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470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本课第一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概述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重点叙述了北洋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二十条”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所受到屈辱。第二目“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讲述了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第三目“五四精神”,讲述了五四运动的所体现的精神和影响。学生分析:1、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2、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对五四运动的介绍已经比较详细,学生对此有一定印象。3、 有部分学生已经加入了共青团,对“五四”含义,有了较深的认识。4、 学生的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

2、强烈。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二、能力和方法 1、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结合文中所给的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史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五四运动作出价值判断,由此感受到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由此培养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难点:理解五四精神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为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答

3、案,再由教师加以归纳。教学结构:(板书设计)一、背景1、国际方面: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国内方面:阶级矛盾日益加深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发展壮大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 4: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二、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经过:时间主要力量中心前期(5月4日至6月3日)学生(先锋)北京后期(6月3日以后)工人(主力)上海(高潮)2、结果:(1)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卖国贼(3)拒签和约三、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1、历史意义:(1)、一次伟大的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爱国运动(2)、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3)、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4)、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五

4、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问:课前考考大家:大家都应该知道青年节在五月四日,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吗? 这一天,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即五四爱国运动。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爱国运动?运动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从这场运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这些问题就是17课要探讨的问题。二:讲授新课(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1、国际方面:民族危机大大加深讲解: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

5、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设问:通过教材第二三段小字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设问:袁世凯对于日本提出这样的“二十一”条作何反应?提示:1915年5月9日这天,称帝心切的袁世凯除了对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其余内容竟然全部接受了。中国人把这一天作为国耻纪念日,称作“五九国耻”。通过“二十一”条,日本实现了独霸中国的野心,而且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总结: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又大大加深了,中国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国内方面:阶级矛盾日益加深讲解: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权,对内则

6、大量掠夺土地和工矿业,不断增加赋税,而且军阀之间不断混战,使人民生活悲惨,苦不堪言,这就使阶级矛盾日益加深。2、阶级基础:过渡: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一场运动的爆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来给同学们补充一下运动发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讲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短暂的春天”。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就为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3、思想基础:过渡:此外,早在运动前的1915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同学们还记得它是由谁首先发起,提出什么样的口号?提示: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运动的开始。运动提出了德先

7、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是民主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4、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讲解:1918年,一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巴黎和会。一战期间 ,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虽没派军队直接参战,但派出了20万华工作战争后勤工作。所以,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当时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北洋政府派出了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正义的要求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但是主宰会议的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强国不仅拒绝了中国

8、代表正义的要求,而且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了日本 。 过渡:同学们试想,中国作为战胜国,期待在巴黎和会上能够“公理战胜强权”,结果却变成了“强权即公理”的现实,中国人能不愤怒么?(答)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的消息传到国内以后,中国人民外恨列强,内恨卖国的北洋军阀政府,长久埋藏在人们心中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二)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经过:引导: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五四运动斗争的目标是什么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教材第二目,然后完成老师划在黑板上的表格 表格:略2、结果:设问:五四运动取得了什么直接成果? (1)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9、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引导:联系教材上两个思考题 过渡: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最终由于卖国贼被罢免和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而取得了初步的胜利,那么它对当时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深刻的影响意义,通过对这场运动史实的了解,这些青年学生在运动中体现出了怎样的五四精神?(三)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1、历史意义:(1)、一次伟大的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爱国运动。(性质)设问:为什么这说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总结: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先由青年学生发起,接着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响应。他们组织集会、游行及举

10、行罢工活动来抗议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帝国主义列强无视的中国主权,斗争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2)、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补充:这里主要强调五四运动就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3)、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设问:从哪里可以体现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呢?归纳:运动前的中国主要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和学说。五四运动广泛传播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思想,如教材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等等,其中马克思主义在运动之后渐渐成为主流,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 (4)、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设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跟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

11、别?(指导学生从运动前后革命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目标的变化去区别它们的不同,同时指出还可以从指导思想、革命范畴、革命的广度、深度的方面去分析,当然最基本的区别是领导阶级和革命的最终目标不同)提示: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五代,这股新的政治力量的出现,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带来了曙光。而且运动也促使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所以我们说中国革命从此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历史阶段革命性质和任务领导阶级最终目的标 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2、五四精神:设问:从中

12、我们可以归纳,什么是五四精神提示:爱国主义精神(主旋律);民主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八字概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小结:20世纪初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下民族、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巴黎和会中国人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失败后,终于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中国人开始觉醒了,他们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嘹亮口号,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不仅是中国人争取主权的表现,更是中国人从沉睡中觉醒的表现,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宣传进步思想的运动,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崭新一页,而五四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讨论作为当代

13、青年,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远离了国家衰亡的风雨飘摇。五四运动已成为过去,但是五四精神却长存至今,今天我们年轻的一代应该怎样去延续这种精神?三、 布置练习:课外巩固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因为:(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2)五四运动启发广大人民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

14、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4)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旧民主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不同点: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

15、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3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彻底性表现:(1)反帝的根据:从斗争起因看:由山东问题引起,此问题是分赃的巴黎和会所导致的。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山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