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37802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7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课标)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课标)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课标)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课标)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 文化生活,第1课 文化与社会,1正确认识文化的力量 (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过程,都是文化活动。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3)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活动产生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把人们引向歧途。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

2、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其影响具有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例1】(2015湖北黄冈三模)漫画反映的文化生活观点是( )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知识力量就是文化力量 D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解析】B 漫画反映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故选B项。A、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经济基础为文化和政治的发展提供物质条

3、件,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同时,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它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始终是亦步亦趋的。,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发展则起阻碍作用。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2)文化与经济、政治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

4、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第一,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第二,从国际来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例2】 (2015山东青岛联考)“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政治决定文

5、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解析】C 经济是基础,A、B错误。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故D错误。,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突出的原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也是综合国力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武器。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3)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

6、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例3】(2014浙江温州检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将在未来5年内抓紧实施“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实现“十二五”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这样做的原因是( )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 A B C D,【解析】B 错误,经济、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当今世

7、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应选。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错误。,【观点】文化对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既在时空上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在性质上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3)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例】近年来,西藏

8、充分发挥各类文化队伍的作用,积极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文化产品,组织开展各类未成年人文化活动。该地区先后出版了三集雪域少儿歌曲选,并将其免费发放到西藏所有小学,有效地丰富和活跃了少儿文化生活。之所以出版雪域少儿歌曲选是因为( ) A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B先进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C文化现象应丰富多彩 D文化环境对少儿的成长起决定作用,【解析】B 本题考查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阻碍作用。故答案为B。,12014年10月24日,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

9、中心开幕。境内外逾1500家参展商聚首厦门,展示其文化创意产品。文博会首次举办“台湾文创购物节”,将台湾文创展商以台湾20县市为主题规划成聚合街区,通过“购物节”形式的动线设计,让民众在厦门也能逛台湾。文博会是台湾文创界在大陆展示的最重要平台。通过文博会,让两岸的艺术家进行一个对接,在互相观摩创意产品的同时,加强交流学习。,2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2014年10月29日在京召开。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30年来,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服务国家工作大局、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认真总结经验,发挥民间往来优势

10、,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经济建设要实现更大的发展,需要借力于文化的发展;反过来,文化的发展又要依赖于一定的经济条件。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地方都确立“教育强省”、“文化强市”战略,他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又突出文化建设,追求经济与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1.习近平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施“文化兴国”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 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增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性地

11、位 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A B C D,【解析】B 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说法错误;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表述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项。,2.“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习近平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是看到了( ) A国家军事实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解析】B 材料强调文化在综合国力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故B符合题意主旨;A否定了国家军事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C观点错误,经济、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D不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