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86507045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世界人民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真正的世界和平能否到来?,美苏同盟关系能否继续?,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材料一:战后美国实力简表,材料三: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为主体的1200万人的武装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苏联拥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年产量就达40,000架。 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1946年3月,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了一段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利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的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下来”,一、冷战政策,含义,一、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材料一:美国

2、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资本主义世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一、冷战政策,政治:杜鲁门主义,表现,战后初期的英、法、意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美国惊呼欧洲正处在苏军接管和共产党造反的边缘。,一、冷战政策,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表现,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 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在漫画中,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支柱。,一、冷战政策,表现,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建立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 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性质:军事政治集团,两极格局由此形成,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时间,美苏领导人,变化原因,苏联经济得到恢复与 发展,但不及美国。,60年代后 期 70年代末,尼克松 vs,特点,50年代中 60年代初,肯尼迪 vs 赫鲁晓夫,(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有紧张,有缓

4、和,美守,勃列日涅夫,越战,永恒的创伤,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2.2.),中美建交(1979.1.1.),时间,美苏领导人,变化原因,苏联经济得到恢复与 发展,但不及美国。,60年代后 期 70年代末,尼克松vs,(苏联入侵 阿富汗),特点,50年代中 60年代初,肯尼迪vs 赫鲁晓夫,(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有紧张,有缓和,美守,苏攻,美:经济增长趋缓, 陷入越战泥潭。,勃列日涅夫,苏联入侵阿富汗,时间,美苏领导人,变化原因,苏联经济得到恢复与 发展,但不及美国。,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60年代后 期 70年代末,尼克松 vs 勃列日涅夫,(苏联入侵 阿富汗),美:经济遭激烈竞争 成为最大债务国。,80年代中后期,vs 戈尔巴乔夫,美缓和,特点,50年代中 60年代初,肯尼迪 vs 赫鲁晓夫,(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有紧张,有缓和,美守,苏攻,美:经济增长趋缓, 陷入越战泥潭。,苏收缩,苏:长期争霸造成 经济负担沉重。,里根,两极格局随之结束,1991年 苏联解体,课堂小结,冷战局面的形成,序幕,开始标志,发展,结束,1946年,铁幕演说,1947年,杜鲁门主义,1949年、1955年,北约、华约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