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与父母平等沟通 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政治上) (1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2598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8 与父母平等沟通 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政治上) (1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5.8 与父母平等沟通 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政治上) (1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5.8 与父母平等沟通 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政治上) (1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5.8 与父母平等沟通 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政治上) (1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8 与父母平等沟通 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政治上) (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8 与父母平等沟通 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政治上) (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课时间班级导学案 5课题第5课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习目标1、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理解逆反心理的含义,辨证地看待逆反心理,深刻认识逆反心理所带来的后果和危害。2、通过探究活动,从多个角度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逆反心理,密切亲子关系,走出与父母“对着干”的误区。3、懂得与父母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自己造成的,体谅父母在教育和培养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激发学生对父母的孝心和感激之情,感悟父母“无价”的爱。要掌握的知识点逆反心理的含义:正处于“过渡期”的我们,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所以青少年往往具有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这就是“逆反心理”,这

2、一心理表现为情绪偏激、语言顶撞、行为越轨、消极冷漠,甚至“敌视”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等。逆反心理的危害: 对自己: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消极、冷漠、怀疑、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对身心健康也极为不利,且容易使人在心理上出现偏差和敌对情绪。 对家庭:影响亲子关系,严重者甚至导致家庭分裂。 对社会:使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对社会的正面宣传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若其进一步发展还有可能出现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甚至违法犯罪。 对其他方面:导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友之间的关系紧张,影响自己的形象,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和进步。克服逆反心理的对策:a要努力培养发散思

3、维,从多方面考虑问题;b提高文化修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c理解父母的苦心,做到理智多于情感,就能拓宽思路,从偏执中解脱出来;d培养善解人意的品质、谦虚谨慎、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e学会自我控制,把握自我,保持情绪平稳;f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等。学习方法背诵、练习,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一、选择题、临近中考,妈妈禁止小军上网玩游戏,小军为此大发脾气。对小军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小军应该正确对待妈妈的教育小军合理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妈妈的行为是关爱小军的表现妈妈应该积极地与小军沟通。小军应尊重父母,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A. B. C. D.、一位中学生给电视台

4、节目主持人来信说:“小时候,父母是我的偶像,父亲是市劳模,母亲是优秀教师。可是,长大后我却发现他们原来很俗气,父亲除了工作什么都不懂,像个没有思想的机器人;母亲像个小市民,不仅爱查看我的书包,还喜欢”偷看我的日记,审问来我家的同学,就像一个“克格勃”,我活得很累啊!”解决这位中学生烦恼的方法,错误的是( )A 换位思考,以理智的态度对待父母的做法B 父母的教育方法只要伤害我自尊,我就要强烈法抗,或离家出走C 认识到与父母的代沟,尝试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交流D 克服逆反心理,想一想父母这样做的道理、下午行为属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表现的有 ( )明知道爸爸不喜欢,小石故意在一只耳朵上穿个耳环

5、小芹总是怀疑妈妈偷看她的日记,故意一周不理妈妈 面对爸爸的严厉批评,小谭愤然离家出走。面对妈妈的说教,小玲不耐烦地顶撞A. B. C. D.、陈军与父母发生口角后外出流浪,几天后,又冷又饿的他昏倒在天桥边。这告诉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不能采取极端的办法来处理 与父母产生矛盾后,应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青少年有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是不正常的 在接受父母的教育时,要百依百顺。 ( )A. B. C. D. 、在与父母交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理解父母,才容易与父母沟通、交流B 不管什么事情,想办法让父母顺从我们C 父母与我们之间有代沟,他们在许多问题上与我们的看法不同,因而有些事情没有必

6、要告诉他们D 只要经常帮父母做家务,不管我们做错了什么事,他们都是高兴的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孩子进入初中后就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不让他干的事他非要干。据此回答6、7两题。,孩子的这种心理属于 ( )A.从众心理 B.逆反心理 C.求异心理 D.犯罪心理,要克服这种心理,下列建议可行的是 ( )A.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有话好好说B.要表现出自立意识,我行我素C.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处理问题D.尝试与父母沟通,力求父母听自己 的二、材料分析题1、上初中后,小林的变化比较大。以前,小林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林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

7、,父母要小林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林经常跟着父母玩耍;现在,小林则想摆脱父母,我行我素,一个人去外面玩耍。这些变化使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出现了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材料表明小林产生了什么心理?简要分析这种心理的危害。(2)你认为小林该怎样克服这种心理?)2、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林和他父亲的内心独白:小林:自从上中学后,父母不厌其烦的教导常常引起我的强烈反感。其实,我心里很清楚父母是为了我好,可我就是不愿意接受,并采取了故意作对的方式来对抗父亲:进入中学后,孩子成绩也算不错,就是说啥也不听。我说东,他偏说西,反抗情绪重。我建议他读名著,

8、可他呢?反驳我说,读它没用,还不如看漫画,读幽默。于是,我俩开始“交火”从小林父子的内心独白中可以看出,小林存在一种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有什么危害?(2)父母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和爱戴,请你告诉小林如何与父母平等沟通?3、材料一:漫画材料二:李占彬,出生后两个月因急性肺炎救治不当,患上脑瘫,丧失了独立行走的能力。然而他一直怀揣着自己的文学梦想。“写作是儿子的梦想,他不能走我就背着他走,为了他的梦想,我会一直背着他走下去。”多年来李贵就是儿子的腿,为实现儿子的文学梦想四处奔走。近期,李占彬的自传寻获得全国优秀奖,被多家杂志及网络刊登。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李铭心理很清楚自己错了但就是不愿承认这反映了什么心理?(1分)如果任其发展会导致怎样的结果?(4分)(2)“父母的背,托起脑瘫青年的文学梦!”很多人感动于这深深的父母之爱,请你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之爱?(4分)某校将组织开展“孝敬父母”系列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提供三种可行的活动方式。(3分)本组学生活动以及其他组修改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