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知耻才能自尊自爱》习题(含解析) 粤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654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知耻才能自尊自爱》习题(含解析)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知耻才能自尊自爱》习题(含解析)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知耻才能自尊自爱》习题(含解析)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知耻才能自尊自爱》习题(含解析) 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知耻才能自尊自爱》习题(含解析)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1 自尊自爱 第2框《知耻才能自尊自爱》习题(含解析) 粤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耻才能自尊自爱习题1、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以立。”这句古语告诫我们( ) A. 做人不可有耻辱感 B. 不知羞耻,永远不会有自尊C. 知耻就会失去自尊 D. 有没有羞耻无所谓2、下列是具有知耻表现的是( )总是会去爱自己身上美好的品德愿意做出值得自己和他人欣赏的事情看到自己的内心有缺陷和不足,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犯了错误,通过反省来自我否定和修正A. B. C. D. 3、清代的康有为曾经说过:“风俗之美,在于养民知耻。知耻者,治家之大端”。人有了羞耻心( )就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感到难为情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悔恨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就会感到一切无所谓A. B. C. D. 4、有人

2、比喻,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羽衣霓裳,知耻是最美的服装。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会格外珍惜自尊。以下关于知耻与自尊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一个知耻的人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感到难为情,并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 不回避缺点、改正缺点,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尊的表现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A. B. C. D. 5、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行己有耻”这需要我们有( )A. 善恶之心 B. 是非之心 C. 知耻之心 D. 丑恶之心6、知耻,是青春有格的重要表现,下列关于知耻说法错误的是( )A. 一个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合适的言行感到羞愧和难为情B

3、. 一个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的言行感到羞愧C. 一个知耻的人会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D. 一个知耻的人只会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7、某学校的新校训由“求真、感恩、知耻、砺行”四个词构成。强调把“知耻”列入校训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A. 自立人格 B. 自信人格 C. 自尊人格 D. 自强人格8、苏秦(战国时的人物)少年时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在外边到处碰壁,回到家里,父母骂他、嫂子不给他饭吃。他感到屈辱,下决心刻苦读书,终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这告诉我们自尊的人( )A知道尊重他人 B知耻并能将之转化为前进的动力C不做有损他人的事 D不优柔寡断9、曾经有两名中国

4、乘客大闹航班、用方便面泼空姐,这些不文明行为遭到了网友的强烈谴责。网友之所以要谴责上述行为,是因为( )人不可有羞耻感 不知羞耻,就不会有自尊知耻就会失去自尊 羞耻心是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 B. C. D. 10、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很讲究“耻”,耻即行己有耻,做人做事有所不为。下列我们应“有所不为”的是( )帮助同学 抄袭作业 乱扔垃圾 植树造林A. B. C. D. 1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会因为缺乏羞耻之心而做出有损公德和人格的事情。比如:乱倒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1)请列举生活中缺乏羞耻之心的事例。(至少两个)(2)我们应如何培养羞耻之心?12、根据下列话题材料,回答问题

5、。话题一:他从小不爱上学,上课时心不在焉,像是在做白日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一次,老师问他1+2等于多少?他回答说是3,看到老师拍桌子了,又改口说是2,同学们都说:“那家伙是呆子!”你能说他是差生吗?然而他不服输,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就是牛顿。话题二:他高考考了三年,第一次数学考了1分,第二次数学考了19分,第三次数学才考了79分,然而,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所经营的公司于2014年9月19日在美国上市,他成为中国首富,他就是阿里巴巴的马云。上述材料中的主人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B2.D3.B4.D【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耻与自尊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知耻是自尊

6、的重要表现,自尊的人必定是知耻的,所以观点正确;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D。5.C【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观点表明,我们要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有知耻之心,做到行己有耻,6.D【解析】呢么题考查对知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根据所学,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一个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的言行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所以A、B、C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D。7.C【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自尊的人是知道羞耻的,所以知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其中A、B、D不符合题意,正

7、确答案选C。8.B【解析】苏秦为自己的不学无术感到屈辱,下决心苦读,才获得事业的成功,启示我们自尊的人要懂得羞耻并将之转化为前进的动力。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其它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9.C【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的乘客的行为,是对自己的行为不知耻的表现,知耻在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耻,就不会有自尊,其中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C。10.B【解析】本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有所不为”的选项,即我们应引以为戒的做法。中的抄袭作业是不讲诚信的做法、中乱扔垃圾不利于保护环境,是缺乏社会公德的做法。这两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的做法都是道

8、德和法律所提倡的做法,应“有所为”,但不符合题意。11.(1)提示:可列举生活中一些不文明之举、损人利己之举。如:乘公交车时不排队、闯红灯、缺斤少两、盗窃抢劫(2)培养羞耻之心要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解析】(1)本题考查对道德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是日常生活中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反面实例,按照设问要求列举两个即可得分。(2)本题考查对自尊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要培养羞耻心,就是培养自尊,可以从遵守道德和法律,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回答,注意运用政治语言,看分答题即可。12.(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知耻之心。知耻,是自尊的表

9、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2)这个故事告诉还我们,每个人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一些信心,同时要积极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获得尊严。(3)面对生活中不如别人的地方,我们不要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尊,羞耻,怎样面对羞耻这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回答,牛顿和马云,一个是外国古代的事例,牛顿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差,然而,面对自己的被别人耻笑的耻辱,他不气馁,经过努力,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同时他也找到面对耻辱的方法,那就是找到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自己看得起自己。话题二的主人公马云同样如此,解答该题,要紧扣教材知识点,知耻是自尊的表现,如何面对羞耻,感受自尊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