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拒绝犯罪 每课一练1(政治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1622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拒绝犯罪 每课一练1(政治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3拒绝犯罪 每课一练1(政治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3拒绝犯罪 每课一练1(政治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3拒绝犯罪 每课一练1(政治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3拒绝犯罪 每课一练1(政治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拒绝犯罪 每课一练1(政治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拒绝犯罪 每课一练1(政治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拒绝犯罪 同步练习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判断正误辨别下列各观点的正错,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校园暴力的侵害只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 ( )2.面对可能的暴力侵害,我们的防范措施就是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社会、法律的保护( )3.我们应增强法律意识,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 )4.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要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 )5.犯罪不但触犯了刑法,而且要受到刑罚的处罚。 ( )6.青少年犯罪由于年龄小,可以不承担响应的法律责任,免予处罚。 ( )7.远离犯罪,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是指

2、要树立法律意识,知法懂法、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我们的权利,履行我们的义务。 ( )8.法律是我们解决生活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 )9.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遇到其他一些特殊情况时,我们可以求助于律师事物所、公证机关和法律服务所等。 ( )10.非诉讼的途径很多,包括投诉、调解、行政制裁、“民告官”,等等。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你认为正确的被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11.关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来源:学#科#网 A两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B两

3、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违法必然犯罪 C两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本质相同 D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处罚12.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 )A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犯罪是严重违法行为C犯罪是依照法律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D犯罪是违犯刑法的行为 13.北京新出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中删除了“敢于斗争”,和“见义勇为”,取而代之的是“主动报告”以及“遇到伤害时善于斗争”等字眼。作为一名初中生你的认识是 ( ) A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在敢于斗争的同时要善于斗争 B不利于中小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 C“敢于斗争”和“见义勇为”这些行为已经过时了,不需要提倡了

4、 D说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大人的事,中小学生的任务就是“主动报告”14.从5月1日起,国家博物馆将对国内中小学生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凡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均可免费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各项展览。国家博物馆是继故宫博物院、中国农业博物馆之后第三家向学生免费开放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有关部门的这一举措 ( ) A表明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主要靠社会保护 B说明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C说明只有国家级博物馆才有时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的任务 D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社会保护只是国家级博物馆的责任15题 童言无忌 16题 警示牌15.漫画童言无忌中家长的行为 ( ) A严格教子,有利于配合学校的

5、工作 B履行了对子女教育的义务 C虽然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得当,但并不违法 D属于家庭暴力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16.“吸烟有害健康,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你戒烟!”同学小东的父亲有十几年的“烟龄”了,烟瘾上来时,不管小东在不在家,就在客厅里“喷云吐雾”。作为法制宣传员的小东的正确做法是 ( ) A和父亲怄气、不理他 B吸烟是父亲的爱好,尊重父亲的选择 C和父亲讲吸烟对自身和家人的危害,劝父亲戒烟 D自己偷偷地体会一下香烟的味道,学学父亲吸烟的样子,和好友交流吸烟的感受17.2006年12月2日中午,广州市海珠区某中学初一学生杨某被几名初三学生叫到学校附近,要他交500元的“保护费”,杨某掏

6、空口袋只有300元,最后被打得脑内部出血。杨某在其母发现外伤并一再的追问下才吐露真情,他害怕由此会招来追打。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A盼望着这些高年级的学生早点毕业,或想办法转学 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C主动告诉家长或老师,请求他们的帮助 D启动法律程序、寻求法律的保护18.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在校学生中有50有过被校内、校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却很少有人主动采取正确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青少年 ( )要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要自觉守法、依法自律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不法侵害我国还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

7、育和保护A. B. C. D.19.上初二的小李经常上网,其父母就常查看他的电子邮件内容,并将内容告诉老师,要老师加强对小李的管理。小李为此事经常和父母吵架。对此,你的看法是 ( )A.父母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法定监护人B.父母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他们用心良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C. 父母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父母无权过问D.父母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20.遭遇不法分子侵害且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应该( )听天由命 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爆竹自己最大的合法权益 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采

8、取“呼救法”、“周旋发”、“恐吓法”等及时脱身 记住犯罪分子的生理特征,事后报案 A. B. C. D.三、简答题(12分)21.某校初二学生小A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其父在开家长会时,看到班级“成绩排名榜”上小A的成绩居第40名。父亲对小A的前途失去信心,回家后,父亲将小A毒打一顿,然后强迫她辍学到沿海地区去打工。深圳某皮鞋厂安排14岁的小A做了学徒。(1)材料中的现象和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哪几种保护?请进行分析。(6分)(2)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可能会遭遇各种意外的侵害,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6分)四、辨别分析题(8分)2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惟

9、的办法是打官司。来源:学*科*网Z*X*X*K五、材料分析题(16分)23.法律援助某校初二学生小凡,今年14岁,因父母离异,疏于管教,渐渐地同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混在一起,经常旷课,打游戏,以致出现偷盗等严重不良行为。一次为了筹钱打游戏,竟然盗窃电线等一些施工工地上的物资去卖,数额较大,触犯了刑法。为教育他,公安机关公开审理了此案,决定依法对其进行判处有期徒刑5年。(1)上述案例中有四处法律方面的错误,请一一找出来。(4分)来源:Z&xx&k.Com(2)读完经过自己纠错的这则案例,你的体会有哪些?(4分)(3)为了防微杜渐,避免悲剧的发生,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4分)(4)自觉抵

10、制不良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在平日里你采取了哪些有效方法试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六、探究实践题(14分)24.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在思想品德老师指导下,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课对当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以下是他们的部分调查结果摘录:专门提供青少年进行文化学习活动的场所太少,市青年宫也曾连续6年改为经营服装皮具的商场。网吧和电子游戏机室林立,其中不少充满淫秽、暴力、赌博、庸俗、迷信的内容。某些以色情、暴力为主要题材的“口袋书”、“脏话贺卡”、“恐怖贺卡”、“恐怖玩具”、“恶心玩具”在校园内流传。继美国的“加菲猫”和日本的“蜡笔小新”之后,又有一只有着越狱、骗人、

11、奸诈等种种恶举的韩国“流氓兔”,再次受到不少学生的青睐。某些影视作品和非法出版物,大肆宣扬黑社会的恩仇打斗、畸形情爱、僵尸鬼怪。八年级(1)班同学根据调查结果决定举行一次“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主题班会,邀请你作为特约嘉宾与会并发表意见。请运用所学过的思想品德课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写一份发言提纲。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如何评论上述调查材料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环境状况?(提示:可从原因、影响等方面作出评论)(7分)来源:学科网(2)提出自己对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议。(7分)来源:学科网ZXXK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11.B 2

12、.A 3.A 4.B 5.D 6.C 7.C 8.B 9.D 10.D21.答:(1)违反了学校保护。分析:没有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做法:向学校、老师提出等。违反了家庭保护。分析: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应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做法:主动与家长沟通等。违反了社会保护。分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做法:寻求法律援助。(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22.答:这种观点不正确。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既可以通过打官司,即诉讼手段解决,也可以通过非诉讼手段解决。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和纠纷。所以说,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有多种办法。23.(1)答:四处错误为:小凡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盗窃罪不属于严重的犯罪,是不负刑事责任的,所以不能适用刑罚;如果他满16周岁,那么审理也不是“公安机关”而应改为“人民法院”;对于未成年人的案件不能“公开审理”应改为“不公开审理”;对于未成年人不能“判处有期徒刑5年”应改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2)答: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勿以恶小而为之,要防微杜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