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课件2 岳麓版选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30211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课件2 岳麓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课件2 岳麓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课件2 岳麓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课件2 岳麓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课件2 岳麓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课件2 岳麓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课件2 岳麓版选修4(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十二街如种菜畦, 千百家似围棋书”,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衰落,兴起,发展,鼎盛,灭亡,贞观之治,武则天政绩,开元之治,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唐末起义 藩镇灭唐,你觉得唐太宗是个怎样的人?,这个勇猛强悍、机敏聪慧、重情重义的帝王除了赫赫战功之外,还有更多值得后人品评的业绩,唐高祖李渊,617年 晋阳(太原东南)起兵 乱世反隋 618年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4年 扫平群雄,统一全国,1.唐的建立,一、东征西讨定基业,2. 统一全国 (1)劝父起兵,完成建立中央政权的任务。 (2)平定割据政权: 平定薛举父子 击溃刘武周 打败王世充和窦建德。,3.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威胁。李建成要保住太子地位,就必须除掉李世民。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发现伏兵,急忙掉头回马便走。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皇转身张弓

3、搭箭,连发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还箭,李建成中箭而亡。李元吉也被李世民部将射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唐代长安,其宫在城北,故北军为卫宫之武力。苟明乎此,则唐代历次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悉决于玄武门即宫城北门军事之胜负自高祖、太宗至中宗、玄宗,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议一议:你怎样看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成为保证国家权力在一家一姓中和平过渡的理想模式,但它不能选贤与能,也不靠功勋,嫡长子的品质与君主专制需要经常脱节。于是皇位继承经常出现一幕又一幕子杀父、兄杀弟、弟杀兄、叔杀侄一类的争夺皇位的

4、丑剧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一个政治现象 ,玄武门之变只是其中一例。,性质:一场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归安 。(贞观政要卷十),唐 太 宗 李 世 民,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主观上: 吸收隋亡教训 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2)客观上: 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年),贞观政要君道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

5、,腹饱而身毙” 。,唐吴兢贞观政要,贞观君臣论治,“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以不失时为本。”,长 孙 无 忌,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褚遂良题之,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尉迟敬德、李靖、秦叔宝等,连一些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也榜上有名,如阎立本、欧阳询。这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贞观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灿烂文化。,杜 如 晦,程 咬 金,唐太宗选官与用人原则,1.内

6、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唐太宗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来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重任,魏征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唐太宗的宽容化解了许多矛盾,也使许多原来站在对立面的人能够有机会转变过来,成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 2.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房玄龄杜如晦是一个典型,他们不善于断案和处理杂务,但却善于谋划和决定国家大事,所以用为宰相(“房谋杜断”)。而戴胄则相反,他不通经史,但做事正直,所以让他做大理寺卿,负责审理案件,结果他办事异常干练,案子从不积压,深得唐太宗赏识。,3.广开言路,兼听纳谏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异常悲痛,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

7、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4.科举考试制度 有一次,唐太宗看着众多新考中的人,高兴地说,天下的良才都来为我服务来啦。科举考试分两种,一是常举,定期举行;一是制举,由皇帝决定临时举行,考中后,原来有官职的人便可以升官,原来没有官职的由吏部考核之后再授予官职。,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被人尊崇,和他纳谏的过人气度是有直接关系的。他和魏征成了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名君和名臣。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以敢于直言著称。,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唐太宗很赞赏他的直率,便以礼相待,根据他耿直秉性,让他任谏议大夫,贞观三年又任参予朝政,行宰相职权,成为贞观名臣。魏征有句名言“兼听则明,

8、偏信则暗”,唐太宗将其牢记在心,有了好的指导思想,纳谏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魏征被唐太宗重用和他的宽容也有很大的关系,当初唐太宗质问魏征:“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关系?”魏征并不求饶,反而倔强地说:“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话,一定不会是今天的结局。”唐太宗很赞赏他的直率,便以礼相待,根据他耿直的秉性,让他任谏议大夫,贞观三年又任参予朝政,行宰相职权,成为贞观名臣。,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

9、里。,2.贞观之治的内容,政治,法律,科举,经济,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提高效率,重视法制,颁行唐律,化重为轻,惩治贪赃枉法,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统治基础,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复苏唐初经济,结论,有利于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民族关系,战争、设置机构、册封、和亲,巩固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皇帝,(草拟),(审批),(执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明确了赏罚制度,加强了法制建设,长孙无忌又和其他人为其作注,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唐律疏议,成为封建社会成就最高法典,而且一直保存下来。 唐太宗特别设立了死刑覆奏制度,以示对人

10、命的重视。在京城要在两日内,唐律残片,贞观律,五次覆奏,在各州要三覆奏。这种制度的建立有个惨痛的教训,就是错杀了大臣张蕴古,唐太宗后悔不已。因此决定设立这项制度,同时为了防止和严惩诬告行为,还规定诬告者要“反坐”,即诬告他人什么罪名,就用这种罪名惩罚诬告人。 唐太宗曾说:“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唐朝科举考试考场,皇榜(金榜),科举考生看榜图,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最早开始分科考试,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扩充国学的规模,首创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多次亲自面试,诗赋成为考试内容,创 立,完 善,怎么考?,帖经:考官任

11、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均须帖经。,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类似今天填空,类似今天简答,类似今天论述,类似今天作文,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唐朝统治者一般要组织新科进士,在京城长安参加曲江国宴,并在雁塔题名.,西安大雁塔,厥:武力征服;设立都督府,羁縻府州 西突厥:武力征服; 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1)唐初概况:边境不稳,(2)策略:,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突厥,吐蕃: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中

12、原文化影响吐蕃,民族关系:,(3)具体措施:,“战而后和”,步辇图邮票,步辇图是阎立本名作之一,表现了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情景。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描绘的就是当时唐太宗与禄东赞会面的场景。,青藏高原一带,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以农耕或游牧为业,纺织和冶铸水平很高。,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唐帝国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与当时拜占庭

13、帝国伊斯兰帝国并称“世界三大帝国”。,3.“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生产发展、文化繁荣、 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4.评价贞观之治,(1)作用:有利于,为奠定了基础,(2)阶级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统治,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四、唐太宗晚年的骄奢,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得了“风疾”,烦躁怕热,便让人在骊山顶峰修翠微宫,第二年,派人从中天竺求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吃了这个外国骗子的“延年之药”,结果使病情恶化。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丹药的毒性发作,终于不治身亡。享年仅五十多岁。,晚年的“糊涂”,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

14、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一是征伐高丽,前后两次,不听大臣们的劝告,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得不偿失。不但唐太宗得了病,因为要大量造船,结果引起农民起义,激化了国内矛盾。 还有奢侈现象增多了。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唐太宗自己也开始修造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宫。,唐太宗的自我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 益多损少人不怨,功大过微德未污。”,思路引领:唐太宗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使唐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起到什么作用?其统治思想对后世统治者有何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