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讲 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2648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7.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讲 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讲 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讲 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讲 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讲 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讲 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讲 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课件(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讲 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考纲展示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4.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考点一 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考点二 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点三 试剂的存放与实验安全,考点四 装置气密性检查,考点五 化学常用仪器的创新使用,考 点 一 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一、可加热的仪器,2仪器的名称为_。使用方法:蒸 发 浓 缩时要用_搅拌。 3仪器为坩埚,用于固体 物质灼烧。使

2、 用方法:把坩埚放在三角架上的_上加 热, 取放 坩埚必须使用_,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_上冷却。 4仪器的名称为_。使用 方法:液 体 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且不少于三分之一。 5仪器的名称为_。使 用方 法:滴定时 液体不超过容积的二分之一。 6仪器的名称为_。使用 方法:溶 解固体 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向下,蒸发皿,玻璃棒,泥三角,坩埚钳,石棉网,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二、常用的计量仪器 1仪器A的名称:_;用途:_;精确度:量程的 mL量筒的精确度为_mL。 2仪器B的名称:_;用途:_ _;该仪器_长时间贮存溶液。 3仪器C的名称:_。 (1)使用前需“_”;(2)“0”刻度在_;(3

3、)不可盛装_溶液;(4)精确度:_ mL。,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0.1,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溶液,不能,酸式滴定管,查漏,上方,碱性,0.01,4仪器D的名称:_。 用于盛装_溶液,不可盛装_和强氧化性液体(如KMnO4溶液)。 5仪器E的名称:_。 (1)称量前先调零点;(2)腐蚀性药品应放于_内称量;(3)左盘放_,右盘放_,即“_物_码”;(4)精确度:_ g。 6仪器F的名称:_。 (1)测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混合液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内壁;(2)测蒸气的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以上;测馏分温度时,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_。,碱式滴定管,碱性,酸性,托盘

4、天平,烧杯,被称物,砝码,左,右,0.1,温度计,支管口处,三、常用的分离、提纯仪器,普通漏斗,紧贴,气泡,漏斗,滤纸,分液漏斗,萃取、分液,下口放出,上口倒出,蒸发皿,蒸馏烧瓶,直形冷凝管,洗气瓶,A进B出,干燥管,大口,小口,不要,不可,四、其他仪器,用灯帽盖灭,酒精喷灯,不能,名师点拨,B,C,题组一 常见仪器的使用,D,C,题组二 常见仪器的识别问题及注意事项 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序号为和的仪器的名称分别为_、_。 (2)在分液操作中,必须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 (3)能作反应容器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上述中的_(填名称)。,容量瓶,冷凝管,试管

5、,(4)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填序号)。 (5)仪器上标有温度的是_(填序号)。 解析:本题考查常用仪器的识别和用途。分液操作要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和坩埚,本题只出现了试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要的仪器包括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本题出现了;常见仪器中标有温度的有烧杯、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本题符合。,4下列是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的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用25 mL量筒量取12.36 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8.75 g食盐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

6、浓度的盐酸,用去NaOH溶液23.10 mL 解析:本题考查常用仪器或用品的精确度,量筒和托盘天平的读数只读到一位小数;广泛pH试纸只精确到1;而滴定管的读数要读到两位小数,故选D。,D,反思归纳 量筒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无“0”刻度; (2)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 (3)选取量筒的原则是“大而近”,如量取5.6 mL NaOH溶液应选取10 mL量筒,而不能选50 mL量筒。,考点二 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_或_,要把药品送入试管_,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块状和大颗粒固体用_夹取。,药匙,纸槽,底部,镊子,2取少量液体

7、可用_。取用较多的液体用_法,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_。向烧杯、容量瓶、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用_引流。,胶头滴管,倾倒,手心,玻璃棒,二、仪器的洗涤 1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_,也不成股流下。 2常见残留物的洗涤,聚成水滴,浓盐酸,酒精,稀盐酸,稀盐酸,稀HNO3,热的纯碱液,三、试纸的使用 1类型及作用,酸碱,强氧化,漂白,2使用方法 (1)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_的玻璃棒点在_,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2)检验气体:一般先将试纸_,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出气口,观察颜色的变化。,待测液,试纸中部,润湿,四、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一般在_或_里

