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27359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 和死亡率。,第1课时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出生率,3时间差异 (1)10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 的趋势。 (2)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 时期。,加快,快速,4空间差异 (1)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 。 (2)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 点拨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不一定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量就增加,只不过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罢了。,不平衡,缓慢,很快,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

2、与转变过程,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_。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 的转变。,现代型,现代型,点拨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并不都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从原始型到传统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而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是由出生率下降引起的。,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1)概念:环境能 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_。 2环境人口容量 (1)制约因素:_、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2)估计:介于乐观派和悲观派之间的学者

3、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_左右。,持续供养,人口数量,资源,100亿,3人口合理容量 (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人口数量。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 发展战略。 点拨 科学技术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不一定越大 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获取资源的可能性越大、对资源的利用率越高,但资源的绝对数量及消费水平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重要影响。,最适宜,经济社会,1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的空间差异,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典例导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

4、成(1)(2)题。,(1)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 B C D,(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思维流程 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A (2)C,易错警示 (1)认真读图,准确读出各年的移民人数及移民占总人口比例。 (2)要灵活利用公式:移民占总人口比例移民人数/总人口。 (3)要明确人口自然增长数总人口移民人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转变,1构成要素: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影响因素: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

5、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3特征分析,4.转变过程: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迅速下降,最终导致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完成从“高高低”型向“低低低”型模式的转变。,方法技巧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3)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原始型是“高高低

6、”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人口增长特征很重要,切实要记牢。,(4)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不管试题提供的是哪种资料,我们都可以通过资料得出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5)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形特征判断 人口学家常常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

7、分析,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它所体现出的人口增长特点和增长趋势可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所示:,典例导析 (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卷)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回答(1)(2)题。,(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 B C D,思维流程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8、中,亚洲、非洲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人口增长较快;欧洲和北美洲以发达国家为主,人口增长较慢。,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D (2)C,1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2各影响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如下图所示。,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典例导析 (2013年高考上海卷)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下图,回答(1)(2)题。,(1)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

9、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 B C D,(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 B C D,思维流程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1)从第(1)题题干中可获取“理论人口容量的计算公式和四市的假设条件(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大致相同”的信息,由此可知理论人口总量取决于熟制。 (2)从第(2)题中可获取水资源多少对人口总量影响最为明显

10、。,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D (2)C,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如下列各图,主要用来反映人口构成(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数量变化、迁移状况等。每种图示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不尽相同,而且表现内容在侧重点上也有很大差异。,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是: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1坐标图(图1)判读时要注意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个柱子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柱子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2曲线图(图2)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

11、来分析统计对象的数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的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的转折点。,3三角形统计图(图3)判读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方法一:方向法 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关键是掌握以下步骤: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中的所示。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直线。,(3)读出上述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岁约为27%、1564岁约为55%、65岁及以上约为18%。,(4)验证一下三个比例数值的总和是否为100%。 方法二:最小值法 对于三

12、角坐标统计图中的任何一点,与三角坐标的每一边均有两个交点,这两个点中有一个数值较小,一个数值较大,取三个数值较小的即为这一点的坐标值。见下图:,具体做法: (1)过A点分别做三边的平行线BE、CF、DG交三边于B、C、D、E、F、G点。 (2)比较B、C两点,D、E两点,F、G两点的数值大小。 (3)数值较小的B、D、F即为A点的坐标值。,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判读性别比 图中各年龄阶段男女所占比例几乎沿0轴对称,说明图中的国家或地区男女人口数量基本平衡。,(2)判断出生率 图中左图09岁人口比重最高,故出生率较高;而右图中09岁人口比重比1019岁、2029岁、3039岁等年龄阶段小,

13、故人口出生率较低。 (3)判断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比例 左图中年龄阶段从09岁到80岁及以上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为年轻型;右图中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较大,09岁比重较小,为年老型。 (4)分析老龄化情况 左图中60岁以上人口累计相加小于10%,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右图中60岁以上人口累计相加远超过10%,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5)分析育龄人口比重 主要看育龄女性(2049岁)人口所占比重,可推测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左图中育龄女性所占比重较高,在较长的时间内人口增长较快。,(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

14、(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思维流程 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B (2)B,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B C D (2)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 B C D,解析:第(1)题,比较四幅图,第幅图人口年龄结构底部很宽,上部很窄,其类型为年轻型,故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第(2)题,读图时要注意图人口数量单位是“百万”,其余三幅图是“千”;图中横坐标每个格表示50千人,、图中横坐标每个格表示100千人;四幅图中3039岁人口数量在纵坐标中都是两个柱。读出数据后,从少到多排列,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1)D (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