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集锦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6326476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集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反思:食物到哪里去了是青岛科学课本五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它通过学生探讨和研究食物的消化过程,了解到人体的奇妙,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更好的培养合作精神,以及动手实验的能力。这节课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生一学期甚至一生对科学的兴趣与探讨,所以我做了充分的准备。现在做一下课后总结。成功之处:一、目标完成度高:绝大部分学生能用比较标准的科学语言口述食物的消化过程,能较高质量的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很好的合作精神及浓厚的科研兴趣,比较自觉地用科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实验结果。二、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强:过年时你吃的好吗?这个问题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就交

2、给了他们:识图认识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研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探究实验步骤,组织器材和材料,分组实验,讨论实验得失,写实验报告),讨论如何保护消化器官。他们俨然课堂的小主人,兴奋而又有条不紊的做着这些。 不足地方: 一、准备不足、组织不力:学生分组时缺乏指导,导致个别小组里学生程度相差太多,造成有些同学畏缩不前,有些同学专权跋扈,没能发挥出良好的合作能力,幸亏发现得早,及时做了调整,这都是备课不充分,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造成的后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谨之慎之。2.我们的呼吸教学反思: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这节课,反思自己的教学感受很多。在这课的教学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创新

3、能力上。学习过程中感觉他们长大了,能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合作的方式。其次,由于本节内容多为理性知识,感性认识较少,探究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的量的变化是本课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不可能都会提出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第三,本节课有一定难度,我采用了一些措施,学生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了解的,也进行过一些实验,因此自行设计实验是有基础的。为学生提供的材料较多,学生想出的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另外让学生带些可以收集气体的材料,这样拓展了学生的的设计思路,学生会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3.心脏和血管教学反思:1“科学探究”过程的很好体

4、现:这一整堂课,就是学生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模拟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都体现了科学性,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活动中观察,归纳,分析数据,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体现了科学价值。2恰当正确的引导学生。在这堂课上,紧抓教学环节,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发出这种声音的心脏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有什么作用?”;“血液流动又是靠谁来运输的?”。目的就是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朝正确方向走,引导他们理解老师的意图,准确实验、探究。最后顺利完成任务。我还让学生采用自学教材的方法,研究“血管的种类和作用”。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这样,学生进行

5、研究就有明确的目的,为本节课的成功研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利用书本,这个有力武器去自学。在这里,教师逐渐放手,退到幕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主持人”也是“评价者”。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都会有重要的发现。3精心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学智慧。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又使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堂课,就通过学生模拟试验,自学资料并完成阅读提示卡,分析三次测量脉搏所得的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一环。4共同构建科学概念通过这堂课一环扣一环的教学,特别

6、是第二三两个环节的教学,学生从感知心脏位置,了解心脏结构,听心跳声音,模拟试验,推想心脏作用。自学血管的资料,老师再进一步整理升华,共通构建出这堂课的科学概念。5及时处理课堂生成性的知识。新课改让我们结识了这样一个词生成。在科学课教学中,生成似乎成了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一个标志。课堂上,一个孩子贴心脏图片后说,“我看见奥运会是运动员升国旗,手都捂在这里,说明祖国在我心中。”我能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技巧,将它们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来生成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心脏应该在胸腔左侧。6不足之处,学生的语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再训练。通过教学,发现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

7、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再好的自学资料,如果不能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也是毫无价值的。让学生说完整的话,抓住重点,归纳总结成自己的话,说话还要注意条理清楚、简洁、生动。汇报要有条理。先再 最后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4脑与神经教学反思: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抽象的知识寓于活动之中,本节课我设计了 “按指令做动作”、“抓尺子”、“打蚊子”等活动,这些个活动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通过巧妙地设计板书,将感官与动作分别记录在不同的区域,便于学生在大量表象的基础上梳理出神经系统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神经系统的构成和作用这一

8、抽象的知识轻松地掌握起来,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实现科学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这一理念,全面落实科学课的教学目标。5凸透镜教学反思:五年级的科学的凸透镜是一节科学活动探究课。本节课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研究凸透镜的形状特点以及对于光的作用。因此本节课的材料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放大镜,纸屏,蜡烛等。但是就是在材料的准备上出现了问题:学生的准备不足。有些组根本没有准备蜡烛等工具。我想在材料的布置的应该注意以下问题来促使学生积极的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1.应该选择适当的布置准备材料的时间。由于上一节课的和下一节会相隔几天,如果在上一节的结束的时候布置,那么学生在上下一节课的时候有可能就会忘记

9、。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需要老师在上这节课的上之前的一天放学的时候布置相关实验探究材料的准备。特别是两节课之间有双休日的时候,必须让学生记录在案。2.布置准备的材料的方式一定要学生进行记录。老师口头布置的准备材料的作业,学生非常可能会忘记,而且事实已经得出学生会忘记。因此在布置相关的任务的时候需要学生进行记录,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学生忘记。6照相机和眼睛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想学生小组的组织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进一步明确小组的成员的职责和义务。在小组的学习探究中,小组长的组织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培养。教学反思:本节课,由于某种原因电脑多次出现关机故障,导致惊慌不安。上课速度较快,课堂过渡语

