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短文两篇》课件2 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5715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5.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短文两篇》课件2 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短文两篇》课件2 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短文两篇》课件2 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短文两篇》课件2 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短文两篇》课件2 北京课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短文两篇》课件2 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短文两篇》课件2 北京课改版(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文两篇,刘禹锡,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陋室铭题解,文人书斋名趣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 诸葛亮-茅庐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 梁实秋-雅斋,老学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名。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铭斋,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聊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题书屋为“聊斋”。相传,在创作聊斋志异时,为搜集素材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

2、。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陋室铭题解,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安徽和县刘禹锡陋室,刘禹锡简介,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官至监察御史。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刘禹锡简介,背景资料,刘禹锡因参加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

3、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让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怨言,便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即兴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城中的一间房子中。刘禹锡又提笔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这位势利的县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重点字词,1.辨音识字: 德馨( ) 苔( )痕 案牍( ) 鸿儒( ) 西蜀(

4、 ) 何陋( ) 2.辨析多音字: 调素琴( ) / 调动( ),重点词语,3.辨析字形: 馨( )德馨 / 罄( )罄竹难书 牍( )案犊 / 读( )读书 儒( )鸿儒 / 濡( )相濡以沫,xn,ti,d,hn r,sh,lu,tio,dio,xn,qn,d,d,r,r,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活动一:朗读读通文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名:动词,出名,闻名。 灵:有灵验,显神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 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6、; 金经:指佛经。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扰乱 。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它好比南阳诸葛的草庐,西蜀杨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从山水写起,以山水比喻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德”,以“名”、“灵”衬“馨”,暗示陋室不陋。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馨”,从而点明短文主旨。,采用比兴手法引出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比兴,“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

7、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2.陋室,真的陋吗?,从哪几个方面来 论述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陋室不陋,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交往人物之高雅,生活情趣之高雅,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陋室不陋”的?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之高雅,陋室不陋,重点字词,课文研读,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

8、,一是自然环境清幽。(景) 二是交往人物不俗。(人) 三是生活情趣高雅。(事),活动三:赏读读明情操,3.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诸葛庐,子云亭,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远大抱负,提示思考:,用诸葛庐和子云亭与陋室类比,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并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3.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4、文章引用孔子的话的作用是什么?,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呼应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并画龙点晴,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5、从文章的相关内容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是一个不受世俗羁绊,淡泊名利,有着高洁傲岸节操和安贫乐道情趣的人。,托物: 言志:,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6.这种表明作者志向或感情的写法是什么写法?,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示例: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示例: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

10、百姓。,7.刘禹锡写陋室铭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借对陋室的描写和赞美,极力形容“陋室”不陋。同时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同时也表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比喻起兴,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优美(清幽 景),生活情趣(高雅 事),引古贤以自况,反诘点题,交友高雅(不俗 人),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君子德馨),小结课文,活动四:背诵,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阳诸葛庐,西蜀

11、子云亭。孔子云:“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引古人自况, 陪衬比喻。,课 堂 练 习,写作,仿陋室铭的文体,练习写一篇 铭的文章,可写文言文,也可用现代文。,交友“铭”,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

12、,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公仆铭,参考例文,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查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众人曰:“公仆精神!”,莲 :荷花 芙蓉 芙蕖,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李白,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荷尽已无擎雨盖 -苏轼,爱莲说,周敦颐,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 ,宋代哲学家,字茂叔。因世居濂溪,被称为濂溪先生。周敦颐非常博学,人品很高,胸

13、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说,“说”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叙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文言文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2.舒缓一些读,3.注意抑扬顿挫,要有高低起伏,4.读出感情,读,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14、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蕃fn,淤y,颐y,濯zhu,涟lin,亵xi,鲜xin,逸y,噫y,自由朗读课文,补充字词: 予: 染: 蔓、枝: 益: 植: 谓: 君子: 众:,我,沾染(污秽),名作动,,长枝蔓、长枝节,更加,立,认为,指品德高尚的人,多,赏,悟读课文,领会主旨,1、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这几句话从哪几个方面说莲花的什么品格?,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15、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环境:,2.体态:,3.香气:,4.风度:,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高洁),不妖媚,不炫耀,朴实。,(质朴),正直豁达;不趋炎附势。,(通达正直,行为端正),香气清爽悠远, 美名远扬。,(志洁行廉,美名传扬),独立,令人敬重不敢玩弄。,(仪态庄重,令人敬重),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作者写这篇文章并非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那还为了写什么呢?,莲,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攀附权贵,独立高洁,美名远扬,纯真自然不显媚态,内心通达行为正直,自尊自爱令人尊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的特征人的品质),小结: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君子的高尚品质,托物言志,1、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 2、作者还写了人们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