8、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_、_、振荡或_等措施,但FeCl3、AlCl3等易水解的固体溶解时不能_。,烧杯,试管,搅拌,粉碎,加热,加热,2气体的溶解: (1)对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_等),为了增大气体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应将气体导管插入水中(如图A)。 (2)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_、_等),气体导管口只能靠近液面,最好在导管口连接一倒置的漏斗,并使漏斗边缘刚好贴靠在液面上,这样可以增大气体的吸收率,减少气体的逸出,同时也避免出现液体_的现象(如图B和C)。,Cl2,NH3,HCl,倒吸,五、物质的加热 1固体的加热 (1)试管口要略_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引起试管_。 (2)先给试

9、管_加热,受热均匀后再_在药品部位加热。 2液体的加热 (1)加热前,先把玻璃容器外壁的水_,以免炸裂容器;用试管加热时,先用试管夹夹住试管_部,管口_倾斜,不得对人,以防液体沸腾时溅出烫伤人。 (2)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向下,炸裂,均匀,固定,擦干,中上,向上,3加热的方式,瓷质、金属质或小而薄的玻璃仪器(如试管)等,较大的玻璃反应器(如烧杯、烧瓶等),需严格控制温度(如硝基苯的制备) 需反应混合液静止(如银镜反应) 蒸馏沸点差较小的混合液,名师点拨 实验中的“第一步” (1)检查装置气密性气体制取、气体性质验证等与气体有关的实验。 (2)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

10、斗等有活塞或瓶塞的玻璃仪器。 (3)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 (4)润湿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某些气体,但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不能润湿。 (5)调平衡托盘天平的使用。 (6)取样,溶解用化学方法检验、鉴别固体物质。,(2015高考江苏卷)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 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 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B,解析 A选项,用pH试纸测定CH3COOH溶液的pH时,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其结

11、果偏大,所以错误;B选项,滴定管在用水洗后,应用待装液润洗23次,所以正确;C选项,有机相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所以错误;D选项,加热分解NaHCO3固体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所以错误。,思维建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5个“不能” 1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内;原因解释:防止污染原试剂,防止污染环境。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应该用玻璃棒引流;原因解释:防止液体流出瓶外。 3用量筒、滴定管和移液管量取液体时,不能仰视或俯视液面;原因解释:防止读数时误差较大。,4不能不检查装置气密性就进行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原

12、因解释:防止实验过程中装置漏气而使实验失败。 5不能不对可燃性气体验纯就进行可燃性气体的点燃或加热实验;原因解释:防止爆炸。,2.(2014高考山东卷)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C,解析:A.配制溶液时应在加水至距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该选项错误。B.中和滴定碱时,酸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该选项错误。C.符合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示意图,该选项正确。D.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时,应将导管伸入试管底部,否则收集不到氨气,该选项错误。,题组一 常用实验操作 1(教材改编)(双选)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紧靠在

13、三层滤纸上 B蒸发溶液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用试管加热时,试管底部应靠在灯芯上 D向试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内以防止滴到外面 解析:用试管加热时,试管底部应在酒精灯外焰处,而不能靠在灯芯上;向试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以防止污染溶液。故CD均不正确。,CD,2(2015江西南昌联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解析:量筒不可用于物质的溶解,

14、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 行,故B错误;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若贴在试管内壁会导致溶液受到污染,故C错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 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D错误。,A,题组二 与实验操作有关的装置图 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D,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解析:Cl2和HCl均可被NaOH溶液吸收,A错;在蒸发皿中,NH4Cl晶体易受热分解而损失,B不正确;Na2CO3易溶,图3装置中Na2CO3接触到稀盐酸之后会溶解于其中持续反应,做不到随关随停且易导致实验事故,C错;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图4符合操作要求。,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或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C,解析: pH试纸应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A项中试纸放在桌面上,故A项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