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函数一综合测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108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函数一综合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函数一综合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函数一综合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函数一综合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函数一综合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函数一综合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函数一综合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函数(一)综合测试题(时间:_ 满分:120分)(班级:_ 姓名:_ 得分: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点P(一3,4)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3,一4 ) B(一3,一4) C(3,4) D(一4,一3)2. 【导学号77560152】下列各图中,不是的函数的是()xyCxyxyDxy3.张大爷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离家900米的报亭,看了10分钟报纸后,用了20分钟返回家中,下列图中能表示了张大爷离家距离y与时间x的关系是()204060900OyxAy9002040OxB.900Oyx3040900O203050yx4.函数y=(x0)的图象大致是( )5

2、.已知点A(2,a)在函数的图象上,则a的值为( )A1 B1 C2 D2 6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 )ABCD7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函数图象上有两点A(,y1),B(5,y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 )A. y1y2 B. y1y2 C. y1y2 D. 无法确定8. 一个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2,3),(2,1),(2,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2,2) B(3,2) C(2,3) D(2,3)9.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3、)A.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时 B.快艇的速度为40千米/时C.轮船比快艇早出发2小时 D.快艇不能赶上轮船xyABO第10题图第9题图10如图,已知点A是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OA=OB,那么AOB的面积为( )A.2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第12题图11.若电影院中的5排2号记为(5,2),则3排5号记为_.12由于干旱,某水库的蓄水量随时间的增加而直线下降若该水库的蓄水量V(万米3)与干旱的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干旱开始时,蓄水量为_万米313函数的图象位于 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增大

4、而(填“增大”或“减小”).14已知点(1,-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k= 15如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一点,PA垂直于x轴,垂足为A,设OAP的面积为S,则S的值为 pyAxO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已知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_;(2)乙在这次赛跑中的平均速度是_m/s.17【导学号77560167】如图,在矩形MNPQ中,动点R从点N出发,沿NPQM方向运动至点M处停止设点R运动的路程为x,MNR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当x=9时,点 R应运动到_点处. 第17题图QPRMN49yxO1

5、8已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的两个交点分别是A(1,4),B(2,m),则a+2b=_. 三、解答题(共58分)19(10分)先在如所示平面坐标系中,描出A( 3, 2),B(2, 2),C( 2,1),D(3,1)四个点,然后判断线段AB,CD有什么关系,再说出顺次连接A,B,C,D四点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第19题图20(12分)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中途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来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他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驶,结果准时到校.到校后,小明画了自行车行进路程s(km)与行进时间t(h)的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12340.10

6、.20.30.4(h)(km)O(1)这个图象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根据图象填表:时间t/h00.20.30.4路程s/km(3)路程s可以看成时间t的函数吗? 第20题图21(12分)你吃过拉面吗?实际上在做拉面的过程中就渗透着数学知识: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面条的总长度y(m)是面条的粗细(横截面积)s(mm2)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1)写出y与s的函数解析式;(2)求当面条粗1.6mm2时,面条的总长度是多少米.第21题图22(12分)制作一种产品,需先将材料加热达到60后,再进行操作设该材料温度为y(),从加热开始计算的时间为x(分钟)据了解,设该材料加热时,温

7、度y与时间x成一次函数关系;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与时间x成反比例关系(如图)已知该材料在操作加工前的温度为15,加热5分钟后温度达到60(1)分别求出将材料加热和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工艺要求,当材料的温度低于15时,须停止操作,那么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多少时间?第22题图23(12分)如图,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1)求k的值;(2)若双曲线上一点的纵坐标为8,求AOC的面积.第23题图函数(一)综合测试题一、1.C 2.D 3.D 4.D 5.A 6. B 7.A 8.C 9.D 10.C二、11.(3,5) 121200

8、13二、四 增大 142 1516(1)甲 (2)8 17Q 182三、19 图略,AB与CD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20解:(1)这个图象反映了变量s与t之间的关系 (2)t=0时,s=0;t=0.2时,s=2;t=0.3时,s=2;t=0.4时,s=4 (3)因为对于每一个s,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所以路程s可以看成时间t的函数21.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由于图象经过点(4,32),则有32,所以k128,即y与s的函数解析式为y(s0).(2)当面条粗s1.6mm2时,面条的总长度是y=80(mm)0.8(m).22.解:(1)设材料加热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9、由题意,得解得所以材料加热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9x+15.设材料停止加热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由题意,得60=,解得k=300.所以材料停止加热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2)当y=15时,由=15,解得x=20,所以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20分钟.23.解:(1)因为点A的横坐标为4,且点A在直线上,所以当x=4时,y=2所以点A的坐标为(4,2)因为点A也在双曲线上,所以k=42=8第23题图(2)因为点C在双曲线上,点C的纵坐标为8,所以当y=8时,x=1,所以点C的坐标为(1,8)如图,过点A,C分别做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M,N,得矩形DMON易得S矩形DMON=48=32,SONC=4,SCDA=9,SOAM=4所以SAOC= S矩形DMON- SONC- SCDA- SOAM=32-4-9-4=15.即AOC的面积为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