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2642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件 新人教版(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考点突破题型透析,学科素养技能提升,考点二 化学电源,新型化学电源的高考命题角度及解题指导,考纲要求,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三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备选素材,考 纲 要 求,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考点一 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知识梳理 思维深化,1概念 把_能转化为_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 以锌铜原电池为例,化学,电,知识梳理 思维深化,考点一 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锌片,铜片,氧化反应,还原反应,Cu,正,负,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_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

2、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电解质溶液;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知识梳理 思维深化,考点一 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自发进行,1正误判断 (1)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 ) (2)只有金属才能做原电池的电极。( ) (3)原电池的两极中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为负极。( ) (4)锌铜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 (5)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被还原。( ) (6)原电池可以把物质内部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电能。( ) 提示:(1) (2)

3、(3) (4) (5) (6),知识梳理 思维深化,考点一 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2下列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的是_,并写出形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及电极反应式:正极:_;负极:_。 提示:B 银片:2Ag2e=2Ag 铜片:Cu2e=Cu2,知识梳理 思维深化,考点一 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3盐桥电池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提示:(1)一般情况下,金属插入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组成负极和正极。 (2)为使溶液保持电中性,盐桥中离子的定向迁移构成了电流通路。 (3)盐桥电池的两个电极材料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但环境绝对不同。,知识梳理 思维深化,考点一 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4盐桥有什么作用? 提示:(1)使整个装

4、置构成闭合回路,代替两溶液直接接触。,知识梳理 思维深化,考点一 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1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KCl和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易阻止原电池反应的发生;作电极的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棒也可作电极。,题组设计

5、思维建模,题组一 原电池原理的考查,解析,答案,D,2.下图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B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该原电池装置中Zn片作负极:Zn2e=Zn2,Cu作正极:Cu22e=Cu,盐桥中的K移向正极、Cl移向负极,电子从Zn片流向Cu片,电流从Cu片流向Zn片。,解析,答案,图显/隐,题组设计 思维建模,题组一 原电池原理的考查,A,3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A项,Z

6、n作原电池的负极,Cu作原电池的正极,Cu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电子流向是负极到正极,但ab这一环节是在溶液中导电,是离子导电,电子并没沿此路径流动;C项,硫酸根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D项,滤纸a点是阴极,氢离子放电,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显碱性,试纸变红色。,解析,答案,图显/隐,题组设计 思维建模,题组一 原电池原理的考查,A,规避原电池工作原理的4个易失分点 (1)只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通过设计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与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 (3)无论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电子均不能通过电解

7、质溶液。 (4)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正极得到电子的总数。,题组设计 思维建模,4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中Mg作负极,中Fe作负极 B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解析,答案,题组二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题组设计 思维建模,图显/隐,B,5原电池正、负电极的极性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正确的是( ) A由Fe、Cu与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 B由Al、Mg与

8、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Mg2e2OH=Mg(OH)2 C由Pb、Cu与氯化铁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与浓硝酸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解析,答案,题组设计 思维建模,题组二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D,1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题组设计 思维建模,2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注意点 (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基础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果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正、负极,可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 (2)判断电极时,不能简单地依据金属的活泼来判断,要看反应的具体情况

9、,如:a.Al在强碱性溶液中比Mg更易失电子,Al作负极,Mg作正极;b.Fe、Al在浓HNO3中钝化后,比Cu等金属更难失电子,Cu等金属作负极,Fe、Al作正极。,题组设计 思维建模,6(2015安徽无为中学模拟) 控制合适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题组设计 思维建模,题组三 原电池与化学平衡的移动,解析,答案,图显/隐,D,由图示结

10、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3得电子变成Fe2被还原,I失去电子变成I2被氧化,所以A、B正确;电流计读数为零时Fe3得电子速率等于Fe2失电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平衡2Fe32I2Fe2I2向左移动,I2被还原为I,乙中石墨为正极,D不正确。,题组设计 思维建模,题组三 原电池与化学平衡的移动,.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 .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 NaOH溶液 结果发现电流表指针均发生偏转。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操作中指针为什么发生偏转?_ _。 (2)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之。_ (3)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

11、的反应为_ _;,题组设计 思维建模,题组三 原电池与化学平衡的移动,(4)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_。 (5)操作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_烧杯溶液(填“A”或“B”)。,解析,答案,题组设计 思维建模,题组三 原电池与化学平衡的移动,1(2014高考北京卷)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 ),解析,答案,高考真题 明确考向,B,2(2014高考新课标卷)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12、,根据题给装置图判断,b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a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A正确;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B正确;放电时,a极锰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错误;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D正确。,解析,答案,图显/隐,高考真题 明确考向,C,3(2014高考福建卷)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13、 mol离子,解析,答案,图显/隐,高考真题 明确考向,D,反应是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的。通入氯气的一极是正极,反应式为Cl22e=2Cl,A错误;放电时,左侧Ag是负极,负极反应式为Age=Ag,然后发生反应AgCl=AgCl(白色沉淀),B错误;由于盐酸中H只是移动,没有参与反应,故可以用氯化钠代替,总反应不变,C错误;根据负极反应可知,每有0.01 mol电子转移,减少0.01 mol Cl,同时有0.01 mol H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D正确。,4(2013高考江苏卷)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 )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该电池中Mg电极为负极,A项错误;石墨电极为正极,H2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电极附近溶液pH增大,B项错误,C项正确;溶液中Cl移向Mg电极,即Cl应向负极移动,D项错误。,解析,答案,图显/隐,高考真题 明确考向,C,考点二 化学电源,知识梳理 思维深化,1一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 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Zn,Zn2OH2e,碳棒,2MnO22H2O,=Zn(OH)2,2e=2MnOOH2OH,2二次电池(以铅蓄电池为例) (1)放电时的反应: 负极:_(氧化反应)。,知识梳理 思维深化,考点二 化学电源,正极:_ (还原反应)。 总反应: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2)充电时的反应: 阴极: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