”“独立”表现了菊花不与其他花混杂在一起,保持独立的品格,象征着坚守大义;“宁可枝头抱香死”,也不被

10、“吹落北风中”,象征着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答案:菊: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洁品格。画菊: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14简要说明画菊诗中“百花”“疏篱”“抱香”“北风”等词语的寓意。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根据题干词语,展开联想。“百花”,可从它的依从、趋炎附势的情态,联想到那些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从诗人的“独立”于“疏篱”之外,便可联想到“疏篱”象征着恶劣的政治环境。由为了“抱香”,甘愿死去,可联想到“抱香”象征着坚守民族大义。宁死也不愿落入“北风”中,由此可联想到,“北风”代表着元朝统治者。答案:百花: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疏篱:恶劣的政治环境。抱香:坚守民族大义。北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