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六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六)(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569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六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六)(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六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六)(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六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六)(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六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六)(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六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六)(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六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六)(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六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六)(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六)(B卷 能力素养提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阅读(3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

2、予一以贯之。”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3、?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非与:难道不是吗?一以贯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率:行走。稼:种庄稼。穑:收庄稼。宰:家臣,总管。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救陈,军于城父军:驻扎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C君子亦有穷乎 穷:困厄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苦解析:

4、选DD项,根据语境可推断出应为“担心,忧虑”。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B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C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D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解析:选C原句为: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

5、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度势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解析:选DD项,后半句是对原文“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的误解,其中“使”是“假使”的

6、意思。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5分)译文:_(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5分)译文:_答案:(1)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容忍。(2)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高力士,潘州人,本姓冯。少阉,与同类金刚二人,圣历元年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入宫。则天嘉其黠惠,总角修整,令给事左右。后因小过,挞而逐之。内官高延福收为假子,延福出自武三思家,力士遂往来三思第。岁余,则天复召入禁中,隶司宫台,廪

7、食之。长六尺五寸,性谨密,能传诏敕,授宫闱丞。景龙中,玄宗在藩,力士倾心奉之,接以恩顾。及唐隆平内难升储位奏力士属内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内给事。先天中,预诛萧、岑等功,超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同正员。开元初,加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玄宗常曰:“力士当上,我寝则稳。”故常止于宫中,稀出外宅。若附会者,想望风彩,以冀吹嘘,竭肝胆者多矣。宇文融、李林甫、李适之、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因之而取将相高位,其余职不可胜纪。肃宗在春宫,呼为“二兄”,诸王、公主皆呼“阿翁”,驸马辈呼为“爷”。力士于寝殿侧帘帷中休息,殿

8、侧亦有一院,中有修功德处,雕莹璀璨,穷极精妙。力士谨慎无大过,然自宇文融已下,用权相噬,以紊朝纲,皆力士之由。又与时消息,观其势候,虽至亲爱,临覆败皆不之救。上元元年八月,上皇移居西内甘露殿。力士与内官王承恩、魏悦等,因侍上皇登长庆楼,为李辅国所构,配流黔中道。力士至巫州,地多荠而不食,因感伤而咏之曰:“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宝应元年三月,会赦归,至朗州,遇流人言京国事,始知上皇厌代,力士北望号恸,呕血而卒。代宗以其耆宿,保护先朝,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选自旧唐书高力士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唐/隆平内难/升储位/

9、奏力士属内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内给事B及唐隆平内/难升储位/奏力士属内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内给事C及唐/隆平内难/升储位/奏力士属内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内给事D及唐隆平内难/升储位/奏力士属内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内给事解析:选D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句子,然后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断句。如“唐隆”是表示年份的专有名词,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C;“左右”是“侍”的宾语,“日”是“侍左右”的状语,故“日侍左右”应紧密相连,据此排除B,答案选D。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号,指君主时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如文中“景龙”是唐中宗李显

10、的年号。B春宫,传说中东方青帝居住的地方,也指古时皇子居住的宫室,可代指皇子。C配流,把罪人发配、流放到远地。苏轼徐州上皇帝书:“盗贼凶人,情重法轻者,守臣辄配流之。”D厌代,死的委婉说法。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世”为“代”。后遂沿用。解析:选B“皇子”错,均应改为“太子”。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力士聪慧机敏,被武则天赏识,让他在身边侍奉,后因小过被赶出皇宫。一年多后,武则天又把他召入宫中。B景龙年间,高力士倾心侍奉唐玄宗,得到唐玄宗的欢心,被提拔为朝散大夫、内给事。C高力士权倾朝野,许多人都因为结交高力士而身居高位,就连王公、公主都讨好他,称呼

11、他为阿翁。D高力士善于随机应变,观察形势征兆。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即便是亲近的人面临灾祸也不予救助。解析:选B“被提拔为朝散大夫、内给事”是在唐玄宗升为太子后。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附会者,想望风彩,以冀吹嘘,竭肝胆者多矣。(5分)译文:_(2)力士谨慎无大过,然自宇文融已下,用权相噬,以紊朝纲,皆力士之由。(5分)译文:_答案:(1)至于依附他的,想借助其声威名望的,希望得到他(在君王面前)吹捧的,为他竭尽肝胆的人很多。(得分点:“附会”“冀”“吹嘘”各1分,大意2分)(2)高力士细心谨慎没有大过错,然而从宇文融以下诸人,利用权力互相倾轧,以至扰乱朝廷法纪,都

12、与高力士荐引有关。(得分点:“噬”“紊”“皆”各1分,大意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22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11分)次韵尹潜感怀宋陈与义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注尹潜,即周莘,是陈与义的诗友。陈与义,宋朝诗人,少即有才名。此诗写于1129年。诗人避乱襄汉,转徙湘湖之际。当时金兵南下,连陷三州。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诗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金人南犯的情景,表达了他为自己是一个有国家的人感到幸运的感情。B颔联使用了借代的手法。“翠华”是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为饰的旗,常用来指皇帝。C诗人用“风尘”比喻战乱,与戴叔伦诗句“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中“风尘”之意相同。D颈联上句言五年间国多战乱,下句叹自己行万里路奔走于江湖,两句形成因果关系,对仗工整,一气呵成。E尾联中“共说”一词照应文题,表明诗人与尹潜都主张定都南京。解析:选ACA项,“为国有人”系用典,贾谊治安策:“犹为国有人乎?”此处是诗人为治国无人而发出的感叹,表明了诗人的忧国情怀。C项,戴诗中的风尘指尘事、平庸的事。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首联诗人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