10、言衔接不自然。今后在课堂教学中多反思总结同时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本节课的关键是学生进行探究凸透镜的制作的相机镜头的成像原理。这是一个学生需要探究的的重点,而且是学生的学习的难点,课前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凸透镜和制作用的纸筒、半透明纸、双面胶等,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进行制作,然后用制作的照相机进行观察交流,探究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通过照相机和眼睛结构的对比,得出眼睛的成像原理。 在教学组织的实施过程中,制作方法的教学是个重点,制作方法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为了提高学生的制作效率,这个环节需要老师进行精心指导,在原理的探究中需要学生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现象总结和结论得出,因此小组长的

11、作用和职责今后需要加强。7保护眼睛教学反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怎样让学生拥有一双明亮、美丽的眼睛,我们教师处于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不但要教孩子们关于爱护眼睛的知识,而且还要培养他们一种自我保养的责任感,让他们知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预防眼病和近视。保护眼睛是青岛出版社科学第而单元第7课,教材中将本课内容分为“看说做读”,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这些内容稍做了调整,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相关知识,体验眼睛的重要性,知道如何爱护眼睛,从而养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游戏总是兴趣盎然,因此,我以游戏“贴鼻子”为活动前奏,让

12、孩子们在游戏中亲自体验眼睛的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轻松自然地导入新课。怎样处理本节课的重难点部分,我采用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的方法,如:“眼睛能帮我们干什么”,简单的问题来源于学生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孩子们欣喜地发现本节课的内容竟是自己最熟悉不过的生活经历,于是发言也就争先恐后,欲罢不能了。“哪些行为会伤害我们的眼睛?”“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孩子们发现老师是如此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尊重他们的意见,乐意帮他们完善被自己忽视了的生活细节,于是在轻松愉悦的交流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学生正确的用眼卫生意识。利用爱眼健康歌里欢快熟悉的弦律,帮助孩子们解除了眼部疲劳,看书、写字是学生每天都在做的

13、事情,正确的姿势,正是要求学生“学至所用。”课的最后,诗般的语言既是总结,也是这节课的延伸。如:“看蓝天、看白云,看小鸟、看绿叶,看空中飞过的蜻蜓”。课的最后提醒学生善待自己的眼睛,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视频引领下,带着孩子们走进春天,用明视的眼睛去看、看捕捉美丽的春景。8潜望镜的秘密教学反思潜望镜的秘密是青岛版科学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课。青岛版科学教科书有以下鲜明特点:内容来源于生活、探究过程版块化呈现、探究空间大等,这就为探究教学提供了凭借。本课主要探究的是潜望镜的秘密,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三次“画”潜望镜的“解暗箱”探究活动,每一个活动都由学生自己去感知、去探究。按照新课标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理

14、念我在设计课堂教学中遵循教材的编写思路,这样来设计教学过程:游戏导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解暗箱)汇报小结创意设计拓展下课。在实施过程中重点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理念,使探究活动更具自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1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伊始,设计了一个游戏“隔桌找物”,就是在桌上放一本书,让学生蹲在桌下想办法看到桌上的物体。学生会想到用潜望镜,教师适时出示自制潜望镜,并让学生用潜望镜观察桌上的物体,从而产生疑问:为什么用潜望镜就能看到桌上的物体呢?潜望镜里面有什么秘密呢?以此导入到新课的探究,这样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启发起学生探究潜望镜

15、秘密的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想办法看到高处的物体,指向认识潜望镜的作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探究先让学生猜想潜望镜里有什么,让学生发现潜望镜的内部构造,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潜望镜的内部构造提出猜想与假设,并把自己的猜想与假设画下来。最后让学生表达与交流,交流发现,达成共识,归纳出潜望镜的构造及原理,认识潜望镜的秘密。3在教学中贯穿了“三画”一画潜望镜猜想结构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二画观察到的潜望镜内部结构图,让学生了解潜望镜的结构;三画自己想制作的潜望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这三画贯穿了课堂的始末,逐层深化学生对潜望镜的认识,达到认识潜望镜内部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6、能力的目的。4.教学评价激励探究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评价不是孤立的。因此,我注意将评价贯穿在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时时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对探究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中肯的评语。力求在教学中做到时时有评价,事事有评价。5.养成做记录的好习惯在探究中,我注意提醒学生及时作好实验记录,让学生养成作记录的习惯,把在研究中的点滴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经过学生的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为小组间的表达与交流奠定基础,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这又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科学课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不仅在课堂开始会提出一些研究的问题,即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认真观察及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思考,直到带着探究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后将探究活动持续进行下去。形成一个“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良性循环中,这才是科学素养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