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教材复习第1讲声现象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61676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教材复习第1讲声现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教材复习第1讲声现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教材复习第1讲声现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教材复习第1讲声现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教材复习第1讲声现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教材复习第1讲声现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教材复习第1讲声现象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 声现象,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考点聚焦,振动,鼓面,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橡皮筋,空气柱,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固体,液体,空气,真空,介质,声波,第1讲声现象,大,340,反射,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考点2 声音的特性,高低,强弱,品质,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幅度,第1讲声现象,频率,低,大,音色,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第1讲声现象,甲,频率,低,乙,振幅,大,音调,响度,音色,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考点3 声的分类和应用,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

2、考点聚焦,真题回顾,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信息,能量,信息,能量,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定义,真题回顾,无规则,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声源,传播过程,人耳,例1 在学习声现象时,有下列的实验和实例: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人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笔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把

3、一台正在发声的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铁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敲击声。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_;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_。(只填序号),第1讲声现象 时声现象,考向探究,探究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探究2 声音的特性,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例2 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老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声现象:钢琴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调音师来调音;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台好的音响设备,应有较高的“保真度”;课堂上老师使用的便携式扩音机,能起到“扩音”的作用

4、;男生说话声音较粗犷,而女生讲话声音较尖细;音乐老师将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形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子的声音;闻其声而知其人;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你认为与响度有关的是_;与音调有关的是_;与音色有关的是_。(只填序号),真题回顾,10,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变式1【2017广州】如图11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 dB变为50 dB,说明音叉振动的( ),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图11,真题回顾,A,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

5、聚焦,真题回顾,解析 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 dB变为50 dB,表明声音的响度变大了,则其振幅变大。,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变式2 如图12所示,你认为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图12,真题回顾,D,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解析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改变硬纸板划过梳子的速度,均可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振动的快慢不同,则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就不同,可以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改变吹哨子的力度,发声体

6、振动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探究的是响度和振幅的关系。,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探究3 声音的利用,例3【2017武汉】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用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真题回顾,C,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解析 通过用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方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

7、意;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变式 以下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会有一场大雨;声呐捕鱼;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B超探病;用声波来清洗眼镜片;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 A B C D,真题回顾,D,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解析 雷声是下雨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用声呐可以探测到鱼群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室内空气,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是否有疾病的信息,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用声波清

8、洗眼镜片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来完成工作的,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探究4 声学综合,例4【2017德州】关于图13中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能从不同乐器声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B图乙: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图丙:“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图丁:发声的音叉能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甲,乙,丙,丁,真题回顾,D,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解析 能从不同乐器声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

9、故A错误;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对话需借助无线电设备,故B错误;“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音叉能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D正确。,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变式【2017山西】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14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4,A“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由空气振动发声 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10、,真题回顾,B,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解析 “以两石相击”是由石头振动发声,故A错误;“类似青蛙鸣叫”指的是与青蛙叫声的音色相近,故B正确;“变得格外响亮”是指响度变大,故C错误;如果有人喜欢听“呱呱”的回声,则回声对他就不是噪声,故D错误。,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真题回顾,考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2010安徽1题2分】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的振动产生的。,真题回顾,空气柱,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

11、究,考点聚焦,2【2013安徽1题3分】图15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图15,真题回顾,D,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考点2 声音的特性的辨识和影响因素,1【2017安徽1题2分】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 Hz,D调“1(do)”的频率是294 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_(选填乐音的三要素)高。,2【2012安徽3题2分】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很小。,3【2009安徽2(1)题2分】口技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表演技艺,从声音的特性来看,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_。,真题回顾,

12、音调,响度,音色,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4【2015安徽1题2分】许多男生在变声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_会降低。,5【2014安徽2题1分】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由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的乐音的_。,真题回顾,音调,音调,解析 吹奏管乐器使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用手分别按住不同位置的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不同。,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6【2011安徽2题2分】如图16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轴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图16,真题回顾,下面,第1讲声现象,考向探究,考点聚焦,考点3 声音的利用,【2016安徽1题2分】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物理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真题回顾,超声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