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长城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42348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长城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南京市长城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省南京市长城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省南京市长城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省南京市长城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长城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长城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新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 “人贵在自知”,战国时期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从中寻找答案,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其体列为国别体。 我们熟悉的讽喻性的小故事 “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就出自本书。,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为

2、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士”这一阶层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讽谏,用

3、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规劝君主、尊长或 朋友,使改正错误。,解题,齐王,指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工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采纳,听读课文,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 服衣冠,窥镜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长,身高,光艳

4、美丽,穿戴,照,对说,固定句式。“与相比,谁更” 。 孰:谁,甚美。太美了,比得上,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丽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早晨,一、译读课文,理解文意。,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 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判断句。标志:者也。,即“信自”。宾语前置,第二天,又,“与相比,谁更” 。 孰:谁,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补足音节无

5、意义,“与孰”,“与相比,谁更”,及、比得上,美丽、漂亮,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比徐公美丽),因而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哪一个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译文:,明日,徐公来,孰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我也。”,第二天,仔细、周详,以为:认为,视自,“甚远”太远了,晚上。,以为美。,偏爱,对,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

6、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他,指徐公,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 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 甚矣。,实在,方圆,国君旁边的近臣,没有,受蒙蔽,比,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

7、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的,的,的,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 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 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当面,指责,过失,上等的,使听到。,满一年,间或,偶然,即使,“齐王纳谏”这件事,所说的,议论,公共场合,朝见,到,集市,不时,有时候,授予,(2)翻译下列句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把握“孰与”的句式) 忌不自信。 邹忌不相信

8、自己(比徐公美)。(把握宾语前置)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王之蔽甚矣。 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二、思读课文,理清思路,背诵课文,1研习第一自然段 (1)诵读指导: 此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爱恋之情、其妾畏惧拘谨之情、其客的阿谀奉承之情都要读出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三个问句,一问其妻,二问其妾,三问其客。要读出邹忌窥镜后的自得又不自信。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读出融融的爱恋之情;“徐公何能及

9、君也?”妾之答,要读出怯怯的拘谨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情。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此句则是邹忌通过“孰视”“窥视”终于发现自己远远不如徐公而引起的深思,他的自言自语道出了妻、妾、客阿谀自己的原因。要读得深沉、恳切,并注意其节奏感。 (指导后,学生齐读),(2)提问(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2)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明确: (1)与徐公比美。 (2)通过邹忌的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及妻、妾、客的三答。 (

10、3)“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尤其是“三答”。邹忌在三问三答之后,经过“孰视”“窥视”,知道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说比徐公美。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吾妻-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至此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2研习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1)诵读指导: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设喻讽劝齐王除蔽纳谏。读来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 “于是入朝见威王”句要用中速较缓慢地读出。“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句重音要放在“诚”字上面。 “臣之妻私

11、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一一对应,两两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节奏感很强,读时要注意,并且要读出恳切、至诚之意。 “今齐地方千里”中的“地”当作“土地”讲,“方”是“方圆”之意,因此在“今齐”与“地”之后都要略作停顿。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2)提问: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明确:这部分写邹忌由小及大,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设喻去规劝齐王除蔽纳谏。 讽谏的内容分为两层。第一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三答各有不同的原因;第二层, 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类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

12、臣莫不畏王”类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结论,劝说齐王除蔽纳谏 (设喻说理) 邹忌紧扣“私”“畏”“求”三个方面以亲身体验讽劝齐王,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呢?让我们继续学习文章的三、四自然段。,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第三部分: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1)诵读指导:“善”要读出齐威王的心悦诚服,音调要适当拉长。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则是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要用中速读出真诚、恳切之意。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句中的“此所渭”后要略作停顿。 提问:(1)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

13、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2)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2)提问:(1)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2)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明确:(1)王曰:“善”则是对邹忌一席话的肯定和赞赏。邹忌由己及君,由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采用委婉劝说的方式),所以齐王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2) 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受下赏。”如此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也正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

14、-无可进者”。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4显示背诵思路,学生齐背课文。,三、品读课文,鉴赏写作技巧之妙品味本文语言描写的技巧之高。,提问: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被人称赞有加的有两点,一为精彩的语言描写,一为精巧的结构。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1)精彩的语言描写品味邹忌的三问,问妻、妾、客。 第一问的背景是: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试想一位相貌堂堂、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早晨起床,对着镜子一照,问他的妻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心里应该是对自己的美貌充满信心,并且不用妻子回答便知道结果。所以,这第一问的语

15、气应充满自信,且沾沾自喜的。,第二问的原因是:“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所以对自己美貌略有怀疑。因此,应带有疑虑,并且急于知道结果,另外,考虑到所问的对象是小妾。因此,语气是严肃、疑虑、急切的。 第三问的背景是:“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客,外人,看问题可能更客观,但问这样的问题似乎又不好意思,因此,即使问,也是试探着小声问。,小结:这三问,看似平常,普通,问的都是“和徐公比美”问题,但由于问的对象不同,问的背景情况不同,因此问的语气与神态都会不同。,(1)精彩的语言描写品味妻、妾、客三答,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16、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妻,情人眼里出西施(偏爱),用反问句,答得自然非常肯定。 妾,地位低下,回答时自然要有所顾忌,否则的话可能会失宠,所以少了“君美甚”三字(虽也用了反问的语句),表现了她畏怯、顺从的心理。 客,他是有事拜访,有求于邹忌(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回答总得让对方满意(其实客人是能分辨谁更美的),所以语气较为平淡,比不上妻妾那样中肯有力,显示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上边三种答法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但由于身份不同,想法不同,因此他们的回答、语气与神态也就有差别,此所谓“言为心声”。 这些对话看似平常,但含意隽永,耐人寻味。,(1)精彩的语言描写品味邹忌的设喻说理,本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看起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